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10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乳酸清除率(LCR)、脉搏变异指数(PVI)与下腔静脉内径呼吸变异指数(IVCrvi)液体治疗对单肺通气老年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拟行单肺通气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106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中给予常规液体治疗,观察组术中给予以LCR、PVI与IVCrvi为目标导向的液体治疗。比较两组术前(T0)、单肺通气前(T1)、单肺通气15 min(T2)、单肺通气1 h(T3)及单肺通气结束时(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每搏输出量变异度(SVV)和心脏指数(CI)。比较两组液体出入量及药物应用情况。同时记录术前和术后肺功能参数。结果两组各时间点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T4时间点MAP、CI和SVV、LCR高于对照组,CVP、PVI、IVCrvi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单肺通气时间、晶体液用量、总输液量、尿量、出血量及使用去氧肾上腺素占比低于对照组,胶体液用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LCR、PVI与IVCrvi为目标导向的液体治疗可稳定单肺通气老年患者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喷他佐辛在健忘镇痛慢诱导麻醉中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芬太尼组(F组,n=20)、喷他佐辛组(P组,n=20)。两组病人均在局麻下行桡动脉穿刺置管,静注咪达唑仑0.03 mg/kg,随后分别静注芬太尼2μg/kg,喷他佐辛0.8 mg/kg。给药后经环甲膜穿刺、喉部表面麻醉,喉麻3 min时行气管内插管。记录两组患者各观察时间点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 2),动脉血氧分压(PaO 2),二氧化碳分压(PaC O2)值。结果两组患者各观察时间点PaO 2、SaO 2与给药前相比值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芬太尼组PaC O2各观察时间点与给药前相比值升高,但平均值均在正常范围内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喷他佐辛组PaC O2各观察时间点与给药前相比值略微升高,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0.8 mg/kg喷他佐辛复合咪达唑仑用于健忘镇痛慢诱导麻醉中可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应用高分子右旋糖酐复制大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模型,观察高分子右旋糖酐对大鼠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并了解其作用是否与注射速度相关。方法:实验于2005-05/07在河北北方学院微循环与危重病研究所完成。取Wistar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n=10):①1min组:在麻醉状态下颈静脉插管,用130g/L高分子右旋糖酐以15mL/kg剂量经颈静脉注射,1min注完。②3min组:以同样浓度和剂量的高分子右旋糖酐颈静脉注射,3min注完。③对照组:同法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给药前10min及给药后10,20,30min进行肠系膜微循环观察,计算肠系膜微循环流态积分值(分值越高,血流越慢);30min后,颈动脉放血进行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测定。观察测定微循环、血黏度、血小板、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变化。结果:经补充后3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1min组和3min组大鼠肠系膜微循环明显障碍,流态积分值在给药后30min时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对照组(5.66±0.62,5.49±0.75,1.55±0.23,P<0.01)。②1min组和3min组高、中、低各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相对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③1min组和3min组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凝血酶原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④1min组和3min组病理检查可见纤维素性血栓和混合血栓,同时血涂片可见大量裂体细胞。结论:高分子右旋糖酐所致大鼠实验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具有明显的血液动力学异常,该模型应用范围广,效果稳定,其效果与注射速度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铜绿假单胞菌Ⅵ型分泌系统VgrG1a蛋白的原核表达方法,并制备鼠源性和人鼠嵌合型单克隆抗体为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了研究基础。方法:根据NCBI网站上查找到的VgrG1a序列合成重组质粒pET-21a-VgrG1a,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BL21(DE3)plysS进行诱导。通过免疫沉淀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诱导得到的重组蛋白进行表达、纯化和鉴定。用纯化后的VgrG1a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鼠源多克隆抗体,并利用ELISA方法测定小鼠血清抗体的效价和特异性。通过P3X63Ag8.653骨髓瘤细胞融合小鼠脾细胞制备杂交瘤细胞,再通过有限稀释法获得单克隆细胞。经多次ELISA筛选出能够稳定产出特异性抗体的细胞株。在公司测序后获得单克隆抗体的序列信息,并设计出含有此抗体的质粒,转染Expi293细胞,制备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结果:结果显示,实验成功构建了VgrG1a重组质粒,经探索在最佳表达诱导条件下(温度16℃,IPTG浓度0.5mM,诱导时间16小时),表达得到了重组蛋白VgrG1a,SDS-PAGE显示72kDa处重组蛋白浓度最高。检测制备的鼠源抗体在稀释到1/640000后效价仍较高,并且与目的蛋白能够能特异性的识别并结合。人鼠嵌合型单克隆抗体8A4F5对抗原VgrG1a亲和力高于鼠源单克隆抗体。结论:以上结果表明,该原核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利用表达的重组蛋白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具有较高的抗体效价和特异性,为进一步研究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制相关的诊断试剂及疫苗提供了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肺损伤(ALI)患者炎症介质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确诊SAP患者34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19例和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组(SGB组)15例。对照组予禁食、水等常规治疗,而SG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TNF-α、IL-1β、IL-6、IL-10的变化,血液细胞分析法检测CRP和WBC的水平。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肺水指数、氧合指数、治疗后ICU住院时间及呼吸机拔管时间的差异,以及入院0?h(T0)、第3天(SGB治疗后2?d,T1)、第7天(SGB治疗后6?d,T2)和第15天(SGB治疗后14?d,T3)时间点炎症介质的改变。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肺水指数和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SGB组的肺水指数较对照组下降(P?<0.05),氧合指数较对照组升高(P?<0.05),SGB组ICU住院时间、呼吸机拔管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不同时间点间IL-6、TNF-α、IL-1β、IL-10、WBC和CRP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IL-6、TNF-α、IL-1β、CRP和IL-10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TNF-α、IL-1β、IL-10、WBC、CRP随时间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结论 SGB有可能减轻SAPALI的炎症反应而利于改善肺损伤。  相似文献   
7.
实验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大鼠淋巴循环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实验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大鼠淋巴循环的变化。方法 32只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IC组(n=16)和假手术组(n=16),每组中8只动物用于肠系膜淋巴微循环观察,另8只进行淋巴动力学检测。颈静脉注射高分子右旋糖酐(dextran 500)制备Wistar大鼠实验性DIC模型,通过淋巴学方法,观察DIC时大鼠淋巴循环的变化。结果DIC时,肠系膜微淋巴管(ML)收缩性、肠淋巴流量、淋巴细胞输出量明显降低,淋巴液中有少量单核细胞,并且淋巴液黏度较高。经生理盐水治疗后,ML收缩性、肠淋巴流量、淋巴细胞输出量均显著升高,淋巴液中有大量单核细胞出现,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且淋巴液黏度明显低于DIC组(P〈0.05)。结论 Wistar大鼠实验性DIC时,淋巴循环障碍表现为ML收缩性降低、淋巴循环转运功能障碍和淋巴液黏度增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2家族基因多态性中等位基因对细胞因子合成及老年重症全身感染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重症全身感染患者48例为研究组,同期健康老年志愿者50人为对照组。盐析法提取两组受试者基因组DNA后行IL-12A(内含子6区含46 bp的同向重复结构)、IL-12B(启动子区511位点多态性)、IL-12RN(内含子2区含86 bp的同向重复结构)基因多态性分析。分离对照组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培养并使用脂多糖刺激,RT-PCR分析细胞因子IL-12α、IL-12β、IL-12ra 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细胞因子浓度。结果研究组患者中等位基因IL-12RN携带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2A2、IL-12B2、IL-12RN2携带者的死亡率均明显增加。体外细胞学研究显示,等位基因IL-12RN2较IL-12RN1携带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在经脂多糖刺激后细胞因子IL-12ra mRNA表达水平和分泌量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2A2、IL-12B2各等位基因不影响相应细胞因子的表达。结论 IL-12家族等位基因IL-12RN2通过上调细胞因子IL-12ra表达来影响老年重症全身感染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正>细胞自噬涉及溶酶体降解和细胞质成分的回收,是近年来发现的细胞程序性死亡(PCD)途径的重要介质。与PCD相似,自噬一方面能清除衰老细胞、肿瘤细胞,发挥积极的保护作用,故自噬功能低下可能参与了癌症、神经退行性病变等发病过程[1,2];另一方面,过度的细胞自噬则是导致细胞死亡、组织坏死、器官损伤的重要因素[3~5]。严重创伤、失血、大手术、感染、缺血再灌注等引起休克、脓毒症,影响着患者的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结合中药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运用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结合中药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60例。结果优34例,良21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91.67%。结论本方法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整复方便,固定合理,功能恢复优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