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
目的:探讨R.E.N.A.L.评分系统对于T_1期肾癌行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LPN)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3年5月~2018年12月共102例行LPN治疗T_1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影像资料对患者行R.E.N.A.L.评分,将其分为低、中、高分组,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血肌酐值的变化,分析各组间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出血量、围手术并发症等的关系。结果:102例患者中,低、中、高组患者分别为64、35、3例,各组术前和术后3个月血肌酐值的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组与中分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肿瘤直径大小、手术时间、中转开放率及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组中热缺血时间、出血量和术后住院天数明显低于中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N.A.L.评分系统是评估肾肿瘤解剖复杂程度的重要手段,基于R.E.N.A.L.评分系统能有效评估T_1期肾癌行LPN治疗的难度和效果,为制定手术方案和指导术中操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膀胱肿瘤电切术(PK-TURBT)联合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在硬腰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下行PK-TURBT,术后定期给予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治疗,每3个月复查泌尿系超声和膀胱镜1次。结果 6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40 min。5例发生闭孔神经反射,无膀胱穿孔及电切综合征发生。术后随访6~32个月,7例复发,再次行PK-TURBT,术后病情稳定,随访至今未复发。结论 PK-TURBT联合羟基喜树碱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M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5月,对25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行MPCNL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其中8例术中观察到〉0.5 cm结石冲入输尿管远端,输尿管软镜从薄壁鞘管置入处理输尿管中下段碎石。结果手术时间50~105 min,平均75 min。结石全部清除(1例输尿管中段残留0.4 cm结石,辅以尿石通药物治疗1个月排净),均未输血或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M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损伤小、结石清除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背景:正常肾脏、肾小管上皮和血管内皮细胞仅有少量CD54表达,当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CD54表达明显增加,同时大量白细胞浸润;间质浸润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CD54表达增加。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仪检测尿CD54+淋巴细胞对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价值。 方法:来自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的肾移植后恢复正常者(n=18)、出现急性排斥反应者(n=8)、移植肾功不全者(n=9)以及健康志愿者(n=10)。流式细胞仪比较各组移植前后尿液中CD54+淋巴细胞比率变化。 结果与结论:尿CD54+淋巴细胞在肾移植患者出现排斥反应时明显增加(P < 0.01),抗排斥治疗后逐渐下降。移植肾功能正常者和移植肾功不全者CD54轻度升高。提示尿液中CD54+淋巴细胞水平能准确反映肾移植物移植后患者的免疫状态,可作为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特异标志。  相似文献   
6.
病例男,42岁。于10h前将轴承套入阴茎根部,随后发现阴茎肿胀,疼痛,不能取下轴承,伴排尿困难。查体:膀胱区充盈,轴承内径17mm,厚10mm,嵌顿于阴茎根部,无法活动,阴茎高度充血肿胀,直径45mm,呈乌黑色,  相似文献   
7.
钬激光联合羟喜树碱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联合羟喜树碱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47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在局麻下经尿道钬激光切除膀胱肿瘤,术后给予羟喜树碱膀胱灌注治疗,并定期随访,3个月复查膀胱镜1次。结果手术均一次成功,术中无膀胱穿孔、闭孔神经反射及术后继发性出血等并发症。术后随访平均13个月(4—25个月),7例复发(14.9%),均再次行钬激光切除。结论钬激光切除术联合羟喜树碱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安全,创伤小,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那雄胺加间歇性雄激素阻断在晚期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33例T3。期或T4期前列腺癌患者分为两组,A组18例采用比卡鲁胺加戈舍瑞林,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B组15例采用非那雄胺加比卡鲁胺加戈舍瑞林治疗。间歇期内B组继续服用非那雄胺。结果:治疗后9个月,A组13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2例无变化,有效率为88.9%。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为0.3~37.3ng/ml,平均(7.6±6.5)ng/ml。B组12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例无变化,有效率为93.3%。PSA为0.1~10.5ng/ml,平均(4.2±2.8)ng/ml。B组PSA值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1.7(31~82)个月,B组停药间期(25.1±10.1)个月长于A组(15.7±8.6)个月(P〈0.05)。A组5年生存率为55.6%(10/18),B组为66.7%(10/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年,A组仍有6例有效(33.3%),B组8例有效(5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那雄胺加上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能使晚期前列腺癌PSA进一步降低,停药间期延长。  相似文献   
9.
背景:肾脏移植患者急性排斥反应已不再成为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延迟肾功能恢复和慢性移植肾肾病仍然是移植患者术后需要面对的问题.目的:总结分析15例术后发生超延迟肾功能恢复的肾移植患者资料,探讨临床经验及治疗对策.方法:对肾移植后发生超延迟肾功能恢复患者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5例患者移植后均采用常规剂量的半量(环孢素A 3.0~4.0 mg/kg,他克莫司0.5~1 mg/kg),并定期监测血药浓度,随时调整免疫用药剂量,采用血液透析/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分析超延迟肾功能恢复诱因,患者观察患者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术中低血压、供肾热缺血时间过长、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环孢素中毒、外科并发症、动脉粥样硬化致移植肾血液灌流不足可能为患者超延迟肾功能恢复的诱因.患者术后由少尿期开始进入多尿期时间最长者为108 d,平均32~108 d.肾功能正常8例(血清肌酐78~135 μmol/L),肾功能轻度异常5例(血清肌酐135~300 μmol/L),血清肌酐> 300 μmol/L者2例.随访时间最长1例11年,至今移植肾功能正常.结果提示,肾移植后尽早行移植肾穿刺活检及移植肾彩超,根据结果采取综合治疗并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使大多数的患者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0.
经后腹腔镜治疗输尿管上段复杂性结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上段复杂性结石的适应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经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体检发现21例,腰部胀痛就诊11例.经B超、静脉及逆行造影证实为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结石直径1.2~2.6 cm.距肾门位置4~10cm,停留时间1~24个月,18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17例行经输尿管镜碎石术(URL)不成功,其中11例合并远段输尿管扭曲.术中留置双J管并缝合输尿管切口.结果 32例结石均一次性完整取出,无中转开放手术及结石残留,同期处理输尿管扭曲.手术时间平均13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0 mL.术后3例漏尿4~6d.术后2、3个月均予随访,21例随访6~24个月,肾输尿管积水均明显好转,无输尿管狭窄及扭曲.结论 经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具有安全、有效、微创的优势,不仅可作为ESWL、URL治疗失败的补救措施,亦可作为有合并病变的复杂性输尿管结石的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