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8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新生儿感染病原菌和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感染分离的病原菌1329株,采用BD phoenixl0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或纸片扩散法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观察新生儿感染病原菌情况,分析常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采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29株病原菌中,主要标本来源为咽拭子(36.64%,487/1329)、血液(15.35%,204/1329)和气管导管尖端(12.42%,165/1329)。其中革兰阴性菌为60.27%(801/1329),以肺炎克雷伯菌(20.54%,273/1329)和大肠埃希菌(14.00%,186/1329)为主;革兰阳性菌为36.34%(483/1329),以金黄色葡萄球菌(20.84%,277/1329)和表皮葡萄球菌(5.42%,72/1329)为主;真菌为3.39%(45/1329),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1.73%,23/1329)。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2014年最高(27.82%),2016年最低(11.71%),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较高,均>50.00%;大肠埃希菌2014至2017年分离率相差不大,2018年最高(19.59%),2018年大肠埃希菌开始出现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2.08%),其他药物耐药率各年变化不大。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产ESBLs大肠埃希菌(13.47%比3.61%)。结论新生儿感染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加强耐药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就诊者中,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病原体混合感染的情况。方法分别检测1 124例就诊者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梅毒螺旋体、人乳头瘤病毒、白色念珠菌、淋病奈瑟菌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7种病原体。结果混合感染率为36.0%(405/1 124)。共统计出16种混合感染模式。混合感染者主要集中于21~30岁年龄段,高中及以下学历,工人和个体职业者。混合感染者与非混合感染者的性别、平均年龄及婚姻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感染与学历和性伴数相关(P=0.001)。结论在性病门诊中,STD混合感染率较高,混合感染模式多样,混合感染与低学历、多性伴有关。  相似文献   
3.
杨春静  是德海  李春莉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1):1881-1882,1884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SCLC)的CT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经病理证实的小细胞肺癌的CT特征。结果:58例SCLC中,中央型SCLC 49例(84.5%),以肺门或纵隔旁实性肿块伴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为其主要的CT特征表现,支气管阻塞征象出现较晚。多数周围型小细胞肺癌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结节或肿块影。结论:小细胞肺癌多表现为中央型,认识小细胞肺癌的CT表现特征有助于及时确立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常规及血红蛋白(Hb)电泳对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漏检率,分析联合检测在产前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该院就诊的922例育龄期确诊的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分析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HbA2)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漏检率。结果 MCV、MCH、Hb电泳单独检测对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静止型的漏检率高,分别为66.55%、44.24%、61.87%;对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轻型的漏检率分别为14.67%、13.78%、19.56%;对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漏检率为15.70%、16.25%、2.48%;而对α-和β-复合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漏检率为16.67%、16.67%、5.56%。MCV与MCH联合检测对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静止型、轻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α-和β-复合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漏检率分别是39.21%、13.78%、15.70%、16.67%;MCV与HbA2联合检测对上述各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漏检率分别为42.45%、14.67%、0.28%、5.56%;MCH与HbA2联合检测对各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漏检率最低,分别为27.34%、13.78%、0.28%、5.56%。结论 MCH与Hb电泳联合检测可降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漏检率,可用于该疾病的产前筛查。  相似文献   
5.
背景: 研究证实多数造血生长因子通过JAKs-STATs途径转导信号,调节血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人参总皂苷能够促进早期的造血干/祖细胞向红系细胞分化,具有类似造血生长因子的功效,在红系血细胞发生中造血细胞膜表面红细胞生成素受体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目的:通过红细胞生成素及其受体介导的JAK2/STAT5 信号转导途径,分析人参总皂苷定向诱导红系血细胞发生的分子机制。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6-05/2008-10在在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完成。 材料:脐血细胞来源于正常足月妊娠产妇分娩脐带血,由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提供。人参总皂苷由重庆中药研究所惠赠,纯度95%以上,添加MI-1640培养液配成1 g/L的工作液。 方法:①集落形成实验:取5×106 L-1脐血单个核细胞,添加含马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10,25,50,75,100 mg/L人参总皂苷组分别加入对应终浓度的人参总皂苷,并设立空白对照组。在96孔板上培养,0.2 mL/孔,14 d计数早期红系祖细胞,6 d计数晚期红系祖细胞。②取脐血单个核细胞悬液100 μL(5×108 L-1),进行MTT检测。③分别将0,25,50,100 mg/L人参总皂苷与脐血造血细胞1×109 L-1共培养24 h,进行Western blot检测。④取脐血造血细胞 1×109 L-1,对照组加入含体积分数为10%马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人参总皂苷组在常规培养体系中加入终浓度25 mg/L人参总皂苷。分别用5 U/mL红细胞生成素诱导0,2,5,30 min后终止反应,进行免疫沉淀检测。 主要观察指标:人参总皂苷刺激红系造血祖细胞增殖的能力,红细胞生成素对脐血细胞增殖的影响,人参总皂苷对造血细胞红细胞生成素受体表达的影响,JAK2、STAT5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情况。 结果:10~75 mg/L人参总皂苷均能提高脐血细胞形成早期红系祖细胞、晚期红系祖细胞的集落产率,以25 mg/L提高幅度最为明显。2~50 U/mL红细胞生成素均能促进脐血细胞的增殖,以5 U/mL促进增殖效果最为明显。0~100 mg/L人参总皂苷作用脐血细胞24 h后,红细胞生成素受体的表达无明显变化。人参总皂苷作用造血细胞24 h后,加入红细胞生成素继续刺激0~30 min,JAK2和STAT5的酪氨酸磷酸化程度均明显增强。 结论:人参总皂苷在促进造血细胞增殖的过程中,尽管对造血细胞红细胞生成素受体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但可能通过在红细胞生成素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过程中增强JAK2和STAT5的酪氨酸磷酸化程度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评价国产胶体金法检测全血铁蛋白的分析性能,探讨其在儿童缺铁性贫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与免疫化学发光方法比较,根据EP文件从精密度、线性范围及抗干扰能力、可比性等方面评价胶体金法测定全血铁蛋白的分析性能;随机抽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5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及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健康体检儿童50例,分别测定两组全血铁蛋白,分析其诊断效率。结果胶体金法测定全血铁蛋白批间精密度分别为7.2%和9.6%,线性为0~100ng/mL,溶血、黄疸、脂血无干扰,与雅培i2000SR血清铁蛋白检测结果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缺铁性贫血组全血铁蛋白明显降低。以20ng/mL作为诊断临界点,其灵敏度为94%,特异度为100%,诊断效率为97%。结论胶体金法分析性能良好,作为即时检测项目能满足临床,具有较高诊断效率,对儿童是否缺铁可作提示性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脑卒中病人病情评价方法,并与传统护理评价方法进行比较。 方法 选取神经内科病房转入ICU的脑卒中病人67例作为观察组,建立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病情评价方法对病人进行病情观察和护理;将普通病房转入ICU的脑卒中病人5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生命体征测量方法实施护理。比较2组病人转入ICU前24 h护士测量生命体征次数、转入ICU后24 h的APACHEⅡ评分和住院时间。 结果 观察组病人转入ICU前24 h护士测量生命体征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 < 0.01),转入ICU后24 h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对普通病房脑卒中病人采用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病情评价可提高护士观察病人频率,及时预测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并予以干预,缩短病人住院时间,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白念珠菌的分子特征,建立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MLST),并对临床分离白念珠菌进行分型研究。方法对33株白念珠菌提取DNA,选择7对管家基因进行PCR扩增并将目的基因产物测序,然后将测序结果与标准序列比对后上传至数据库,获得相应的由7对管家基因组成的等位基因谱,最后将等位基因谱再次提交网站确认序列分型(sequence types,STs)。同时与ABC(ATP-binding cassette)分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3株临床白念珠菌通过MLST产生了33个STs,通过ABC分类为3型。结论 MLST具有较高的分辨力,是一种方便、快速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可用于流行病学和菌群多态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刚地弓形虫培养上清对卵巢癌SKOV-3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条件下的弓形虫培养上清对卵巢癌细胞SKOV-3细胞增值的影响及诱导其凋亡的情况.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SKOV-3细胞(数量为5×107/L)分别接种于不同细胞培养板,对照组加入RPMI-1640孵育,试验组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数量(3×1010/L,6×1010/L,12×1010/L)弓形虫速殖子培养上清,四甲基氮噻唑蓝(MTT)法检测吸光度(A490nm值)并计算SKOV-3细胞增值抑制率;Annexin-V-FITC/PI染色细胞后上流式细胞仪检测各个时间点细胞凋亡率;并以荧光显微镜观察SKOV-3细胞形态改变情况;以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SKOV-3细胞凋亡DNA条带.结果:MTT法检测结果显示SKOV-3细胞增殖抑制率随着弓形虫速殖子培养上清数量和作用时间增加均明显增大,12×1010/L数量组72h抑制率最高可达(33.52±2.63)%,弓形虫速殖子培养试验组抑制率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弓形虫培养上清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SKOV-3细胞凋亡率随着时间增加有升高趋势,48h达到凋亡最高值(18.23%),48h后凋亡率开始下降,死亡率增加.荧光显微镜观察到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