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下颌骨外侧面副孔的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观测下颌骨外侧面副孔的数量与分布 ,探讨其与肿瘤浸润的关系。方法 :将 74块下颌骨内侧面分为 2区 6部 ,在 10~ 2 0倍显微镜下观察各区、部的副孔数及分布规律。结果 :副孔的数量在不同的标本上相差很大 ,平均为 (4 9.4± 2 0 .6)个。上区的副孔总数比下区的少 ,在上区 ,髁突部副孔数量最多 ,其次为冠突部和下颌切迹部 ,平均分别为 (2 .3± 1.8) ,(0 .7± 1.1)和 (0 .3± 0 .7)个 ;在下区 ,上部副孔数量最多 ,其次为中部和下部 ,平均分别为 (12 .5± 6.2 ) ,(5 .0± 3 .8)和 (3 .8± 2 .6)个。结论 :副孔为肿瘤由骨皮质表面进入网状骨质提供了直接通路 ,上部出现的副孔使这个区域最易受肿瘤播散的侵及。  相似文献   
2.
下颌骨内侧面副孔的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测下颌骨内侧面副孔的数量与分布 ,探讨其与肿瘤浸润的关系。方法 :将 74块下颌骨内侧面分为 2区 6部 ,在 1 0~ 2 0倍显微镜下观察各区、部的副孔数量及分布规律。结果 :副孔数量在不同的标本上相差很大 ,平均为 (78.7± 34 .4)个。上区的副孔数比下区的少 ,在上区 ,下颌切迹部副孔数量最多 ,其次为髁突部和冠突部 ;在下区 ,中部副孔数量最多 ,其次为上部和下部。在下颌孔的内侧面副孔的出现率最高 (99.3 % ) ,其次为两侧的颏结节 (72 .8% )、颏结节上方的正中孔 (68.9% )及二腹肌窝(66 .2 % )。结论 :副孔为肿瘤由骨皮质表面进入网状骨质提供了直接通路 ,在下颌孔的内侧面及沿下颌管出现的副孔使这个区域最易受肿瘤播散的侵及  相似文献   
3.
股前外侧单一高位穿支供血区域的形态学研究与皮瓣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股前外侧各类型高位穿支的特点与供血区域。方法:(1)6侧动脉灌注明胶一氧化铅混悬液的新鲜整尸下肢标本,解剖观察股前外侧区高位皮动脉的数量和类型,取下被覆组织拍摄X线片,观察皮肤血管的走行及分布,选择不同类型高位皮动脉各1侧使用16排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三维重建和穿支供血区域可视化研究。(2)在6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防腐标本上对股前外侧区皮动脉进行解剖观察。结果:高位皮穿支来源于旋股外侧动脉升支和横支。高位皮穿支三维重建显示以髂髌连线为纵轴的皮瓣内主要血管高密度分布区,供血区为24cm×6.8cm,供血区域由纵轴向两侧区域扩展,高位皮穿支供血区域可达26cm×18cm,皮瓣高位穿支蒂长约5cm。结论:股前外侧皮瓣单一高位穿支供血面积可达30cm×22cm,高位穿支蒂长,可形成穿支蒂皮瓣。穿支三维重建的血管区域客观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臂丛椎管内前后根的显微解剖,为臂丛撕脱伤的诊治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15例防腐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尸体的颈胸段标本上,对椎管内臂丛前后根的位置、形态和血供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臂丛前后根之间有齿状韧带相间隔;前根起始处与脊髓中线的距离从上至下由C5的2.2mm逐渐增大到T1的3.1mm,后根则从C5的4.2mm逐渐减小到T1的2.7mm;前后根与脊髓纵轴的夹角从C5的51.4°、54.8°逐渐减小到T1的21.7°、19.9°;前后根的长度从C5的14.9mm、13.9mm逐渐增大到T1的21.1mm、19.0mm;前后根的直径均以C6最为粗大,分别为2.1mm、3.3mm,后根比相应前根粗;前后根的血供来自椎动脉、颈深动脉和颈升动脉发出的节段性动脉。结论:熟悉臂丛椎管内前后根的显微解剖有助于临床臂丛根性撕脱伤的诊治。  相似文献   
5.
舌下神经-面神经直接侧端吻合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舌下神经-面神经直接侧端吻合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①在21例防腐固定的成人头颈部标本上,测量面神经干及其颞骨内乳突段、鼓室段长度;面神经干分叉处至舌下神经颈部的最短距离。②3例新鲜标本取舌下神经及面神经干行组织学检测,测定其神经束数目和横切面积。③2例标本摹拟术式设计。结果:舌下神经干在寰椎水平为单束形式,横切面积为(8.5±0.3)mm2;面神经干在出茎乳孔处为单束形式,横切面积为(5.1±0.2)mm2;面神经干的长度为(15.7±2.0)mm,颞骨内面神经乳突段的长度为(14.6±1.5)mm、鼓室段的长度为(9.6±1.2)mm;面神经干分叉处至舌下神经颈部的最短距离为(17.2±2.3)mm。结论:舌下神经-面神经直接侧端吻合治疗面瘫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和方面,并且,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近几年来,也广泛应用于医学教学中,通过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实践,对多媒体技术在医学教学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作了粗浅的探讨。认为在医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并辅以适当的传统教学方法,使教学手段多样化,会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活泼,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国人下颌骨内外侧面副孔的数量及分布特征的比较研究 ,探讨其与肿瘤浸润的关系。方法 将74块下颌骨的内外侧面分为 2区 6部 ,在 1 0~ 2 0倍显微镜下观察各区、部的副孔数。结果 副孔的数量在不同的标本上相差很大 ,内、外侧面相应各区各部的副孔数比较 ,经U检验 ,P <0 0 0 1 ,差异显著 ,内侧面多于外侧面。结论 副孔为肿瘤由骨皮质表面进入松质骨提供了直接通路 ,内侧面副孔数显然多于外侧面 ,为肿瘤细胞由内侧面骨皮质表面入侵松质骨提供了有利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症状、体征与实验室检查的区别,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08年5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确诊为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的4例患者和类白血病17例患者的诊断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相关文献总结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的临床病症区别.结果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主要特点:发病对象为老年人,病程短,病因隐匿,脾脏肿大,成熟中性粒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成熟中性粒细胞中碱性磷酸酶显著增加;类白血病发病对象年龄不确定,病程漫长,病因有严重感染、恶性肿瘤、中毒、大出血、急性溶血、过敏性休克等,毒性细胞水平高,骨髓增生明显,成熟的中性粒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有所增加,两种疾病在发病年龄、病程、病因、肝脾变化、白细胞浸润以及外周血中的白细胞分类和形态、骨髓象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结论 通过临床病症进行综合诊断,能够准确确诊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降低误诊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9.
股前外侧区皮瓣血管3D可视化研究与皮瓣设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为股前外侧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血管3D可视化解剖学依据。方法选择6侧动脉灌注明胶-氧化铅混悬液的新鲜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测股前外侧区动脉及皮肤穿支血管的基础情况,并拍摄X线片观测穿支血管的二维分布;对其中2侧下肢标本股部及其股前外侧区的皮肤、肌肉分别进行连续螺旋CT扫描,并应用计算机软件分别进行动脉、穿支血管的三维重建及3D可视化处理。结果三维重建的数字化模型可准确反映股前外侧区动脉的解剖学结构特点,以及可直观准确地显示皮肤穿支血管的供血区域,股前外侧皮瓣各穿支血管各自进行的血管三维重建的形态和供血区域一致。结论皮瓣血管3D可视化研究能直观且准确显示股前外侧区皮瓣的血管三维形态和供血区域,并为术前皮瓣设计提供了直观的数字化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舌骨大角尖端周围血管神经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临床颈部手术以舌骨大角尖端(THB)为标志定位周围血管神经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在21例防腐罐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头颈部标本上显露THB及其周围结构(颈总动脉分叉,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舌下神经、喉上神经),通过THB做互相垂直的水平线和垂直线,测量相关结构与此两线间的距离。结果颈总动脉分叉点A位于THB后方8.5±2.3 mm,下方12.8±4.8 mm;甲状腺上动脉起点B位于THB后方4.6±2.2 mm,下方12.8±4.2 mm;舌动脉起点C位于THB后方4.1±2.5 mm,上方0.2±3.8 mm;其弓形最高点D位于THB前方0.2±2.1 mm,上方7.5±2.6 mm;舌下神经与垂直轴交点E位于THB上方5.1±1.6 mm;喉上神经内支与两轴的交点F、G分别距THB后方7.9±2.5 mm,下方6.5±2.0 mm。结论以THB为标志定位其周围血管神经有利于临床医生处理颈部的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