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0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静脉吸毒者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及诊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静脉吸毒所致的感染性心膜内膜炎患者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有发热、咳嗽、气促等症状。X线胸片均提示有肺部感染。心脏彩超均发现心内赘生物。11例经抗菌治疗后好转出院,1例死亡。结论静脉吸毒者感染性心膜炎经积极抗菌治疗大多预后良好。但瓣膜损害、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CypherTM)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002年6月至2005年6月期间收住的ACS患者196例,分为两组:药物支架组和普通支架组.随访6个月,评价两组间的治疗效果.结果:药物支架组糖尿病患者比例(22.4%)较普通支架组(10.2%)高,药物支架内径[(2.6±0.3)mm]小于普通支架[(3.1±0.2)mm],药物支架长度[(23.6±10.6)mm]长于普通支架[(17.1±9.5)mm](P<0.01).PCI术后6个月随访显示,药物支架组的主要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2.1%)及再狭窄率(2.1%)均较普通支架组低(11.2%,12.3%)(P<0.01).结论:有选择地应用CypherTM支架是安全和有效的,其可以使MACE的发生率及再狭窄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中缓慢性心律失常与心源性休克的规律。方法:观察本院1996年1月至2003年12月28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中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规律及与心源性休克的关联。结果:右冠状动脉闭塞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最高,前降支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最低,左旋支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最低。结论:急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中缓慢性心律失常与心源性休克的发生关系密切,与梗塞部位相关。  相似文献   
4.
静脉应用胺碘酮致急性肝损害及其转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导致的急性肝损害及其转归.方法:观察静脉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导致急性肝损害例的临床表现、肝脏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转归.结果:9例患者出现肝脏损坏时静脉胺碘酮累积量平均为1392.7mg,首日负荷量平均为182.6mg.用药后9例次日转氨酶即开始升高,d3达峰值,患者无临床症状,停药后保肝治疗,约八周转氨酶降至正常,无因肝损害死亡病例.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可以引起急性肝损害,尽管少见但具有潜在的致命性,因此监测肝脏功能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观察180例AMI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随访1年。结果:反复发作的持续性室速、室颤患者,首剂3~5mg/kg胺碘酮,10min内静脉注射;再以1.0~1.5mg/min维持,室速均被有效终止。以200mg/d胺碘酮作为长期维持量能有效地控制室性早搏。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AMI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满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1998年1月至2004年1月期间收住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患者126例,分为ACEI治疗组(82例)和对照组(44例),随访2年,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ACEI治疗组房颤再发率、转为永久性房颤的发生率及缺血相关事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CEI类药物早期、长期应用于ACS,对治疗ACS合并房颤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13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的射频消融病例的疗效观察,探索射频消融术(RFCA)作为非药物性治疗方法治疗IVT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3例IVT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4例,术前停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5个半衰期以上。采用心内激动顺序标测及起搏标测两种方法相结合来确定消融靶点。射频消融均采用温度控制方式进行,温度上限为60℃,功率上限为50W。成功标准为消融过程中心动过速终止且不能再诱发。结果:13例患者中12例诱发出心动过速者均消融成功,总成功率为92.3%。其中5例右室特发性室速中4例消融靶点位于流出道间隔部,1例位于流出道游离侧;7例左室特发性室速中5例消融靶点于左心室间隔中下部,1例左心室流出道,1例近心尖部未能稳定诱发心动过速,术后不能诱发,但随访二月时再发室性心动过速,再次行消融取得成功。成功病例中术后未使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随访半年未见再发室性心动过速。另外1例电生理检查未诱发出心动过速者经采用起搏标测,仅10导联相吻合试行消融,术后一个月再发室性心动过速。所有病例术中未出现心包填塞、房室传导阻滞等手术相关性严重并发症。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IVT成功率高、安全性高,可以作为IVT非药物治疗的首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卡托普利联合双氢克脲噻治疗高血压对患者脉压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03年1月至2003年3月的高血压病患者50例。给予给予卡托普利及双氢克脲噻规律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后脉压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的血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脉压显著缩小(P<0.05)。结论:卡托普利联合双氢克脲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在有效降低血压的同时亦有效降低脉压。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心肌缺血预适应与急诊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CI)手术时机之间的关联.方法观察我院1996年1月~2003年12月的28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统计有心绞痛病史组与无心绞痛病史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发作12h内及12~24h行急诊PCI后住院期间的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心源性休克、临床死亡率等情况.结果缺血预适应组在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心源性休克、临床死亡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在同组内心功能衰竭、心源性休克、临床死亡率等方面在12~24h行急诊PCI与常规药物治疗对照上,缺血预适应组存在明显差异,对照组无差异;发作12h内与12~24h行急诊PCI对照上缺血预适应组心功能衰竭上存在明显差异,对照组心功能衰竭、心源性休克对照上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心肌缺血预适应效应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明显延长了急诊PCI的手术适应时间.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