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丽侠  王坤  马涛 《安徽医药》2015,36(7):860-861
目的 探讨细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变化特点。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2012年8月到2014年8月收治的60例脑膜炎患儿入院时的PCT,其中细菌性脑膜炎患儿29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31例。结果 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白细胞数(WBC)、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脑脊液白细胞数、血清PCT和脑脊液PCT均明显高于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可作为病毒性脑膜炎和细菌性脑膜炎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纳入T2DM患者170例,其中绝经前女性T2DM患者(A1组)21例,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A2组)79例,小于50岁男性T2DM患者(B1组)22例,50岁及以上男性T2DM患者(B2组)48例。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所有患者腰椎(L2、L3、L4和L2~4)及股骨近端[(股骨颈(FN)、大转子(TM)和Wards三角区(WA)]的骨密度。以各部位骨密度为因变量,以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年龄、体重指数、病程等可能影响骨密度的因素为自变量,建立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血糖控制水平是否对T2DM患者骨密度有影响。结果:A1组未发现Hb A1c水平对骨密度有影响。A2组中Hb A1c水平对L2、L3、L4和L2~4的骨密度有影响(β=-0.579、-0.556、-0.614和-0.476,P均<0.05)。B1组中Hb A1c水平对L4、L2~4和WA的骨密度有影响(β=-0.443、-0.284和-0.227,P均<0.05)。B2组中Hb A1c水平对L4、L2~4和TM的骨密度有影响(β=-0.745、-0.297和-0.147,P均<0.05)。结论:T2DM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是骨密度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对于男性及绝经后女性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对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感染及药敏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对332例诊断为非淋菌性尿道炎(NGU)、非特异性阴道炎、宫颈炎、不育症的女性生殖道分泌物标本进行解脲支原体(Uu)感染情况检查和相应的药敏试验。结果332例标本中Uu阳性的有240例,感染率高达72.3%,药敏试验表明亳州地区Uu对12种抗生素的敏感率为:交沙霉素96.7%、强力霉素87.1%、克拉霉素87.1%、美满霉素88.3%、红霉素57.5%、司帕沙星25%、罗红霉素20.8%、左旋氧氟沙星17.5%、阿奇霉素11.7%、四环素6.0%、氧氟沙星2.5%、诺氟沙星0.5%。结论Uu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克拉霉素、美满霉素的敏感率均较高,提示在毫州地区治疗Uu感染应首选以上几种抗生素。可见在临床治疗前先做药敏试验对于预防耐药株的产生及尽早治愈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胶质瘤细胞ING1基因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和凋亡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别检测71例不同级别的人胶质瘤组织ING1 mRNA及ING1、PCNA蛋白,并采用TUNEL法检测原位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ING1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94.6%(35/37),ING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90.1%(64/71),两者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γ=0.714,P<0.01),均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而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ING1表达水平降低时伴随着凋亡程度的降低及增殖活性的增强.结论胶质瘤细胞中ING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并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而相应降低.其表达异常的改变主要是转录水平调控异常的结果,并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增殖和抑制细胞凋亡,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垂体脓肿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垂体脓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随访等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对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共纳入4例垂体脓肿患者,均有头痛症状,其中垂体前叶功能减退2例、视力障碍2例、尿崩症1例、发热1例。影像学检查显示3例患者的垂体脓肿在增强磁共振成像(MRI)上表现出典型的环形边缘强化,1例未出现特征性环形强化。4例垂体脓肿患者中,2例术前分别误诊为垂体囊肿和垂体占位。4例患者均接受了经蝶窦手术,病理证实为垂体脓肿。术后随访0~3 a, 2例有持续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1例有持续性尿崩症,均需激素替代治疗。随访期间4例患者均无复发。结论 垂体脓肿的发病率较低,临床表现与其他鞍区肿瘤不易鉴别,临床上易误诊。早期识别、准确诊断是垂体脓肿进一步有效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63例B超引导下射频治疗子宫肌瘤和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护理体会。分别从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3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认为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B超引导下射频治疗具有方法简单、治疗时间短、恢复快、能保全子宫及功能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强化降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具备大血管或微血管危险因素的55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61例,分为强化降糖组(n=33)和标准降糖组(n=28),相应给予降糖治疗,比较治疗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血压和肌酐(Scr)的变化,对大血管并发症复合终点及微血管并发症复合终点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后2组间差值相比.HbA1c、FBG、A/C、PSB、PDB和S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6.165、7.775、20.383、9.236、3.802和5.971,P均<0.001).大血管终点事件:标准组4例,强化组0例,2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标准组死亡3例,强化组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1).2组均无严重低血糖发生.结论:强化降糖可降低微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张丽侠  徐明 《西部医学》2014,(3):291-293
目的探讨氯沙坦钾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将105例确诊为CHF的患者分为观察组53例及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氯沙坦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NYHAⅠ、Ⅱ、Ⅲ级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5%、82.35%和88.89%,对照组NYHAI级的总有效率为70.59%、Ⅱ级为63.16%和Ⅲ级为68.75%,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西雅图心绞痛评分及其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LVMI、LVEDd显著低于对照组,而EF、E峰则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氯沙坦钾能有效缓解CHF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患者心功能,患者耐受性好,有利于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氯沙坦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和对心功能影响。方法76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以双盲法1瞷1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采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36例增加氯沙坦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心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 LVDP、+DP/dtmax、-DP/dtmax、LVEDP)变化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9.141、75.458、18.562、21.254,均P<0.05);LDH、超氧化物歧化酶、一氧化氮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6.951、15.694、8.552,均P<0.05);观察组有效率89.47%,对照组有效率78.95%,两组差异有统计意义(χ2=16.951,P<0.01);观察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7.89%,对照组10.5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95,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显著,临床可考虑二联用药,从不同机制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泪河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分析在干眼症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对泪河面积测量的应用,探讨其在干眼症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水液缺乏性干眼症和正常人各40人(40只眼)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泪液分泌实验I、泪膜破裂时间、主观症状评分和OCT测量泪河面积。结果泪液分泌实验I:干眼症组7.26±2.85 mm,对照组20.03±5.39 mm;泪膜破裂时间:干眼症组3.57±2.46 s,对照组:10.64±5.37 s;症状评分:干眼症组1.92±1.12分,对照组0.71±0.93分;泪河面积平均值:干眼症组0.0110±0.0051 mm2,对照组0.0294±0.0186 mm2。两组4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泪河面积值与Schirmer试验结果呈正相关(r=0.94,P<0.001)。结论 OCT作为一种安全、快捷、非侵入性的检查方式,通过测量泪河面积的大小,对干眼症的诊断准确性高,可行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