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抗C1q抗体与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肾脏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46例LN患者血清抗Clq抗体滴度进行检测,分析抗Clq抗体与病理表现(Austin肾脏病理评分和Banff肾小管病变TIL评分)间的关系。结果抗C1q抗体在LN病理活动患者中阳性率为42.9%。抗Clq抗体与Austin肾脏病理评分CI呈负相关(r=-0.315,P<0.05);与Banff肾小管病变TIL病理评分的I值、L值呈负相关(r=-0.321,P=0.046;r=-0.397,P=0.012),抗Clq抗体与肾小球硬化率呈负相关(r=-0.335,P=0.023)。抗C1q抗体在各病理类型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抗C1q抗体阳性率与LN肾脏间质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IgA肾病目前尚缺乏统一有效的治疗方案.激素治疗中等量蛋白尿IgA肾病一直是关注和争论的焦点.我们对近年有关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以探讨其长期疗效及安全性,为IgA肾病的治疗寻找合理、长期有效的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测量心外膜脂肪组织(EAT)体积是否为阵发性室上速(PSVT)患者肌钙蛋白I(cTnI)阳性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20年8月因“阵发性室上速”就诊且在院期间有检测cTnI及心脏CT的患者为研究对象(n=30),根据cTnI水平将患者分为cTnI阳性组(n=10)和cTnI阴性组(n=20),比较其临床和人口学特征、EAT体积、冠心病的发生率。分析EAT体积是否为PSVT患者cTnI阳性的相关危险因素。将没有冠心病的PSVT患者分为cTnI阳性组和cTnI阴性组,比较其EAT体积。结果对比于发作PSVT时cTnI阴性的患者,cTnI阳性的患者EAT体积更大(P=0.032)。EAT体积是PSVT患者cTnI阳性的相关危险因素(r=0.351,P=0.028)。没有确诊冠心病的PSVT患者中cTnI阳性组EAT体积与cTnI阴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结论发作PSVT时cTnI阳性的患者EAT体积更大,临床上应警惕发作PSVT时cTnI阳性的患者。且EAT体积是PSVT患者cTnI阳性的相关危险因素,这为改善cTnI阳性PSVT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资料。cTnI阳性的PSVT患者即使暂未确诊冠心病,但需更高频次的随访,警惕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回顾性分析近10年肾活检术后并发肾周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探讨其与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 选择行肾活检的患者2062例,按年龄分为青年组(18~39岁,1634例)、中年组(40~59岁,323例)、老年组(≥60岁,105例),统计三组患者术后并发肾周血肿的情况和肾脏病理类型.结果 三组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PGD)分别为1370、255和69例,继发性肾小球疾病(SGD)分别为264、68和36例.所有患者肾穿刺术后共并发肾周血肿379例,三组发生率分别为15.8%(325/2062)、1.8%(37/2062)、0.8%(17/2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D术后肾周血肿发生率为19.0%(322/1694),高于SGD的15.5%(5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肾周血肿的三种常见PGD分别为IgA肾病7.4%(126/1694)、局灶/节段性病变4.2%(71/1694)和膜性肾病2.4%(41/1694);狼疮性肾炎的肾周血肿发生率高达9.0%(33/368).结论 单中心资料显示,肾活检术后易并发肾周血肿的常见病理类型是狼疮性肾炎、IgA肾病、局灶/节段性病变和膜性肾病.  相似文献   
6.
成人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病理分析及转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成人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特征及其与肾脏病理的联系;探讨其转归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9年12月间经我院临床及肾活检确诊的紫癜性肾炎52例,对其临床资料、病理特征及转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成人紫癜性肾炎多好发于30岁以下,40岁以后患者高血压的发生率较高。(2)临床分型以蛋白尿+血尿型(59.6%)最多见,其次为单纯性血尿(21.2%)和肾病综合征型(19.2%);病理分级以Ⅱ级(44.2%)及Ⅲ级(36.5%)多见。(3)肾小管间质病变与肾小球慢性病变及活动病变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87(P〈0.01)和0.260(P〉0.05);蛋白尿越多的患者,其肾小球活动病变积分就越高。(4)多因素分析显示疗效与肾小球硬化率及肾小管间质病变呈负相关。结论:深圳地区成人紫癜性肾炎发病相对年轻,临床以蛋白尿+血尿型多见,病理以Ⅱ、Ⅲ级常见;蛋白尿的严重程度与肾小球活动病变关系密切;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为肾小球慢性病变及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抗C1q抗体在评价狼疮性肾炎(LN)疾病总体活动性和肾脏活动性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肾活检病理诊断为LN患者46例.ELISA方法检测血清抗C1q抗体滴度,比较该抗体与LN的活动性评分如SLEDAI评分、m-SLEDAI(modified SLEDAI)评分和肾脏活动性指数(RAS)等相关性.结果 抗Clq抗体滴度与SLEDAI、m-SLEDAI呈正相关.当肾脏活动指数RAS >11分时,抗C1q抗体(>20u/ml)、抗dsDNA抗体(>100u/ml)、补体C3<0.8mmol/L)、CRP(> 8mg/L)与对应的RAS值进行卡方检验,抗C1q抗体和抗dsDNA抗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尔逊卡方值分别为17.043,8.696,其列联系数分别为0.807、0.633.结论 预测LN疾病整体活动性时,抗C1q抗体优于抗dsDNA抗体、补体C3;它与肾脏活动性指数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与持续循环腹膜透析(con-tinuous cyclic peritoneal dialysis,CCPD)对钙、磷、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及血肌酐、尿素氮转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腹透中心常规CAPD治疗透析不充分并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腹透患者20例,行腹膜平衡试验(peritoneal equilibration test,PET)了解腹膜转运特性,并计算基础Kt/V,然后给予CCPD治疗10d,检测CCPD治疗前后血及腹透液肌酐、尿素氮、Ca2+、P3-、Ca×P、iPTH,记录患者每日超滤量和尿量;比较CAPD与CCPD两种透析模式对上述指标影响。结果:CCPD治疗10d后总Kt/V由基线的1.73±0.33升高至2.30±0.37(P<0.05),Ccr/w由(47.43±7.61)L·wk-1·1.73m-2升高(61.69±10.52)L·wk-1·1.73m-2(P<0.05);血磷由(2.39±0.52)mmol/L降至(2.03±0.43)mmol/L(P<0.01);钙磷乘积由(66.73±15.84)mg2/dl2降至(58.81±13.64)mg2/dl2(P<0.05);iPTH由(84.85±15.84)pmol/L降至(58.81±13.64)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CCPD能增加腹膜对小分子毒素(Cr、BUN)的清除,提高Kt/V和CCr值,并能降低血磷、iPTH水平。  相似文献   
9.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超过150种自身抗体,研究发现SLE病人血清有另一种重要的补体成分C1q的抗体,即抗C1q抗体.该抗体普遍存在于SLE病人血清中,并与肾脏受累有关,且抗体滴度增加提示肾炎复发.本文就抗C1q抗体在狼疮性肾炎(LN)诊断、随访、早期识别狼疮活动以及复发等方面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277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本院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早期防治提供临床证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分析患者一般资料、临床检验指标、治疗措施及预后。结果277例病例,男、女比例约为2:1。平均住院(20.01±19.08)d,平均(48.31±20.62)岁。实验室指标:平均血红蛋白(114±25)g/L,平均峰值血肌酐(445.4±312.1)μmol/L,平均峰值血尿素氮(23.05±9.88)mmol/L,少尿(含无尿)期为1-64d,平均5.94d;多尿期1~54d,平均2.82d。不同年龄组间住院天数及治疗效果比较,P〈0.05。结论本院急性肾功能衰竭占同期住院患者的比例为1.8‰。病因以肾性因素居多。老年患者以结石等肾后性因素多见,非老年患者以急性肾小管坏死、肾病综合征等肾实质性因素常见。少尿型ARF以急性肾小管坏死(ATN)多见,非少尿型ARF以药物多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