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杜仲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血液代谢组学的影响。方法 18只ApoE~(-/-)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模型组,每组9只。另设9只C57BL/6J雄性小鼠作为对照组。高脂饮食12周后,实验组灌胃杜仲水溶液[0.46 g/(kg·d)],模型组和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灌胃6周。实验结束时抽取小鼠血液,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三组小鼠的血液代谢总量子流图具有一定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筛选出胆固醇代谢、脂肪酸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鞘脂代谢、酰基辅酶A代谢五个代谢通路。实验组上调了二十碳五烯酸、十八碳二烯酸、3-O-硫酰基神经酰胺、四氢异喹啉的表达,下调了胆固醇、棕榈酸、硬脂酸、鞘氨醇、溶血磷脂酰胆碱的表达。结论杜仲对动脉粥样硬化相关代谢物有调节改善作用,对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膏方是中医传统剂型之一,各代医家传承至今。当今社会注重中医养生,膏方也受到极大的推崇。特别是对老年人,因体质相对薄弱,更适合服用膏方进行调理。陈民教授系辽宁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病科主任,辽宁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擅长运用膏方从脾肾调治老年病,现将其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 (contrast-enhanced transcranial color-coded doppler, CE-TCCD) 技 术在判断颞骨声窗受限的脑梗死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 患者颅内侧支 循环方面的应用。 方法 选择由于声窗的限制,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未探及颅内血流信号的70例脑梗死及TIA 患者, 应用CE-TCCD检测其颅内血流及Willis环的开放情况, 进一步完善磁共振血管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 后比较两者的诊断结果。 结果 70例患者中男51例, 女19例, 平均年龄 (66.4±11.9) 岁 , CE-TCCD共检出41条交通动脉开放, 其 中38条与MRA诊断一致, 超声造影与MRA诊断一致性好 (Kappa值为0.696, P <0.001) 。 超声造影检测 的灵敏度为79.2%, 特异度为91.9%。 结论 在颞骨声窗受限的脑梗死及TIA患者中 , CE-TCCD可用于颅内侧支循环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无功能行胰岛细胞瘤的CT表现.采用平扫和双期(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增强扫描,采用非离子型碘对比剂75ml,注射流率3.5ml/s,门静脉期延迟70s.结果9例肿瘤中位于胰头4例、胰体、尾5例,直径约2.4-10cm,平均为5.2cm,3例肿瘤为实体性,位于胰腺轮廓内,平扫呈稍低密度,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中度强化;6例为囊性病灶,囊壁和囊壁结节呈等或稍低密度,有囊壁钙化者3例,动脉期囊壁及囊壁结节呈中度~明显强化,门静脉期轻度~中度强化.结论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CT平扫表现为界限清楚的肿瘤,增强扫描肿瘤均有程度不同的强化,从动脉期到门脉期呈持续性强化是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特征表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方法对134例冠心病患者与4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测定,并将冠心病患者分为不同组别对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比较。结果CHD患者血清Hcy浓度为(16.4±7.1)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2±4.3)μmol/L(P〈0.01),在对CHD患者按冠脉狭窄程度分组比较中,随冠脉狭窄支数递增,血清Hcy呈增高趋势。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冠心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并且Hcy水平与CHD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可导致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多种疾病。该研究构建体外非酶糖基化反应模型——牛血清白蛋白/丙酮醛(BSA/MGO reaction system)与牡丹皮提取物孵育,采用HPLC和UPLC-Q-TOF-MS/MS检测辨识牡丹皮提取物与丙酮醛共孵育液中抑制AGEs生成的活性成分,筛选出salvianan、paeoniside、苯甲酰芍药苷、牡丹苷J、没食子酰氧化芍药苷、氧化苯甲酰芍药苷、5-羟基-3S-羟甲基-6-甲基-2,3-二氢苯并呋喃、没食子酰芍药苷等差异性成分,推测其为牡丹皮提取物捕捉MGO的潜在活性成分;同时采用BSA-葡萄糖反应体系考察不同浓度的牡丹皮提取物(饮片质量浓度40、80、120、160、200 mg·mL^(-1))体外抑制AGEs生成的作用规律,进一步评价牡丹皮提取物及差异成分没食子酰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抑制高糖诱导的HUVEC内AGEs生成情况,并采用AO/EB双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结果显示牡丹皮提取物及差异成分对AGEs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降低细胞凋亡。该研究为牡丹皮通过抑制毒损因子AGEs治疗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7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监测其血浆D-乳酸水平、尿乳果糖/甘露醇(L/M)值,观察重症胰腺炎患者ARDS、MODS发生率的情况。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第7天、14天D-乳酸水平、L/M值的变化。结果:治疗7 d及14 d后,治疗组较对照组D-乳酸水平均明显降低[(6.02±1.01)μg/L vs(8.86±0.75)μg/L、(3.77±0.82)μg/L vs(7.20±0.91)μg/L](P〈0.01);治疗14 d后,较对照组尿L/M值水平明显降低(0.048 0 vs 0.071 3)(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ARDS及MODS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有显著降低(17.2%vs 50.0%、0 vs 25.0%)(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28 d病死率明显降低(10.3%vs 32.1%)(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降低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并能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ARDS、MODS的发生率及28 d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临床医学图书馆员模式在医学带教实践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图书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为医学教学提供和跟踪检索信息资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在评估心脏骤停后心肺复苏成功患者昏迷程度和判定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ICU病房心脏骤停后心肺复苏成功的昏迷患者,复苏后24 h内行BIS监测,同时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观察6个月预后.分析GCS评分与BIS的相关性及不同的GCS评分所对应的BIS值,比较不同GCS评分组间的BIS值和死亡率.分析BIS值与预后的关系,计算BIS值判定心肺复苏成功的昏迷患者6个月预后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结果 BIS值与GCS评分呈正相关(r=0.808,P<0.01),随着GCS评分的升高,BIS值逐渐升高(P<0.01),死亡率逐渐下降.死亡及植物状态率和意识恢复率与BIS值均具有相关性(χ2=22.42,P=0.000),预后越差,BIS值越低(P<0.05).BIS值≤40提示预后不良,敏感度100.00%,特异度65.00%;BIS值>60提示预后良好,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3%和88.89%.BIS值为0的患者神经系统查体均符合脑死亡的诊断标准.结论 BIS监测是评估心肺复苏成功患者昏迷程度和判定预后的有效指标,BIS值为0可成为诊断脑死亡的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探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动态监测急性白血病(AL)完全缓解(CR)后微小残留病(MRD)与预后的关系。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58例AL患者,其中45例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和13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定期用FCM检测患者骨髓MRD,同时检测骨髓细胞形态学的变化,追踪至复发或随访截止日期。平均随访9个月(3-21个月)得出完全缓解患者MRD平均水平,并对CR后不同时间点MRD水平在评估AL患者预后中的价值进行分析和总结。定义MRD≥1%为阳性,否则为阴性。结果表明:45例AML患者,测得CR后MRD最大值9.57%,最小值0.01%,平均值0.67%;13例ALL患者,测得CR后MRD最大值7.9%,最小值0.0016%,平均值0.99%;共测得44份AL诱导缓解后的骨髓MRD水平,MRD(+)组复发率53.3%(8/15),MRD(-)组复发率10.3%(3/29),MRD(+)组复发率高于MRD(-)组(χ2=7.58,P=0.006);共测得58份AL巩固治疗1个疗程后的骨髓MRD水平,MRD(+)组复发率62.5%(5/8),MRD(-)组复发率16.0%(8/50),MRD(+)组复发率高于MRD(-)组(χ2=6.11,P=0.013)。结论: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白血病CR后MRD差异较大,10-6-10-2,不能作为评价完全缓解的单一指标。诱导缓解后及巩固治疗1个疗程后MRD≥1%时复发率高,MRD可以作为预后评价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