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5月石家庄市中医院东院区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老年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安慰剂。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芪苈强心胶囊。比较2组的疗效、中医症状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心率(HR)、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脂联素(APN)、一氧化氮(NO)、6 min步行试验(6MWT)、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评分、LVEDD、LVESD、HR、NT-proBNP、APN降低,LVEF、CO、CI、NO、6MWT增高。观察组的中医症状评分、LVEDD、LVESD、HR、NT-proBNP、APN低于对照组,LVEF、CO、CI、NO、6MWT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芪苈强心胶囊,可提升疗效,改善心功能和临床症状,用药的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肿瘤生长依赖血管新生,在肿瘤血管新生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促进微血管基底膜降解,肿瘤细胞侵袭进入血管壁,形成嵌合体血管(mosaic vessel,MV),它可能与肿瘤形成和转移有关。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可直接向局部组织蔓延浸润,也可通过血管、淋巴管向远处转移和播散。血管新生在大肠癌的生长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大肠癌不同临床分期的血管新生程度、MV的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衰(CRF)为多种肾脏疾病的最终结局,是中青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血肌酐达到或超过442.0μmol/L时,疾病均按其自身发展规律。缓慢向前发展,一直至终末期。患者一旦达到终末期,逆转的可能几乎是没有,为降低CRF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必须着手于早期防治。因而。临床对延缓/阻断CRF慢性进展的一系列措施已为目前重要的探讨课题之一。我们利用高压氧对30例早期肾衰(ERF)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探讨,收到较满意效果。结果显示。治疗组BUN、SCR、SUA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丹蛭降糖胶囊对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加高热量饮食诱导的实验性糖尿病模型大鼠脂肪组织前脂肪细胞因子-1(preadipocyte factor-1,pref-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马来酸罗格列酮组、丹蛭降糖胶囊组),空白组喂以基础饲料,模型组与治疗组注射小剂量STZ并喂以高热量饲料,提取大网膜脂肪组织总RNA,采用RT-PCR技术扩增pref-1基因片段,检测其表达水平。结果:丹蛭降糖胶囊能降低模型大鼠空腹胰岛素(Fins)含量,降低pref-1 mRNA表达,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论:丹蛭降糖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模型大鼠脂肪分化功能有显著改善作用,提示pref-1可能是其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个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D56-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新发MM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及治疗方案,比较CD56-MM患者与CD56+MM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 48例MM患者中,CD56-MM患者14例(29%),CD56+MM患者34例(71%)。比较CD56-MM与CD56+MM患者在发病年龄、性别、临床分期方面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均以骨痛、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贫血、感染为最常见首发症状,CD56+MM患者骨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D56-MM患者(P<0.05),其他临床表现和起病方式上无明显差异;反映疾病进展程度的指标,如血红蛋白、血小板、血清钙、免疫球蛋白水平、血肌酐水平及24h尿蛋白定量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均P>0.05);反映预后相关因素如骨髓浆细胞数量、β2-微球蛋白、C-反应蛋白、血沉水平两组比较亦无明显差异(均P>0.05);CD56-MM患者多发骨质破坏发生率明显低于CD56+MM患者(64.3%vs 91.2%,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期分析,CD56-MM和CD56+MM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7个月和15个月,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348)。结论 CD56-MM患者骨痛和骨质破坏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D56+MM患者,其它临床特征及预后指标与CD56+MM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肠癌血管新生、嵌合体血管(MV)与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999~2002北京朝阳医院消化科49例大肠癌患者的病变组织切片,用抗CD31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用抗CEA单克隆抗体标记结肠癌细胞。经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染色检测患者瘤组织“热点”区域的微血管密度(MVD)、MV,并分析其与Dukes临床各期的关系。结果在不同Dukes分期的大肠癌组织标本中,MVD计数分别为B期43.98±21.46,C期59.54±26.95,D期70.80±19.04,表明大肠癌组织MVD随疾病分期的升高而增加,D期明显高于B期(P<0.01)。MV在B期占40.0%;C期占60.0%;D期占87.5%,表明MV随大肠癌的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增加。经随访发现,随着大肠癌分期、MVD及MV的增加,患者生存率降低,生存期短。表明MVD与大肠癌的预后相关。结论大肠癌MVD及MV与疾病的分期及预后有关,提示临床对高MVD及MV患者应积极治疗。大肠癌血管新生及MV的存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靶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物质(SP)与造血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造血祖细胞培养法检测正常血浓度的SP以及不同浓度的SP 对骨髓CFU-GM和CFU-C21的作用.结果:10-10 mol*L-1和10-11 mol.L-1 SP组CFU-GM的产率分别为193±19和206±40,与对照(136±17)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 10-10mol.L-1和10-11mol.L-1 SP对CFU-C21也有明显刺激作用,前者CFU-C21为143±16,后者为153±15,与对照(80.3±31)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高于或低于上述浓度时,SP对CFU-GM和CFU-C21的刺激作用均减弱,与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适当浓度的SP对体外CFU-GM和CFU-C21具有明显的刺激效应.SP对正常骨髓造血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眩晕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症状,轻者转瞬即至,重者头重脚轻、站立不稳、视物模糊,常伴有恶心呕吐,其病机是由于素体虚弱、气血亏虚、房劳伤肾、情志不遂等致肝肾阴虚、脑髓失充或脾虚生痰而发病。2006年3-11月笔者对25例眩晕患者进行辨证施治,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建立厚朴花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特征图谱与浸出物的测定方法,筛选最佳厚朴花药材产地,为厚朴花药材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冷浸法与热浸法为提取方法,以水、50%乙醇、75%乙醇、95%乙醇为提取溶剂提取厚朴花浸出物,测定浸出物含量。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8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柱温30 ℃;流速0.35 mL·min–1;检测波长300 nm,测定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以厚朴花浸出物含量、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总含量、特征图谱共有峰总峰面积作为综合评价指标,优选厚朴花浸出物的测定方法,并通过测定不同产地厚朴花浸出物与特征图谱,评价不同产地厚朴花药材的质量。结果 建立了厚朴花药材的UPLC特征图谱共有模式,标定了12个共有峰,不同产地10批药材总峰面积为13.18~43.66,均值为24.21。建立了厚朴花药材的含量测定方法,不同产地10批药材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总质量分数为0.31%~0.80%,均值为0.48%;厚朴花浸出物测定方法选择热浸法,75%乙醇为溶剂,不同产地10批药材浸出物质量分数为16.28%~24.36%,均值为20.42%。结论 建立的厚朴花浸出物测定方法稳定、可靠,为厚朴花浸出物限度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以四川省产的厚朴花药材质量为佳,对厚朴花药材质量评价及生产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