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直肠癌发病率逐年升高,术前应用影像学方法较为准确地显示直肠癌病变并提供定量分析信息,对临床合理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通过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的多参数成像技术,可从分子水平反映组织的弥散和灌注情况,理论上可定量显示直肠癌内部细胞密度、微血管密度的结构学信息及肿瘤细胞代谢的功能学过程,从而反映肿瘤不同时期的异质性及其程度。本文就IVIM技术在直肠癌方面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运用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对食管癌术前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 并结合实验室营养指标检测综合分析患者营养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为临床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对62例食管癌术前患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进行术前营养风险调查, 并结合人体营养指标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前白蛋白(PAB)、白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进行检测分析。结果:38例(61.29%)患者术前具有营养不良风险, 年龄≥60岁者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为79.49%;有吞咽困难者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为68.63%;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体质量指数和有无吞咽困难均为术前营养风险相关危险因素(P<0.01)。有营养风险患者RBP、PAB、白蛋白、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无营养风险患者(P<0.01);有营养风险患者红细胞计数与无营养风险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术前患者存在较高的营养不良风险, 医务人员应重点关注有吞咽困难、年龄≥60岁、体质下降、RBP和PAB早期改变者, 为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近10年衰弱领域文献,了解衰弱领域发展现状及国际研究趋势。方法以2008-2018年期间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10 686篇衰弱相关文献为数据来源,分别以关键词、被引文献为分析对象,应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和文献共被引分析。结果近10年衰弱领域研究热点集中于衰弱流行病学调查、不同衰弱状态下老年患者疾病治疗方案的制定、运动训练对老年人身体功能的影响;认知衰弱和衰弱联合干预是衰弱领域现阶段的研究前沿。结论衰弱领域的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选择并确定高效的、合适临床环境的衰弱评估工具意义重大,在国内不同地区、不同场所开展衰弱的流行病学调查很有必要,联合衰弱干预措施是否具有更好的效果仍需进一步探究。临床上,应根据衰弱状态为老年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5.
6.
7.
8.
目的 探讨基于晕轮效应理念的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负性情绪、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7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基于晕轮效应理念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和功能锻炼依从性。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SAS、 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SAS、 SDS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的SAS、 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功能锻炼依从性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5)。结论 基于晕轮效应理念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宫颈癌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功能锻炼依从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10.
周静静  竟广群  戴丹  陈军 《中国肿瘤》2023,32(2):104-110
[目的]分析2014—2020年安徽省蚌埠市恶性肿瘤的死亡特征和时间变化趋势,为肿瘤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4—2020年蚌埠市全市恶性肿瘤死亡数据,计算恶性肿瘤的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等指标,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别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特征及死亡率的时间趋势特征。[结果] 2014—2020年蚌埠市居民恶性肿瘤年均粗死亡率为111.30/10万,标化死亡率为72.02/10万,标化死亡率APC为0.2%(P>0.05),整体趋势平稳;分性别来看,男性恶性肿瘤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从年龄分布看,恶性肿瘤死亡率在35岁前处于较低水平,随着年龄增长,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是蚌埠市恶性肿瘤的主要死因,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72.56%;肺癌是男、女性共同的首位死因,标化死亡率变化趋势较为平稳;肝癌、胃癌、食管癌的标化死亡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AAPC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