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43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直视下逆推结石非原位配合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60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30例采用逆推结石非原位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实验手术组),即直视下先将结石逆推至梗阻部位稍上方输尿管扩张处,再于非梗阻原位视野开阔处采用钬激光碎石;30例直视下找到结石后即行原位钬激光碎石术(传统手术组)。比较两组的总手术时间、碎石时间、一次性结石清除率以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 60例患者均全部成功碎石。实验组和传统组的总手术时间分别为(40±6)min和(55±8)min(t=-5.64,P<0.05),碎石时间分别为(12±5)min和(20±6)min(t=-9.36,P<0.05),一次结石取净率分别为100.0%(30/30)和96.7%(29/30)。传统手术组中输尿管发生穿孔1例,两组术中均无输尿管断裂、袖状撕脱和尿源性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选择病例,输尿管镜下逆推结石非原位钬激光碎石术处理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安全有效,较原位碎石能减少碎石时间及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经阴道点阵CO2激光治疗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轻中度SUI女性患者。激光治疗组41例,进行点阵CO2激光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每月治疗1次,共治疗3次;生物反馈治疗组20例,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国际尿失禁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及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评分。 结果治疗后,激光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8%,疗效强于生物反馈组(P<0.05);治疗后ICI-Q-SF、I-QOL、FSFI评分均得到改善(P<0.01);与生物反馈治疗组比较,激光治疗组I-QOL、FSFI增加更显著(P<0.05),ICI-Q-SF评分明显降低(P<0.01)。3例患者治疗时述阴道烧灼感,休息后好转,5例患者出现一过性的尿急,部分患者阴道分泌物增多后自行恢复,整个治疗过程无其他不良事件发生。 结论点阵CO2激光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轻、中度SUI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性功能和生活质量,具有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初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术后病理分期低估现象的可能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18例初次TURBt术诊断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资料.男93例,女25例.年龄(63.0±8.6)岁.肿瘤位于侧壁71例,顶前壁23例,三角区和后壁24例;单发75例,多发43例;肿瘤直径0.5 ~4.0 cm,平均2.0 cm,其中≥3.0 cm者39例;高、低年资医师分别手术53和65例.采用2004 WHO/ISUP分级法和2002 UICC TNM分期系统,将初次TU RBt术后病理与二次电切(60例)或手术切除术后(58例)病理结果比较,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病理分期低估原因.结果 118例初次TURBt病理分级分期为高分级Ta13例,高分级T161例,低分级T144例;二次电切、膀胱部分切除及根治术后病理:Ta8例,T174例,T2 36例,共低估39例(33.1%,P<0.01),其中二次电切组被低估17例,手术切除组被低估22例.初次TURBt时组织形态人为改变63例(53.4%),组织标本中肌层缺失56例(47.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肿瘤直径≥3.0 cm、位于顶前壁/侧壁是标本中肌层缺失的危险因素,前者OR:3.766,95% CI 1.263~11.225(P=0.017),后者OR:5.951,95% CI 2.186~16.203(P <0.001);而高年资医师是标本中肌层呈现的保护因素,OR:0.274,95%CI0.127~0.593(P=0.001).结论 初次TURBt术病理分期低估主要与电切后标本组织形态改态和肿瘤基底肌层缺失有关,通过有经验的高年资医生行TURBt术和二次电切可减少初次TU RBt术存在的病理分期低估现象.  相似文献   
4.
从“++”到“+++” 张先生的幸福生活最近被一份小小的体检报告掀起了波澜……  相似文献   
5.
精囊镜检诊治顽固性血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尿道精囊镜检诊治顽固性血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9月以来开展经尿道精囊镜检诊治8例顽固性血精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顽固性血精的治疗方法。年龄26~55岁,平均42岁,血精病程6~48个月,平均12个月,药物和物理治疗无效。采用7F输尿管硬镜行经尿道精囊镜检。结果 8例精囊镜检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分别为20~75min,平均35min。精囊镜检示慢性炎症5例,精囊结石2例,射精管梗阻扩张1例。无尿道和精囊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3~24个月,7例患者血精症状消失,1例术后9个月再发血精。结论经尿道精囊镜检操作简单,创伤小,可作为顽固性血精的有效诊治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源性肾动脉损伤的肾动脉造影表现及栓塞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5年8月至2008年11月间我院于肾脏手术后出现持续性或间断性肉眼血尿患者共14例。均经肾动脉造影证实为医源性肾动脉损伤,其中继发于经皮肾镜取石术11例,继发于肾穿刺活检术、肾贯穿伤缝合修补术、输尿管镜检查并双J管置放术各1例。血尿出现距手术操作时间为3~346d(中位时间8d)。肾动脉造影检查后均行经导管肾动脉节段性栓塞治疗。栓塞材料为弹簧圈、正丁基-2-氰基丙烯酸酯(NBCA)、聚乙烯醇(PVA)颗粒、无水乙醇。术后随访10~49个月。结果病变位于肾脏上极4例,下极10例。肾动脉造影表现为肾假性动脉瘤1例,肾动静脉瘘6例,肾假性动脉瘤合并动静脉瘘7例。栓塞后肾动脉造影显示病变均达到完全性栓塞,术后2~12d肉眼血尿消失。随访期间,1例右肾下极动静脉瘘栓塞后13个月因术侧肾区钝性外伤再次出现血尿,经造影证实原动静脉瘘未见复发,但右肾下极发现由另一叶间动脉供血形成的假性动脉瘤,再次使用弹簧圈栓塞,随访14个月未见血尿复发。其余13例随访10~49个月未见血尿复发。本组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肾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是医源性肾动脉损伤的主要类型,应用弹簧圈行肾动脉节段性栓塞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比较在学习曲线期间,经腹腔及经腹膜后途径行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差异。前瞻性对比分析了35例采用不同手术入路:腹腔镜经腹腔或经腹膜后途径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疗效。研究分两组:A组为经腹腔途径,B组为经腹膜后途径,两组手术由不同医生完成。记录术中患者体位、Trocar位置、病变输尿管侧、取石情况及输尿管缝合情况,分别分析两组间的疗效及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闭孔行闭孔神经阻滞对预防膀胱侧壁肿瘤电切时闭孔神经反射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膀胱侧壁浅表性肿瘤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患者资料,根据术中是否行闭孔神经阻滞分为闭孔神经阻滞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其中闭孔神经阻滞组术中辅以经闭孔法闭孔神经阻滞,而对照组未行闭孔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术中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膀胱穿孔率、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并术后随访观察肿瘤的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术中电切时间、出血量、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但闭孔神经阻滞组闭孔神经反射率及膀胱穿孔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经闭孔行闭孔神经阻滞能有效预防膀胱侧壁肿瘤电切时闭孔神经反射,可降低膀胱穿孔率,其操作要点是选择准确的穿刺点、掌握好穿刺方向和深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间质性膀胱炎(IC)患者膀胱组织的炎症分级与神经纤维密度及临床症状的关系,明确“炎症-神经”相互作用在IC致病中的作用。方法51例IC患者(男9例,女42例)均完成VAS疼痛评分、尿频评分、尿急评分。膀胱活检标本切片后行HE染色检测炎症分级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GP9.5阳性神经纤维的表达情况。结果IC轻度炎症组、中度炎症组、重度炎症组的PGP9.5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4.45±1.53)/cm^2、(5.07±1.74)/cm^2、(5.63±1.82)/cm^2,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中/轻=0.031,P重/中=0.033);炎症分级越高,PGP9.5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就越高(r=45,P〈0.001)。三组患者的尿频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中/轻:0.032,P重/中=0.028),尿频评分与炎症分级成正相关性(r=0.34,P=0.012);三组患者的尿急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中/轻=-0.013,P重/中=0.035),尿急评分与炎症分级成正相关性(t=0.38,P=0.005);三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中/轻=0.008,P重/中=0.003),疼痛评分与炎症分级成正相关(r=0.44,P=0.001)。结论IC患者膀胱组织中炎症分级越高,PGP9.5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就越高;而且IC患者的尿频、尿急、疼痛等症状的评分与膀胱组织的炎症分级成正相关性,这些结果提示“炎症-神经”相互作用可能是IC的致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对巨大前列腺囊腺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例巨大前列腺囊腺瘤并成功进行腹腔镜切除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本例患者成功行腹腔镜完整切除,手术时间125min,出血量60ml,术中双侧精囊输精管完整保留,术后会阴部坠胀不适消失,复查精液常规精子数目及活动度正常。已随诊12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巨大前列腺囊腺瘤罕见,最终确诊要依靠病理诊断,其最有效的治疗是手术完整切除,而腹腔镜途径可作为完整切除的微创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