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逆灸关元穴对更年期大鼠促性激素释放激素、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等相关激素的影响,以及逆灸对更年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稳态维护的机制。方法:实验于2003-11/2004-06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针灸机理实验室完成。①选取鼠龄4个月的健康大鼠10只为年轻正常组,另将鼠龄10个月的大鼠70只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逆灸组(n=30),自然对照组(n=40),根据处死时的鼠龄,逆灸组又分12,14,16月龄3个时间点,自然对照组分10,12,14,16月龄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10只。②逆灸组于10月龄时采用艾炷直接灸大鼠关元穴,每次1壮,2次/周,灸后局部皮肤略潮红,共灸8周;其他2组不干预。③各组于相应时间点分批取材,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浆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下丘脑及血液促性激素释放激素水平。结果:大鼠8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浆卵泡刺激素水平:自然对照组16月龄大鼠高于年轻正常组[(23.757±6.212),(10.565±0.817)U/L,P<0.05],逆灸组16月龄大鼠低于同月龄自然对照组[(17.952±2.231)U/L,P<0.05]。②血浆黄体生成素水平各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③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比值:自然对照组16月龄大鼠大于年轻正常组(0.171±0.021,0.094±0.006,P<0.05),逆灸组16月龄大鼠小于同月龄自然对照组(0.125±0.007,P<0.05)。④下丘脑促性激素释放激素水平:自然对照组14,16月龄大鼠低于年轻正常组[(3.566±2.387),(3.032±0.602),(12.041±4.815)mg/L,P<0.05,0.01],逆灸组12,14,16月龄大鼠均高于同月龄自然对照组(P<0.05)。⑤血浆促性激素释放激素水平:自然对照组16月龄大鼠高于年轻正常组[(99.425±21.657),(23.816±6.058)ng/L,P<0.05],逆灸组12,16月龄大鼠显著高于同月龄自然对照组(P<0.05)。结论:更年期大鼠随月龄的增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促性激素释放激素、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等相关激素逐渐紊乱,逆灸关元穴可缓解更年期各激素的紊乱状况,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稳态维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逆针关元穴对自然老化的更年期雌性大鼠血脂紊乱的调节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3/06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针灸机理实验室完成。选取健康9.5个月龄SD雌性大鼠56只为实验动物。选择与人类更年期综合征病理变化更为近似的自然老化术制备模型。采用随机抽签的方法将实验动物分成2组,自然对照组和逆针组。自然对照组按照自然月龄分为4组,自然10,12,14,16月龄组,每组8只。各组每天只进行抓取刺激,不作针刺。逆针组在与自然组一同养至10月龄后,采用逆针大鼠关元穴,在关元穴下约2分处将针直刺2分,后斜向上完全刺入,留针20min。留针过程中让大鼠自由活动。2次/周,持续针刺8周,并于进入更年期的12,14,16月龄后分别取材。每年龄组8只。自然对照组与逆针组同批取材。血液标本均于上午8:00~11:00采集。经处理后采用比色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按操作说明书进行。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56只大鼠均获得检测,无缺失值。①血清总胆固醇水平:自然12,16月龄组比自然10月龄组显著上升[(3.46±0.18),(3.19±0.16),(3.01±0.28)mmol/L,P<0.05]。逆针12,16月龄组与同龄自然组比较显著下降[(2.97±0.19),(3.46±0.18)mmol/L,P<0.05];[(2.93±0.10),(3.09±0.16)mmol/L,P<0.05]。②三酰甘油水平:自然16月龄组与自然10月龄组比较,呈显著上升趋势[(2.17±0.38),(0.99±0.09)mmol/L,P<0.01]。逆针16月龄组与自然16月龄组比较显著下降[(2.02±0.24)(2.93±0.10)mmol/L,P<0.01]。③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逆针12,16月龄组比自然10月龄组显著上升[(1.33±0.17),(1.42±0.12),(1.12±0.11)mmol/L,P<0.05]。逆针12月龄组与同龄自然组比较显著上升(P<0.05)。④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自然12月龄组与自然10月龄组比较呈显著上升趋势(1.77±0.22),(1.36±0.22)mmol/L,P<0.01]。逆针12,16月龄组与同年龄自然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0.01)。结论:逆针关元穴能调整更年期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有效调节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逆灸关元穴对更年期大鼠促性激素释放激素、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等相关激素的影响,以及逆灸对更年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稳态维护的机制。方法:实验于2003—11/2004—06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针灸机理实验室完成。①选取鼠龄4个月的健康大鼠10只为年轻正常组,另将鼠龄10个月的大鼠70只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逆灸组(n=30),自然对照组(n=40),根据处死时的鼠龄,逆灸组又分12,14,16月龄3个时间点,自然对照组分10,12,14,16月龄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10只。②逆灸组于10月龄时采用艾炷直接灸大鼠关元穴,每次1壮,2次/周,灸后局部皮肤略潮红,共灸8周;其他2组不干预。③各组于相应时间点分批取材,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浆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下丘脑及血液促性激素释放激素水平。结果:大鼠8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浆卵泡刺激素水平:自然对照组16月龄大鼠高于年轻正常组[(23.757&;#177;6.212),(10.565&;#177;0.817)U/L,P〈0.05],逆灸组16月龄大鼠低于同月龄自然对照组[(17.952&;#177;2231)U/L,P〈0.051。②血浆黄体生成素水平各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③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比值:自然对照组16月龄大鼠大于年轻正常组(0.171&;#177;0.021,0.094&;#177;0..006,P〈0.05),逆灸组16月龄大鼠小于同月龄自然对照组(0.125&;#177;0.007,P〈0.05)。④下丘脑促性激素释放激素水平:自然对照组14,16月龄大鼠低于年轻正常组[(3.566&;#177;2.387),(3.032&;#177;0.602),(12.041&;#177;4.815)mg/L,P〈0.05,0.01],逆灸组12,14,16月龄大鼠均高于同月龄自然对照组(P〈0.05)。⑤血浆促性激素释放激素水平:自然对照组16月龄大鼠高于年轻正常组[(99.425&;#177;21.657),(23.816&;#177;6.058)ng/L,P〈0.05],逆灸组12,16月龄大鼠显著高于同月龄自然对照组(P〈0.05)。结论:更年期大鼠随月龄的增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促性激素释放激素、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等相关激素逐渐紊乱,逆灸关元穴可缓解更年期各激素的紊乱状况,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稳态维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逆灸关元穴对更年期大鼠下丘脑和血液中应激激素及下丘脑室旁核雌激素受体的影响,探究逆灸对更年期大鼠应激影响及中枢雌激素受体α调节机制。方法:实验于2003-11/2004-06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针灸机理实验室完成。①选用健康SD雌性大鼠128只。其中,4月龄(年轻)16只为年轻正常组。随机将10月龄大鼠112只分为7组:12,14,16月龄逆灸组;10,12,14,16月龄对照组;每组16只。自然老化鼠。所有逆灸组大鼠均在10月龄开始艾炷灸,将艾炷点燃后,直接放置在关元穴上施灸,每次灸一壮。灸后局部皮肤略潮红。1周灸2次,共灸8周。10,12,14,16月龄对照组及年轻正常组除轻抓仰躺外不做其他处理。②每组取10只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下丘脑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血浆促肾上腺激素水平。每组取其余6只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下丘脑雌激素受体α含量。③组间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大鼠12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下丘脑室旁核雌激素受体α表达:各模型对照组随增龄,呈波动上升趋势,14和16月龄对照组明显高于年轻正常组(P<0.05,0.01)。各逆灸组均低于同月龄对照组,其中逆灸16月龄组明显低于16月龄对照组(P<0.05)。②下丘脑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模型对照各组随增龄呈波动下降趋势,14和16月龄组明显低于年轻正常组(P<0.05~0.01)。逆灸14月龄组明显低于同龄对照组(P<0.05)。③血浆促肾上腺激素水平:模型对照和逆灸各组随增龄升高,14和16月龄组明显高于年轻正常组(P<0.01)。逆灸12和16月龄与同月龄对照组相近(P>0.05),逆灸14月龄组明显低于同月龄对照组(P<0.05)。结论:随增龄更年期大鼠处在一种应激紊乱与失调状态,逆灸可使随后12,14,16月龄大鼠紊乱的应激激素得到一定的调整,并这种作用可能与逆灸调节下丘脑雌激素受体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资源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康复资源,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社区康复需求,对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资源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方法 选取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结果 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资源存在社区康复医师缺乏、设施及设备配置不足和上级医院转诊量严重不足等问题.结论 为政府应对社区康复给予政策扶持和经费支持,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加强社区康复人员的培养,加强社区康复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工作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逆灸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保护效应的抗氧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逆灸对完全弗氏佐剂关节炎(AA)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抗氧化机制。方法:大鼠大椎穴逆灸(预先艾灸)。用AA大鼠模型.观察逆灸对AA大鼠早期和继发期原发关节组织病理学及下丘脑、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AA各组大鼠原发足踝关节滑膜炎症表现更为明显,早期重于继发期,继发期关节软骨呈现部分损坏。同时,AA各组大鼠血浆和下丘脑SOD活性下降(P〈0.05或P〈0.01);MDA含量增加(P〈0.01)。与同期AA各组比较,逆灸可使原发足踝关节的组织病理学得到明显的改善,并使血浆、下丘脑SOD活性明显回升(P〈0.05或P〈0.01),血浆MDA明显下降(P〈0.05),但仅使继发期AA大鼠下丘脑MDA有所下降(P〈0.01),对早期下丘脑MDA影响不大(P〉0.05)。逆灸还可使正常犬鼠血浆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结论:逆灸对AA大鼠早期和继发期原发关节炎具有阻抑减轻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逆灸调整早期及继发期血液及下丘脑自由基代谢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逆灸关元穴对不同月龄更年期大鼠血清和子宫肿瘤坏死因子α及脾脏雌激素受体α表达的影响,以及逆灸对更年期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脾脏雌激素受体α的调节机制。方法:实验于2003-11/2004-06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针灸机理实验室完成。选用健康SD雌性大鼠128只,4月龄16只,体质量(250±20)g,为4月龄对照组。10月龄112只,体质量(300±20)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每组16只,分别为12,14,16月龄逆灸组,10,12,14,16月龄对照组。采用自然老化方式进行实验。逆灸组大鼠均在10月龄开始艾炷灸(小号),灸前暴露关元穴区(鼠后下肢根部在下腹连线的中点)直径约1.5~2.0cm区域皮肤,轻抓大鼠,让其仰躺在手掌上,将艾炷点燃后,直接放置在关元穴上施灸,每次灸一壮。灸后局部皮肤略潮红。灸2次/周,共灸8周。4,10,12,14,16月龄对照组除同逆灸组轻抓仰躺外不做任何处理。大鼠于4,10,12,14,16月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子宫肿瘤坏死因子α;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脾脏雌激素受体α。结果:纳入动物12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与4月龄对照组比较,10,12,14,16月龄对照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呈先降后升趋势,16月龄对照组明显高于4月龄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2.598±0.830),(1.826±0.379)μg/L,P<0.05];子宫肿瘤坏死因子α为先升后降趋势,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同月龄对照组比较,各逆灸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呈先升后降趋势,即12,14月龄上升,其中12月龄逆灸组明显高于12月龄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2.755±0.357),(1.290±0.251)μg/L,P<0.05],16月龄逆灸组明显低于16月龄对照组[分别为(1.692±0.238),(2.598±0.830)μg/L,P<0.05];子宫肿瘤坏死因子α则12,16月龄逆灸组明显高于12,16月龄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5.329±4.613),(10.730±1.366)μg/g;(11.622±1.884),(8.814±1.405)μg/g,P<0.05],14月龄略下降(P>0.05)。②与4月龄对照组比较,10,12,14,16月龄对照组大鼠脾脏雌激素受体α的阳性表达(A)呈波动性下降,其中16月龄对照组明显低于4月龄对照组(分别为9384.605±446.939,12813.915±770.039,P<0.01)。与同月龄对照组比较,各逆灸组脾脏雌激素受体α的阳性表达(A)比各对照组均上升,其中12,16月龄逆灸组明显高于12,16月龄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6233.762±519.358,11294.618±350.804;11195.763±431.613,9384.605±446.939,P<0.01,0.05)。结论:更年期大鼠随月龄增加,免疫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已出现紊乱。逆灸可通过平抑此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异常波动,提高子宫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和脾脏雌激素受体α的表达水平以达调节大鼠更年期免疫功能。并这种调节效应凸显于12月龄和16月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逆灸对随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早期和继发期下丘脑中枢核转录因子P65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9/11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针灸机理实验室进行。将36只Wistar大鼠分为6组,每组6只:①正常组:不造模,不预灸。②模型早期组:大鼠右后足掌皮下注射福氏完全佐剂0.1mL造成佐剂性关节炎模型,造模第3天取材。③逆灸早期组:于造模前进行艾灸,大椎穴处施灸,每次1壮,隔日灸1次,共灸8次,于灸结束后造模,造模第3天取材。④模型继发组:造模第16天取材。⑤逆灸继发组:于造模前进行艾灸,于灸结束后造模,造模后第16天取材。⑥逆灸正常组:正常鼠艾灸不造模,灸结束后取材。下丘脑核转录因子P65阳性细胞的表达强度以吸光度代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36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与正常组比,模型各组下丘脑中核转录因子P65阳性颗粒染色明显增强,早期强于继发期(97.60±7.04,359.96±34.93,258.43±33.11,P<0.01)。逆灸早期核转录因子P65阳性染色明显减弱,继发期则接近正常组(242.44±34.61,191.77±10.42)。②逆灸虽可使正常大鼠下丘脑核转录因子P65阳性表达有升高的趋势,但未出现统计学意义(104.32±12.74,P>0.05)。结论: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下丘脑核转录因子阳性细胞处于高表达状态,使细胞因子超量生成,细胞损伤。逆灸可使随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早期和继发期下丘脑核转录因子P65高表达状态明显减弱,从而对随后佐剂性关节炎的免疫性炎症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逆灸关元穴对更年期大鼠下丘脑和血液中应激激素及下丘脑室旁核雌激素受体的影响,探究逆灸对更年期大鼠应激影响及中枢雌激素受体α调节机制。方法:实验于2003—11/2004—06在北京中医约大学钊灸学院针灸机理实验室完成。①选用健康SD雌性大鼠128只。其中,4月龄(年轻)16只为年轻正常组。随机将10月龄大鼠112H分为7组:12,14,16月龄逆灸组;10,12,14,16月龄对照组;每组16只。自然老化鼠。所有逆灸组大鼠均在10月龄开始艾炷灸,将艾炷点燃后,直接放置在关元穴上施灸,每次灸一壮。灸后局部皮肤略潮红。1周灸2次,共灸8周。10,12,14,16月龄对照组及年轻正常组除轻抓仰躺外不做其他处理。②每组取10只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下丘脑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血浆促肾上腺激索水平。每组取其余6只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下丘脑雌激素受体α含量。③组间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大鼠12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下丘脑室旁核雌激素受体α表达:各模型对照组随增龄,呈波动上升趋势,14和16月龄对照组明显高于年轻正常组(P〈0.05,0.01)。各逆灸组均低丁同月龄对照组,其中逆灸16月龄组明显低于16月龄对照组(P〈0.05)。②下丘脑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模型对照各组随增龄呈波动下降趋势,14和16月龄组明显低于年轻正常组(P〈0.05-0.01)。逆灸14月龄组明显低于同龄对照组(P〈0.05)。③血浆促肾上腺激素水平:模型对照和逆灸各组随增龄升高,14和16月龄组明显高于年轻正常组(P〈0.01)。逆灸12和16月龄与同月龄对照组相近(P〉0.05),逆灸14月龄组明显低于同月龄对照组(P〈0.05)。结论:随增龄更年期大鼠处存一种应激紊乱与失调状态,逆灸可使随后12,14,16月龄大鼠紊乱的应激激素得到一定的调整,并这种作用可能与逆灸调节下丘脑雌激素受体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逆灸关元穴对不同月龄更年期大鼠血清和子宫肿瘤坏死因子α及脾脏雌激素受体α表达的影响.以及逆灸对更年期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脾脏雌激素受体α的调节机制。 方法:实验于2003-11/2004-06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针灸机理实验室完成。选用健康SD雌性大鼠128只,4月龄16只,体质量(250&;#177;20)g,为4月龄对照组。10月龄112只。体质量(300&;#177;20)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每组16只。分别为12,14,16月龄逆灸组,10,12,14,16月龄对照组。采用自然老化方式进行实验。逆灸组大鼠均在10月龄开始艾炷灸(小号),灸前暴露关元穴区(鼠后下肢根部在下腹琏线的中点)直径约1.5~2.0cm区域皮肤,轻抓大鼠.让其仰躺在于掌上,将艾炷点燃后,直接放置在关元穴上施灸.每次灸一壮。灸后局部皮肤略潮红。灸2次/周。共灸8周。4,10,12,14,16月龄对照组除同逆灸组轻抓仰躺外小做任何处理。大鼠于4,10,12,14,16月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子宫肿瘤坏死因子α;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脾脏雌激素受体α。 结果:纳入动物12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与4月龄对照组比较,10,12,14,16月龄对照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呈先降后升趋势,16月龄对照组明显高于4月龄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2.598&;#177;0.830),(1.826&;#177;0.379)μg/L,P〈0.05];子宫肿瘤坏死因子α为先升后降趋势,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同月龄对照组比较,各逆灸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呈先升后降趋势,即12,14月龄上升,其中12月龄逆灸组明显高于12月龄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2.755&;#177;0.357),(1.290&;#177;0.251)μg/L,P〈0.05],16月龄逆灸组明显低于16月龄对照组[分别为(1.692&;#177;0.238)。(2.598&;#177;0.830)μg/L,P〈0.05];予宫肿瘤坏死因子α则12,16月龄逆灸组明显高于12,16月龄对照组,差异均有屁著性意义[分别为(15.329&;#177;4.613),(10.730&;#177;1.366)μg/g;(11.622&;#177;1.884),(8.814&;#177;1.405)μg/g,P〈0.05],14月龄略下降(P〉0.05)。②与4月龄对照组比较,10,12,14,16月龄对照组大鼠脾脏雌激素受体α的阳性表达(A)呈波动性下降,其中16月龄对照组明显低于4月龄对照组(分别为9384.605&;#177;446.939,12813.915&;#177;770.039,P〈0.01)。与同月龄对照组比较,各逆灸组脾脏雌激素受体α的阳性表达(A)比各对照组均上升,其中12,16月龄逆灸组明显高于12,16月龄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6233.762&;#177;519.358,11294.618&;#177;350.804;11195.763&;#177;431.613,9384.605&;#177;446.939,P〈0.01.0.05)。 结论:更年期大鼠随月龄增加,免疫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已出现紊乱。逆灸可通过平抑此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异常波动,提高子宫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和脾脏雌激素受体α的表达水平以迭凋节大鼠更年期免疫功能。并这种调节效应凸显于12月龄和16月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