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逆针关元穴对自然更年期雌性大鼠抗衰老指标的调节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4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针灸机理实验室完成.选取健康9.5月龄SD雌性大鼠56只为实验动物.选择与人类更年期综合征病理变化更为近似的自然老化术制备模型.采用随机抽签的方法将实验动物分成2组,自然对照组和逆针组.自然对照组按照自然月龄分为4组,自然10,12,14,16月龄组,每组8只.各组每天只进行抓取刺激,不作针刺.逆针组在与自然组一同养至10月龄后,采用逆针大鼠关元穴,在关元穴下约2分处将针直刺2分,后斜向上完全刺入,留针20 min.留针过程中让大鼠自由活动.2次/周,持续针刺8周(2个月),并于进入更年期的12,14,16月龄后分别取材,分别命名为逆针12,14,16月龄组.每年龄组8只.自然对照组与逆针组同批取材.血液标本均于上午800~1100采集.经处理后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和子宫超氧化物歧化酶、一氧化氮合酶水平,按操作说明书进行.各组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56只实验大鼠均获得检测,无缺失值.[1]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自然组14,16月龄比自然组10月龄显著降低[(133.72±29.16),(149.04±27.74),(221.78±15.48)nkat/L,P<0.05].逆针组14月龄与同龄自然组比较明显升高[(249.75±45.50),(133.72±29.16)nkat/L,尸<0.05].[2]血浆一氧化氮合酶水平自然组14月龄与自然组10月龄比较,呈显著降低趋势[(12.21±0.84),(18.07±1.05)nkat/L,P<0 01].逆针组14月龄与自然组14月龄比较明显升高[(21.90±1.71),(12.21±0.84)nkat/L,P<0 01].[3]子宫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自然组12,14,16月龄比自然组10月龄显著降低(P<0.05).逆针组12,16月龄比自然同月龄组显著上升(P<0.05或0.01).[4]子宫一氧化氮合酶水平自然组14,16月龄与自然组10月龄比较,呈显著降低趋势(P<0 01).逆针组12、16月龄与同年龄自然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结论逆针关元穴可有效调节超氧化物歧化酶、一氧化氮合酶的水平使之重新接近于稳态,可延缓自然更年期大鼠的衰老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逆灸关元穴对更年期大鼠促性激素释放激素、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等相关激素的影响,以及逆灸对更年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稳态维护的机制。方法:实验于2003-11/2004-06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针灸机理实验室完成。①选取鼠龄4个月的健康大鼠10只为年轻正常组,另将鼠龄10个月的大鼠70只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逆灸组(n=30),自然对照组(n=40),根据处死时的鼠龄,逆灸组又分12,14,16月龄3个时间点,自然对照组分10,12,14,16月龄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10只。②逆灸组于10月龄时采用艾炷直接灸大鼠关元穴,每次1壮,2次/周,灸后局部皮肤略潮红,共灸8周;其他2组不干预。③各组于相应时间点分批取材,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浆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下丘脑及血液促性激素释放激素水平。结果:大鼠8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浆卵泡刺激素水平:自然对照组16月龄大鼠高于年轻正常组[(23.757±6.212),(10.565±0.817)U/L,P<0.05],逆灸组16月龄大鼠低于同月龄自然对照组[(17.952±2.231)U/L,P<0.05]。②血浆黄体生成素水平各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③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比值:自然对照组16月龄大鼠大于年轻正常组(0.171±0.021,0.094±0.006,P<0.05),逆灸组16月龄大鼠小于同月龄自然对照组(0.125±0.007,P<0.05)。④下丘脑促性激素释放激素水平:自然对照组14,16月龄大鼠低于年轻正常组[(3.566±2.387),(3.032±0.602),(12.041±4.815)mg/L,P<0.05,0.01],逆灸组12,14,16月龄大鼠均高于同月龄自然对照组(P<0.05)。⑤血浆促性激素释放激素水平:自然对照组16月龄大鼠高于年轻正常组[(99.425±21.657),(23.816±6.058)ng/L,P<0.05],逆灸组12,16月龄大鼠显著高于同月龄自然对照组(P<0.05)。结论:更年期大鼠随月龄的增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促性激素释放激素、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等相关激素逐渐紊乱,逆灸关元穴可缓解更年期各激素的紊乱状况,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稳态维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逆针关元穴对自然更年期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逆针关元穴对自然老化的更年期雌性大鼠血脂紊乱的调节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3/06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针灸机理实验室完成。选取健康9.5个月龄SD雌性大鼠56只为实验动物。选择与人类更年期综合征病理变化更为近似的自然老化术制备模型。采用随机抽签的方法将实验动物分成2组,自然对照组和逆针组。自然对照组按照自然月龄分为4组,自然10,12,14,16月龄组,每组8只。各组每天只进行抓取刺激,不作针刺。逆针组在与自然组一同养至10月龄后,采用逆针大鼠关元穴,在关元穴下约2分处将针直刺2分,后斜向上完全刺入,留针20min。留针过程中让大鼠自由活动。2次/周,持续针刺8周,并于进入更年期的12,14,16月龄后分别取材。每年龄组8只。自然对照组与逆针组同批取材。血液标本均于上午8:00~11:00采集。经处理后采用比色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按操作说明书进行。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56只大鼠均获得检测,无缺失值。①血清总胆固醇水平:自然12,16月龄组比自然10月龄组显著上升[(3.46&;#177;0.18),(3.19&;#177;0.16),(3.01&;#177;0.28)mmol/L,P&;lt;0.05]。逆针12,16月龄组与同龄自然组比较显著下降[(2.97&;#177;0.19),(3.46&;#177;0.18)mmol/L,P&;lt;0.05];[(2.93&;#177;0.10),(3.09&;#177;0.16)mmol/L,P&;lt;0.05]。②三酰甘油水平:自然16月龄组与自然10月龄组比较,呈显著上升趋势[(2.17&;#177;0.38),(0.99&;#177;0.09)mmol/L,P&;lt;0.01]。逆针16月龄组与自然16月龄组比较显著下降[(2.02&;#177;0.24)(2.93&;#177;0.10)mmol/L,P&;lt;0.01]。③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逆针12,16月龄组比自然10月龄组显著上升[(1.33&;#177;0.17),(1.42&;#177;0.12),(1.12&;#177;0.11)mmol/L,P&;lt;0.051。逆针12月龄组与同龄自然组比较显著上升(P&;lt;0.05)。④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自然12月龄组与自然10月龄组比较呈显著上升趋势(1.77&;#177;0.22),(1.36&;#177;0.22)mmol/L,P&;lt;0.01]。逆针12,16月龄组与同年龄自然组比较显著下降(P&;lt;0.05~0.01)。结论:逆针关元穴能调整更年期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有效调节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逆灸关元穴对不同月龄更年期大鼠血清和子宫肿瘤坏死因子α及脾脏雌激素受体α表达的影响,以及逆灸对更年期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脾脏雌激素受体α的调节机制。方法:实验于2003-11/2004-06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针灸机理实验室完成。选用健康SD雌性大鼠128只,4月龄16只,体质量(250±20)g,为4月龄对照组。10月龄112只,体质量(300±20)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每组16只,分别为12,14,16月龄逆灸组,10,12,14,16月龄对照组。采用自然老化方式进行实验。逆灸组大鼠均在10月龄开始艾炷灸(小号),灸前暴露关元穴区(鼠后下肢根部在下腹连线的中点)直径约1.5~2.0cm区域皮肤,轻抓大鼠,让其仰躺在手掌上,将艾炷点燃后,直接放置在关元穴上施灸,每次灸一壮。灸后局部皮肤略潮红。灸2次/周,共灸8周。4,10,12,14,16月龄对照组除同逆灸组轻抓仰躺外不做任何处理。大鼠于4,10,12,14,16月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子宫肿瘤坏死因子α;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脾脏雌激素受体α。结果:纳入动物12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与4月龄对照组比较,10,12,14,16月龄对照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呈先降后升趋势,16月龄对照组明显高于4月龄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2.598±0.830),(1.826±0.379)μg/L,P<0.05];子宫肿瘤坏死因子α为先升后降趋势,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同月龄对照组比较,各逆灸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呈先升后降趋势,即12,14月龄上升,其中12月龄逆灸组明显高于12月龄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2.755±0.357),(1.290±0.251)μg/L,P<0.05],16月龄逆灸组明显低于16月龄对照组[分别为(1.692±0.238),(2.598±0.830)μg/L,P<0.05];子宫肿瘤坏死因子α则12,16月龄逆灸组明显高于12,16月龄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5.329±4.613),(10.730±1.366)μg/g;(11.622±1.884),(8.814±1.405)μg/g,P<0.05],14月龄略下降(P>0.05)。②与4月龄对照组比较,10,12,14,16月龄对照组大鼠脾脏雌激素受体α的阳性表达(A)呈波动性下降,其中16月龄对照组明显低于4月龄对照组(分别为9384.605±446.939,12813.915±770.039,P<0.01)。与同月龄对照组比较,各逆灸组脾脏雌激素受体α的阳性表达(A)比各对照组均上升,其中12,16月龄逆灸组明显高于12,16月龄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6233.762±519.358,11294.618±350.804;11195.763±431.613,9384.605±446.939,P<0.01,0.05)。结论:更年期大鼠随月龄增加,免疫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已出现紊乱。逆灸可通过平抑此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异常波动,提高子宫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和脾脏雌激素受体α的表达水平以达调节大鼠更年期免疫功能。并这种调节效应凸显于12月龄和16月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逆针关元穴对自然更年期雌性大鼠抗衰老指标的调节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4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针灸机理实验室完成.选取健康9.5月龄SD雌性大鼠56只为实验动物.选择与人类更年期综合征病理变化更为近似的自然老化术制备模型.采用随机抽签的方法将实验动物分成2组,自然对照组和逆针组.自然对照组按照自然月龄分为4组,自然10,12,14,16月龄组,每组8只.各组每天只进行抓取刺激,不作针刺.逆针组在与自然组一同养至10月龄后,采用逆针大鼠关元穴,在关元穴下约2分处将针直刺2分,后斜向上完全刺入,留针20 min.留针过程中让大鼠自由活动.2次/周,持续针刺8周(2个月),并于进入更年期的12,14,16月龄后分别取材,分别命名为逆针12,14,16月龄组.每年龄组8只.自然对照组与逆针组同批取材.血液标本均于上午8:00~11:00采集.经处理后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和子宫超氧化物歧化酶、一氧化氮合酶水平,按操作说明书进行.各组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56只实验大鼠均获得检测,无缺失值.[1]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自然组14,16月龄比自然组10月龄显著降低[(133.72&;#177;29.16),(149.04&;#177;27.74),(221.78&;#177;15.48)nkat/L,P<0.05].逆针组14月龄与同龄自然组比较明显升高[(249.75&;#177;45.50),(133.72&;#177;29.16)nkat/L,P<0.05].[2]血浆一氧化氮合酶水平:自然组14月龄与自然组10月龄比较,呈显著降低趋势[(12.21&;#177;0.84),(18.07&;#177;1.05)nkat/L,P<0 01].逆针组14月龄与自然组14月龄比较明显升高[(21.90&;#177;1.71),(12.21&;#177;0.84)nkat/L,P<0 01].[3]子宫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自然组12,14,16月龄比自然组10月龄显著降低(P<0.05).逆针组12,16月龄比自然同月龄组显著上升(P<0.05或0.01).[4]子宫一氧化氮合酶水平:自然组14,16月龄与自然组10月龄比较,呈显著降低趋势(P<0 01).逆针组12、16月龄与同年龄自然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结论:逆针关元穴可有效调节超氧化物歧化酶、一氧化氮合酶的水平使之重新接近于稳态,可延缓自然更年期大鼠的衰老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马齿苋早期干预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主动脉内膜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1-09/11在潍坊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选取新西兰家兔40只,随机分为4组,阳性对照组10只、马齿苋Ⅰ组10只、马齿苋Ⅱ组10只、阴性对照组10只。阳性对照组、马齿苋Ⅰ组、马齿苋Ⅱ组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其中马齿苋Ⅰ组、马齿苋Ⅱ组每天分别喂饲马齿苋干粉8g/只或12g/只,实验11周末,采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丙二醛、血液黏度等指标,并透射电镜下观察主动脉内膜病理改变。结果:①与阳性对照组相比马齿苋Ⅰ组、马齿苋Ⅱ组,血清总胆固醇[(6.32±0.77),(5.11±0.79)mmol/L]、三酰甘油[(1.41±0.46),(1.12±0.44)mmol/L]、丙二醛[(3.59±0.81),(3.06±0.73)μmol/L]、全血低切表观黏度[(0.022±0.001),(0.020±0.001)Pa·s]、血浆中切表观黏度[(0.002±0.001),(0.002±0.001)Pa·s]水平明显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72±0.57),(4.18±0.72)mmol/L]明显上升(P<0.01)。马齿苋Ⅱ组血清总胆固醇、全血低切表观黏度数值较马齿苋Ⅰ组明显降低(P<0.01)。②电镜观察显示马齿苋可使主动脉内膜泡沫细胞数目有不同程度减少。结论:马齿苋可明显阻止或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丙二醛、全血低切及血浆中切表观黏度的升高,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随着剂量的增加,作用增强。其中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及血浆中切表观黏度的作用最为明显。另马齿苋能有效地减轻主动脉壁脂质沉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观察天年饮对血脂及其代谢产物的调节效应。方法:实验于2003-04/07在承德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衰老模型组、天年饮用药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10只。衰老模型组、天年饮用药组和阴性对照组均采用D-半乳糖200mg/(kg·d)连续腹腔注射40d制作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衰老模型组大鼠于造模成功后不再作任何处理;天年饮用药组大鼠于造模成功后用天年饮(由何首乌15g,怀牛膝15g,肉苁蓉10g,淫羊藿10g,丹参25g,茯苓15g组成,每副含生药90g,按传统方法加水煎成溶液)8.1g/kg灌胃给药,1次/d,共30d;阴性对照组大鼠于造模成功后每天灌胃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时间同天年饮用药组。正常组大鼠自由摄食、饮水,未加任何干预措施。所有大鼠经内眦于眶后静脉丛采血约2mL,检测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结果:4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衰老模型组血清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2.68±0.39),(1.19±0.45)mmol/L;[0.84±0.29),(0.44±0.23)mmol/L,(t=-3.470,P<0.01,t=-2.834,P<0.05)]。②天年饮用药组血清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的含量明显低于衰老模型组[(1.91±0.53),(2.68±0.39)mmol/L;(0.44±0.12),(0.84±0.29)mmol/L,(t=3.108,P<0.01,t=3.256,P<0.05)]。③衰老模型组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低于正常组[(1.03±0.17),(1.46±0.38)mmol/L,(t=2.709,P<0.05)]。④天年饮用药组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明显高于衰老模型组[(1.45±0.44),(1.03±0.17)mmol/L,(t=-2.371,P<0.05)]。结论:天年饮可降低衰老大鼠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的水平及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说明天年饮可有效调节衰老大鼠血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8.
背景黄连解毒汤是清热解毒代表方,治疗多种非感染性疾病有较好疗效,但实验研究证据尚较缺乏.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材料和干预实验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清洁级动物实验室进行.实验选用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42只,用脲佐菌素配合高脂饲料饲养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分为黄连解毒汤组、二甲双胍组、模型组各11只,采用相应药物治疗8周,另设9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①治疗4周后每组大鼠口服葡萄糖耐量检测结果.②治疗8周后每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ApoA1)、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空腹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平均日进食量、体质量检测结果.结果黄连解毒汤组总胆固醇[(1.91±0.23)mmol/L]、三酰甘油[(0.41±0.72)mmol/L]、ApoB[(0.37±0.03)mmol/L]、空腹血糖[(7.1±0.9)mmol/L]、进食量[(19.0±0.7)g]、大鼠体质量[(308.7±9.9)g]低于模型组[(3.18±0.17),(1.85±0.73),(0.46±0.04),(8.9±1.3)mmol/L,(21.3±1.9),(342.5±20.1)g](F=9.6,P<0.05;F=15.2~41.2,P<0.01);同时改善了糖耐量.结论黄连解毒汤具有降糖和调脂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国大连地区非糖尿病和糖尿患者群LMNA1908C/T基因多态性与血脂代谢紊乱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50例非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组)。118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平均年龄为(62.6±12.9)岁。测量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胰岛素和C肽等。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LMNAl098C/T基因型。 结果:LMNA1908C/T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在非糖尿病和糖尿病之间没有差异。无论是非糖尿病还是糖尿病者有血脂紊乱者和无血脂紊乱者之闻差异显著。非糖尿病有血脂紊乱者的LMNAl908T/T基因型频率(51.8%)高于糖尿病患者(38.9%),LMNA190SC/T和/T/T基因型的胆固醇[(4.81±0.71),(6.32±0.81)mmol/L]、三酰甘油[(1.72±0.49),(2.22±1.09)mmol/L]水平均高于C/C型携带者[(4.00±0.82),(1.08±0.43)mmol/L],HDL-C水平[(1.21±0.21),(1.03±0.28)mmol/L]低于C/C型携带者[(1.28±0.18)mmol/L]。在糖尿病患者T/T型携带者对三酰甘油作用消失(P>0.05)。 结论:无论在非糖尿病还是糖尿病个体LMNA1908C/T多态性与血脂紊乱密切相关,尤其在高胆固醇血症者存在T等位基因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
背景近年来,中药麻黄用于肥胖症的治疗并有一定的效果,但麻黄对围绝经期妇女的肥胖是否有效有待研究.目的观察口服麻黄水煎剂对去卵巢肥胖大鼠体质量、血脂、血糖及激素水平的影响.设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对照实验.单位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6-02/06在甘肃省新药临床前研究重点实验室和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所实验室完成.选用健康雌性SD大鼠4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1只,分别为假手术组,去卵巢组,雌激素替代治疗组和麻黄组.方法①大鼠用氯胺酮(110 mg/kg)麻醉,除假手术组外全部行双侧去卵巢术.假手术组进行同样的手术过程,但不切除卵巢.②假手术组和去卵巢组大鼠术后每天皮下注射芝麻油(0.2 mL/只),持续到实验结束.③雌激素替代治疗组大鼠术后每天皮下注射雌激素(1 mg/kg),持续到实验结束.④麻黄组大鼠术后自然口服1%浓度的麻黄水煎剂,到第6天浓度逐渐增至8%,持续到实验结束.⑤每天测定大鼠的摄食量,每隔10天测定大鼠的体质量.⑥实验结束时,所有实验动物禁食12 h后,颈动脉取血测定血清指标.同时测定体质量和体长计算李氏指数[(g)×103/体长(cm)].主要观察指标①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体质量及李氏指数.②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摄食量结果.③大鼠血脂和血糖水平.④不同组别大鼠血清雌激素、孕激素和胰岛素水平. 结果大鼠44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体质量及李氏指数结果去卵巢组大鼠实验开始第20,30,40,50天体质量分别为(256.4±14.3),(271.3±16.1),(276.4±12.7),(285.7±24.2)g,均大于假手术组大鼠相应时间点[(226.5±11.5),(241.8±12.6),(243.1±13.5),(251.1±22.4)g,P<0.05~0.01],李氏指数大于假手术组(317.2±13.5,280.4±11.2,P<0.01).雌激素替代治疗组实验开始第40,50天体质量分别为(243.7±14.8),(246.2±11.9)g,低于去卵巢组相应时间点(P<0.05~0.01),李氏指数为289.9±13.5,小于去卵巢组(P<0.01).麻黄组大鼠实验开始第40,50天体质量分别为(245.4±14.1),(252.4±14.9)g,李氏指数为294.4±11.0,小于去卵巢组(P<0.05).②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摄食量结果麻黄组大鼠实验开始第30,40,50天摄食量分别为(17.8±2.4),(22.3±3.9),(26.1±3.5)g/d,与去卵巢组比减少[(25.9±4.7),(28.5±5.3),(32.8±5.5)g/d,P<0.05].③大鼠血脂和血糖水平去卵巢组大鼠血清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分别为(1.73±0.32),(1.45±0.50),(0.78±0.19)mmol/L,高于假手术组[(0.94±0.29),(1.05±0.30),(0.08±0.11)mmol/L,P<0.01].雌激素替代治疗后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及血糖浓度分别为(1.10±0.34),(1.14±0.30),(0.17±0.05),(5.88±1.21)mmol/L,低于去卵巢组(P<0.05~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高于去卵巢组[(1.11±0.31),(0.88±0.21)mmol/L,P<0.05].麻黄组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分别为(0.97±0.16),(1.11±0.20),(0.59±0.07),(0.45±0.061)mmol/L,低与去卵巢组(P<0.05~0.01).④不同组别大鼠血清雌激素、孕激素和胰岛素水平去卵巢组大鼠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分别为(17.09±9.00)ng/L,(28.51±7.99)μg/L,低于假手术组[(58.69±12.11)ng/L,(62.73±10.93)μg/L,P<0.01],胰岛素含量高于假手术组[(31.74±6.69),(23.75±6.66)mU/L,P<0.01].雌激素替代治疗组及和麻黄组雌激素水平为(36.03±8.83),(30.18±8.61)ng/L,高于去卵巢组(P<0.05~0.01),胰岛素水平分别为(21.34±4.57),(24.86±6.20)mU/L,低于去卵巢组(P<0.05~0.01),麻黄组孕激素水平为(17.68±6.19)μg/L,低于去卵巢组(P<0.01).结论麻黄能明显降低去卵巢肥胖大鼠的体质量,降低血脂和胰岛素水平,增加血中雌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1.
12.
13.
韶关市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韶关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韶关市某地区两所农村小学3~6年级学生中的489名留守儿童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和自编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7.6%留守儿童存在孤独感,不同性别孤独感发生率无差异性,不同年龄及不同年级间孤独感发生率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随年级增加,孤独感发生率呈下降趋势(X^2趋势=5.970,P〈0.05)。留守儿童孤独感与健康状况、学习成绩、学习困难程度、父母教育方式、父母间关系和老师教育方式等因素显著相关(P〈0.01~0.05)。结论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孤独感问题,老师和家长应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留守儿童,以减少其孤独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观察产科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TCB)报警预值的可靠性。方法132例产科新生儿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正常产组和剖宫产组各66例,新生儿均于产后第4天同一时间点应用KJ8000经皮测黄仪分别测量额、胸、腹、额胸、额胸腹TCB值,TCB〉12.9mg/dl者,取得亲属同意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胆红素(SB),对比分析不同部位TCB及其与sB值的差异。结果两组分别有17例或21例达到TCB报警预值。两组TCB或sB相同方法及相同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CB不同部位对比,额部值最低、胸部值最高,且与其他部位同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sB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P〉0.05),与不同部位TCB对比均以胸部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其他部位TC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常产与剖宫产新生儿术后sB对比差异无意义;TCB动态监测以胸部结果更接近SB。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肇庆市居民颈椎病发病情况及相关问题。方法 :通过分层随机抽样选择该市区18~70岁居民5000人为研究对象 ,入户或至单位询问调查。结果 :该市居民颈椎病发病率为8.11% ,男女差异无显著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 ,发病率逐渐增加。经多因素分析 :体位姿势不正确、情绪紧张、潮湿、疲劳是发病的主要诱因。结论 :该病严重影响肇庆市居民的健康 ,做好防治应从早做起 ,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四肢瘫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测四肢瘫患者的重测信度及观察者间信度。方法由1位评定者应用四肢瘫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对20例四肢瘫患者进行评定,评定后1周内再次对该患者进行评定;另1位评定者在第1位评定者初次评定后2 d内对该患者进行评定。结果第1位评定者两次评定总分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94(P<0.01);第1位评定者与第2位评定者评定总分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71(P<0.01)。结论四肢瘫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及观察者间信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提高中风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方法。方法将5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实验组27例,对照组给予针灸内科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后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和贝克抑郁量表(BDI)评分均有好转,但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中风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Physiatrists are a valuable resource in legal settings, where assessment of functional capacity to perform work and of future medical needs must be determined. Physiatrists help determine what future medical care is needed to restore and maintain an individual at the maximum level of life function.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use of a quality of life (QOL) rehabilitation model, rather than a medical model, for enhancing functional performance, modifying environments, and facilitating patient coping. We discuss use of the QOL model to describe and influence a patient's physical, psychological, cognitive, vocational/economic, and social/leisure domains.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监测了3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中内皮素 (ET)和心钠素 (ANP)的含量变化及其相关关系并进行分析 ,以探讨其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关系。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3例 ,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年龄41~83岁 ,平均60.3岁 ;病程3h~3个月 ,其中1周内30例 (90% )。33例患者中腔隙性脑梗塞13例 (梗塞面积≤15mm2) ,单发性梗塞9例 (梗塞面积>15mm2) ,多发性梗塞11例 (梗塞面积>15mm2,且病灶在两个以上者 )。梗塞部位包括脑叶、基底层、脑干 (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