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病例资料患儿,男,11岁3个月,因呕吐、头晕、乏力2 d入院。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未见咖啡样物,胃纳差,无发热,大便2 d未解,小便量偏少。患儿半年前有腹部钝性外伤史,当时就医未见异常,此次入院前无腹痛。无手术、输血史。查体:体温37.2℃,脉搏124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114/63 mmHg体重26.5 kg,中-重度贫血貌,面色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介绍全新设计经皮经肝胆道引流管肝门部胆管折叠技术,以单一入路实现双侧胆道支撑引流;研究该技术在治疗原位肝移植后肝门部非吻合口胆道狭窄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0年7月至2010年7月收治10例原位肝移植后非吻合口胆道狭窄患者.胆道狭窄处予球囊扩张,胆道引流管置入后,在肝门部胆管内折叠成Y形,实现左、右肝管并肝总管三向支撑引流.分析其技术成功率、临床疗效、并发症率及复发率等.结果 技术成功率为10/10.9例临床症状缓解,生化指标恢复正常,影像学检查有明显改善.26个月(中位数)的随访中,未见复发.2例有轻微并发症.1例治疗失败,行第2次肝移植后死亡.结论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管肝门部胆管汇合部折叠技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原位肝移植后非吻合口肝门部胆道狭窄治疗中的初步应用结果表明,其技术成功率、疗效、安全性均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介入性门腔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所致曲张静脉出血及腹水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2010年1月我院55例良性门脉高压症行介入性门腔分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流道近期和远期的通畅情况,并分析生存时间和并发症。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100%,患者门静脉压力梯度(portal pressure gradient,PPG)均达到要求,即PPG≤1.60kPa或PPG降低2.00kPa。术后1~5年生存率分别为70.4%、60.8%、60.8%、60.8%、60.8%;分流道再狭窄率分别为7.3%、13.1%、24.0%、24.0%、24.0%;消化道曲张静脉出血复发率分别为9.8%、19.3%、26.0%、26.0%、26.0%;肝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14.8%、23.9%、35.8%、57.2%、57.2%。结论 介入性门腔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所致曲张静脉出血及腹水疗效可靠。如应用覆膜支架,门腔分流道通畅率较高。肝性脑病及复发性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CT成像(CCTA)预测可疑冠心病(CAD)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I.ibrary数据库。采用Statall.0分析数据,合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诊断比值比(DOR)及其95%可信区间,绘制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合计38150例可疑冠心病患者,中位随访期25个月。阴性CCTA患者中,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死亡、心肌梗塞(MI)和血管再通发生率分别为0.48%、0.34%、0.05%和0.02%;阳性CCTA患者中,相应事件发生率分别为7.68%、1.59%、0.89%和1.39%。MACE的合并敏感度、特异度、+LR、-LR和DOR分别为0.99(95%CI:0.97~1.00)、0.43(95%CI:0.37~0.49)、1.74(95%CI:1.56~1_93)、0.01(95%CI:0.00~0.08)和118.27(95%Cj:20.69~676.06)。结论CCTA时可疑CAD患者具有极好的预后价值,阴性CCTA可基本排除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双下腔静脉畸形是下腔静脉在胚胎时期发育异常所致,在下腔静脉变异中并不多见,占0.2%~3%[1].临床上通常无症状,而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时症状缺乏特异性,易误诊误治.现就1例双下腔静脉畸形合并左侧下腔静脉及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过程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6.
<正>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指来自于深静脉系统或者右心的血栓栓塞了肺动脉系统及其分枝所致的一类疾病,其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为肺循环障碍和呼吸功能障碍。从肺栓塞的临床表现有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易误诊与漏诊,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病死率可下降至8%。在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的3~7天内发生PTE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方法 2002年12月~2013年5月对210例颅内动脉瘤行弹簧圈栓塞,围手术期行脱水、解痉、脑复苏、控制输液、抗血小板等治疗。结果 195例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行全脑血管造影发现颅内动脉瘤并行急诊栓塞治疗(1例首次造影未发现动脉瘤,2 d后再次造影发现动脉瘤并成功栓塞)。围手术期死亡8例,致伤残4例,3例入院时昏迷,出院时基本恢复正常。190例平均随访43.5月(6~116个月),其中36个月130例,60个月90例:12例术后6~12个月复查发现新发及栓塞处动脉瘤扩大,行再次栓塞,复发率6.3%(12/190);GOS平均4.6分(4~5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均为15分,术前平均13分(5~15分)。结论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应尽快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可明确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和栓塞治疗;加强围术期的各种管理,如脱水、腰穿、抗痉挛、抗血小板治疗等措施可以加快患者康复并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为临床常见疾病,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供血障碍,导致骨细胞的坏死.本病因呈多元化,包括外伤、长期使用激素、酗酒等,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热化疗栓塞对原发性肝癌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1月至2012年2月172例原发性肝癌行热化疗栓塞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置管,通过肝动脉导管将微导管超选择置入肿瘤供血动脉,以碘油20ml与顺铂100mg或丝裂霉素8mg的110℃混悬液行热化疗栓塞。以门诊及电话方式随访收集资料。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肿瘤大小变化,用寿命表法计算患者累积生存率。结果:1-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2.33%、34.88%、21.51%、12.21%、7.56%、1.74%、1.74%、1.16%、1.16%、1.16%。治疗前后有CT、B超或DSA等影像学资料对比的患者160例,完全缓解(CR) 2例(1.25%),部分缓解(PR)49例(30.63%),稳定(SD)78例(48.75%),进展(PD)31例(19.38%);有效率(CR+PR)31.88%,肿瘤控制率(CR+PR+SD)80.63%。结论:热化疗栓塞是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