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心血管病患者临床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制订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采取集体授课为主、个别讲解为辅的方式,集体教育以录像、专家讲课、集体讨论、患者现身说法等方式进行。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服药、生活方式及门诊随访依从性均无明显差异;而在干预后观察组的依从性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关系及环境因素评分均无明显差异;干预后,观察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关系及环境因素这四个维度得分上均明显高于干预前,而在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等三个维度上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门诊随访依从性,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对促进身心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预防心血管住院病人跌倒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月~2010年3月心内科住院病人5794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预防跌倒;选择2010年5月~2011年8月住院病人4508例为试验组,建立风险管理流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跌倒风险管理,包括跌倒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风险评价、策略实施和效果评价。比较两组病人跌倒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跌倒18例,跌倒发生率为0.31%;试验组发生跌倒4例,跌倒发生率0.1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跌倒风险管理流程可有效降低住院病人的跌倒风险。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常见病,在我国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能降低病人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冠心病又是一种身心疾病,社会心理因素在其发生、发展、康复、预后等各个环节起重要作用[1]。A型性格是导致个体患冠心病的一个重要且独立的危险因素,冠心病的发展受A型性格不良行为的影响甚大,通过改变或控制这些不良行为可明显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2]。对这种性格的冠心病病人单纯的药物、手术治疗从有效率和远期疗效看,难以令人满意[3]。本研究  相似文献   
4.
"防范与减少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是中国医院协会制定的2008年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之一[1].为了落实该项目标,我院护理部将预防住院患者跌倒作为专项管理内容来抓,使得跌倒事件有明显减少.但患者外出检查、院内活动时及夜间的跌倒事件仍时有发生.实践说明预防住院患者跌倒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护理人员从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管理,将安全防护措施落实于患者住院的整个过程中,更有效的确保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2009年7月我院将全程管理理念引入到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工作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髓液采集操作技术对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过程中细胞数量的影响,并分析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以唐山市工人医院2004-09/2005-06收治的11例心肌梗死骨髓干细胞移植患者为常规对照组,以2005-06/2006-04收治的15例心肌梗死骨髓干细胞移植患者为技术操作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两组患者均行骨髓干细胞移植,手术前后根据临床需要给予标准药物治疗,术后进行抗炎、抗凝及显微外科常规护理。此外,技术操作组在骨髓采集、保存、净化处理过程中给予以下相应的干预措施: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控制采集时的压力。②控制溶血和凝集。③防止外周血混入。④控制骨髓干细胞存储的温度和时间。两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6个月,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并行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观察心肌灌注稀疏缺损区占心肌的比例;6min步行试验。结果:常规对照组11例患者与技术操作组15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骨髓液中分离单个核细胞数量和术后并发症情况:技术操作组采集的骨髓液中单个核细胞数明显高于常规对照组(1.5×109个,1×109个,P<0.05)。技术操作组发生骨髓液标本凝集、溶血、混血、迷走神经反射、血管急性闭塞例数明显少于常规对照组(P均<0.05)。②两组手术前后心功能指标及6min步行实验检测结果:术前两组心功能指标及6min步行距离均基本相似(t=0.86~1.94,P均>0.05)。术后3,6个月,技术操作组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心肌双核素检查左室射血分数均明显好于常规对照组(t=2.12~3.13,P均<0.05),6min步行距离无明显变化(t=1.92~1.94,P均>0.05)。结论:自体骨髓液的采集过程中,采取控制骨髓采集压力,防止溶血、凝血及混入外周血,控制骨髓液的存储温度和时间等干预,能够保证移植骨髓液的有效干细胞数量,减少并发症,提高骨髓干细胞移植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强化静脉水化疗法对冠脉造影或介入治疗并发造影剂肾病的作用.方法 选取行冠脉造影或植入冠脉内支架的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常规静脉水化组(60例)和强化静脉水化组(62例).常规静脉水化组分别于使用造影剂前、后6h给予0.9% NaC1溶液1.0~1.5 ml/(kg·h)的静脉水化,共12 h;强化静脉水化组于术前12 h静脉滴注0.9%氯化钠液,术后持续6h,在常规静脉水化疗法的基础上增加500~1000 ml的静脉补液.观察两组患者使用造影剂前及使用造影剂24、72 h后的血清肌酐(CRE)和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结果 使用造影剂前两组CRE、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使用造影剂72 h后强化静脉水化组CRE低于常规静脉水化组(P<0.05),GFR高于常规静脉水化组(P<0.05).结论 强化静脉水化疗法能降低造影剂所致的肾功能损害及减少造影剂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病人的影响。[方法]选取PCI术后病人3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干预组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对照组在为病人护理、治疗及检查的同时进行健康教育。[结果]两组病人掌握疾病相关知识、相关技能及认知态度或行为改变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心血管系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系统健康教育能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降低心血管系统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自我管理教育,包括4期心脏康复训练和冠心病危险因素控制。观察出院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时,两组冠心病康复知识知晓情况及二级预防行为、冠心病危险因素达标率及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冠心病康复知识及二级预防行为得分:干预组在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冠心病危险因素达标率比较:6个月时干预组低密度脂蛋白(LDL-C)、运动达标率好于对照组(P<0.05);12个月和24个月时冠心病危险因素达标率均好于对照组(P<0.05);与入院时比较,干预组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戒烟和运动达标率均显著增高(P<0.05),而对照组仅6个月时戒烟达标率增加明显(P<0.05)。PCI治疗后2年,干预组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和符合介入治疗或搭桥手术指征的患者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和疾病自我管理能力,从而防止和减少临床事件的发生,是PCI术后一种安全、有效、依从性高的心脏康复模式。  相似文献   
9.
药物配合物理疗法防治心肌梗死合并便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药物配合物理疗法对于心肌梗死合并便秘的疗效。方法:将心肌梗死合并便秘的144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72例和对照组72例,实验组采用药物配合物理疗法,方法是:麻仁软胶囊1粒,2次/日,口服,同时结合腹部按摩和穴位按摩。对照组采用单一药物治疗:麻仁软胶囊2粒,2次/日,口服。分别于治疗后的第1周、2周、3周统计便秘症状改善情况和有效率。结果:治疗后1~3周,便次增加情况、大便性状及排便时间改善方面2组无明显差别(P>0.05);排便不尽感改善实验组好于对照组,而对照组腹痛腹泻率较高(P<0.05)。数据采用卡方检验,第1周和第2周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3周实验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配合物理疗法对于心肌梗死合并便秘病人疗效可靠、持久,能够建立正常的排便反射,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其疗效优于单一药物疗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自体骨髓干细胞经冠脉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方法:抽取2004—09/2006—12唐山工人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标准药物治疗+经冠脉注入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实验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术前及术后根据临床需要给予标准药物治疗。于患者双侧髂后上棘穿刺,抽取骨髓,滤筛去除脂肪颗粒及骨渣,共采集100-120mL,经密度梯度离心获得骨髓单个核细胞悬液12~15mL,室温下保存少于4h。两侧冠脉造影,左前降支植入支架后,将导丝放置于原病变远端,沿导丝将over the wire球囊置入支架内,将分离的骨髓单个核细胞悬液经over the wire球囊导管中心腔内注入梗死相关动脉血管远端,每次注射4.0~5.0mL,抽空球囊间歇2min后再次同法注射,反复共3次。结果:40例行骨髓单个核细胞冠脉移植的心肌梗死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围手术期各种并发症共34例次,其中血管并发症发生率20%,胸痛17.5%,心律失常15%,低血压12.5%,心功能障碍10%,迷走神经反射7.5%,低血糖反应2.5%。结论: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的开展和操作的规范,手术成功率逐步提高,但仍然会在围手术期出现各种并发症及突发事件。提示应严密观察病情,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和正确的应急处置,从而减少干细胞移植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