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背景:人量研究显示,骨髓间党质干细胞是通过旁分泌作用,促使移植部位大量肌纤维母细胞聚集,分泌大量胶原蛋白,从而使梗死后心脏得到有利修复,并改善心脏收缩舒张功能。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予B1存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梗死心肌过程中的作用。方法:①体外实验:模拟心肌梗死后微环境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检测其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浓度。②休内实验:将大鼠Brdu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化生长因子131、PBS分别移植到梗死后心肌内,免疫细胞化学染色、PCR、Wester-blot等方法检测移植后大鼠心肌胶原蛋白Ⅰ、Ⅲ形成的差异。结果与结论:心肌梗死后微环境下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4d可检测到培养基内有高浓度转化生长因子G1。移植骨髓问充质干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大鼠心肌部位可检测到肌纤维母细胞的聚集及胶原蛋白Ⅰ、Ⅲ表达。结果显示大鼠骨髓间充质千细胞移植梗死心肌后,可促进胶原蛋白Ⅰ、Ⅲ的生成,从而改善心脏收缩功能,其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所分泌的转化生长因子β1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肱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心血管介入中心2012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59例需行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介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经肱动脉穿刺组(28例)和经桡动脉穿刺组(3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动脉穿刺时间及血管痉挛、皮下淤血、皮下血肿、神经受损发生率。结果经肱动脉穿刺组手术成功率较经桡动脉穿刺组升高(92.9%和87.1%),平均动脉穿刺时间较经桡动脉穿刺组缩短〔(2.5±0.6)min和(4.5±1.4)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肱动脉穿刺组血管痉挛、皮下淤血、皮下血肿、神经受损发生率均较经桡动脉穿刺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肱动脉途径容易穿刺不易发生血管痉挛,但并发症较多,从安全角度上来说不宜作为冠状动脉造影介入的首选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强化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灌注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ACS行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58例对照组患者PCI术前1周20 mg/d阿托伐他汀口服,62例观察组患者于PCI术前1周开始口服40 mg/d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服药前及PCI术后血清炎症因子、心肌灌注分级(TMPG)和不良反应。结果 PCI术后12 h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IL-6及IL-8水平均显著升高,但观察组上述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观察组心肌灌注分级(TMPG)Ⅱ、Ⅲ级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0%和1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他汀治疗可显著降低ACS患者PCI术后急性炎症反应,显著改善心肌灌注,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对DES再狭窄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06~2011年收治的800例进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420例)和对照组(380例),治疗组用阿托伐他汀40mg,连用14d,后改为常规剂量20mg/d,对照组使用常规剂量10mg,连续应用15~20周,随访9个月,再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发生率及对血浆可溶性Fas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患者再狭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浆可溶性Fas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明显改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有效减少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降低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血浆可溶性Fas可成为预测再狭窄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完全血运重建与不完全血运重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支或2支以上血管狭窄≥50%者72例,其中男66例,女6例。分为完全血运重建组16例,不完全血运重建组56例;比较两组介入治疗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的主要心脏事件(死亡、再梗塞、心绞痛复发)及左室射血分数变化。结果:69例手术成功,完全血运重建组手术成功率84.2%,人均植入支架2.25枚,重要并发症发生率12.5%,包括死亡6.25%;不完全血运重建组手术成功率98.2%,人均植入支架1.60枚,重要并发症发生率12.5%,包括死亡3.57%。介入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6月总的心脏事件(包括死亡、再梗塞、心绞痛发作)发生率29.2%。不完全血运重建组6个月的心绞痛发生率高,但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再梗塞及死亡的发生情况,两组间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不论实行完全血运重建或不完全血运重建均能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左室射血分数提高,但有较高的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背景:大量研究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通过旁分泌作用,促使移植部位大量肌纤维母细胞聚集,分泌大量胶原蛋白,从而使梗死后心脏得到有利修复,并改善心脏收缩舒张功能。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梗死心肌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①体外实验:模拟心肌梗死后微环境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检测其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浓度。②体内实验:将大鼠Brdu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PBS分别移植到梗死后心肌内,免疫细胞化学染色、PCR、Wester-blot等方法检测移植后大鼠心肌胶原蛋白Ⅰ、Ⅲ形成的差异。 结果与结论:心肌梗死后微环境下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4 d可检测到培养基内有高浓度转化生长因子β1。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大鼠心肌部位可检测到肌纤维母细胞的聚集及胶原蛋白Ⅰ、Ⅲ表达。结果显示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梗死心肌后,可促进胶原蛋白Ⅰ、Ⅲ的生成,从而改善心脏收缩功能,其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所分泌的转化生长因子β1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背景:初步研究结果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但是其确切的治疗机制尚不清楚。有关移植后干细胞的存活状况及发挥作用时机的研究较少。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梗死心肌后的存活状况。
  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制作大鼠心肌梗死模型80只,于心肌梗死后14 d,在心肌梗死周边区分4个点用微量注射器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移植干细胞后仍存活良好的70只大鼠,分别于移植后第3,5,7,10,14,20,28天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存活情况。
  结果与结论:移植后第3,5,7,10,14,20,28天免疫组化染色高倍视野(×400)内Brdu标记阳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数分别为(36±12),(33±13),(28±9),(15±5),(5±3),0,0个。移植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数整体呈下降趋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数与移植天数呈负相关(r=-0.47,P <0.01),其中移植1周后下降明显,至第20天已无存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果可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大鼠梗死心肌后不能长期存活且不会转化为心肌组织。  相似文献   
8.
背景:大量研究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通过旁分泌作用,促使移植部位大量肌纤维母细胞聚集,分泌大量胶原蛋白,从而使梗死后心脏得到有利修复,并改善心脏收缩舒张功能。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梗死心肌过程中的作用。方法:①体外实验:模拟心肌梗死后微环境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检测其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浓度。②体内实验:将大鼠Brdu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PBS分别移植到梗死后心肌内,免疫细胞化学染色、PCR、Wester-blot等方法检测移植后大鼠心肌胶原蛋白Ⅰ、Ⅲ形成的差异。结果与结论:心肌梗死后微环境下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4d可检测到培养基内有高浓度转化生长因子β1。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大鼠心肌部位可检测到肌纤维母细胞的聚集及胶原蛋白Ⅰ、Ⅲ表达。结果显示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梗死心肌后,可促进胶原蛋白Ⅰ、Ⅲ的生成,从而改善心脏收缩功能,其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所分泌的转化生长因子β1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30例非甲状腺疾病的危重病人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了监测,以探讨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及与预后的关系。 资料和方法 一、临床资料:30例危重病人(观察组)均为我科1995年9月~1996年6月收治的病例。其中有晚期癌症15例(包括原发性肝癌5例、胃癌3例、食道癌2例、结肠癌3例、胰头癌1例、骨肉瘤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例、急性脑血管意外3例、扩张型心肌病(心衰)2例、恶性淋巴瘤、急性白血病、急性胰腺炎、肝性脑病(昏迷期)、上消化道大出血、伤寒、急性农药中毒各1例。男18例,女12例,男∶女=1.5∶1。年龄25~75岁,平均51.5岁。所有病例均无甲状腺疾病史,临床无甲状腺机能异常表现。30例中9例死亡,住院病死率为30%。另外,26例正常人作对照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28~64岁,平均49.8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在非透视条件下使用普通电极导管施行临时起搏的效果 ,探讨普通电极导管紧急床旁起搏的可行性。方法 需要临时起搏的 2 8例患者 ,全部在非透视条件下从股静脉送入普通电极导管 3 3— 3 5cm ,再在发放起搏脉冲的情况下 ,边顺钟向旋转边缓慢推送起搏导管 ,直至出现稳定心脏起搏。记录放置起搏导管所花费的时间 ,观察临时起搏治疗的并发症。结果  2 8例患者临时起搏均取得成功。在电极导管操作过程中出现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 12例、短阵室速 3例 ;另 13例无早搏出现。刚开启临时心脏起搏器时 ,有 4例出现膈肌起搏 ,调整导管位置后 ,症状消失。安置电极导管所花时间 5 -11分钟 ,平均 (9.3± 1.8)分钟。达稳定起搏后 ,15例患者用X线透视观察起搏导管位置 ,发现心房起搏患者的电极导管位于高右房 3例 ,右心房中部 2例 ,冠状静脉窦内 1例 ;右心室起搏患者的电极导管 ,在右心室心尖部 3例 ,右心室底部 5例 ,三尖瓣环后下方 1例。有 15例患者 (包括紧急床旁临时起搏的 13例患者 )留置电极导管 2 -14天 ,平均 (6.4± 3 .1)天。无一例出现深静脉内血栓形成、电极脱位、心脏穿孔、感染或穿刺并发症。结论 在非透视条件下使用普通电极导管施行临时心脏起搏同样安全、便捷 ,成功率高 ,适合于紧急床旁临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