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由黄芪、人参、当归、丹参、川芎组成的补气通络胶囊和神经外膜切开术对坐骨神经急性挤压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实验于2004-04/10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完成。将造模成功的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补气通络胶囊组、神经外膜切开手术组和对照组,每组32只。造模后第2天起,补气通络胶囊组大鼠按体质量10mL/kg灌胃补气通络胶囊混悬液,1次/d;手术组造模处行神经外膜切开术;对照组给予10mL/kg生理盐水,1次/d。在治疗1周、4周、8周的不同时间取材检测坐骨神经电生理变化中神经传导速度、阈强度和最大振幅,测定坐骨神经氧自由基相对浓度、丙二醛含量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判断神经功能的修复情况。结果:纳入大鼠108只,因造模死亡12只,进入结果分析的为96只。①第4周时应用电生理检测仪测定阈强度比较:补气通络胶囊组明显低于对照组[(0.97±0.32,1.66±0.48)μA,(P<0.01)]。②第8周时应用电生理检测仪测定最大振幅比较:补气通络胶囊组明显高于神经外膜切开手术组[(23.32±7.3,15.55±4.38)μV],(P<0.05)]。③第1周时测定丙二醛含量比较:补气通络胶囊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14.65±3.89,249.82±4.21)nmol/g,(P<0.05)]。④第4周时测定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比较:补气通络胶囊组明显高于对照组[(146.91±1.23,123.89±1.42)Nu/mg,(P<0.05)]。⑤电镜超微结构变化比较:治疗1周后,电镜显示各组坐骨神经髓鞘板层结构松散,而补气通络方组出现增生肥大的许旺细胞。4周后,补气通络方组髓鞘明显再生。第8周,补气通络方组脱髓鞘变化较对照组减轻,对照组和手术组脱髓鞘改变无明显差别。结论:补气通络胶囊对周围神经急性挤压伤后的神经恢复有促进作用,且随时间长而作用增强;单纯神经外膜切开对周围神经急性挤压伤早期(4周)可能有帮助,但远期(8周)时疗效低于补气通络胶囊治疗组。  相似文献   
2.
补气通络方对大鼠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背景:补气通络方有补气行血、通络散结、生肌长肉、活血通络之功效,可促进损伤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神经营养,从而促进周围神经轴突再生,促进神经传导功能恢复。 目的:观察不同制剂的补气通络方中药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并与维生素B1,B6的效果进行比较。 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 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院骨科。 材料:取封闭清洁级Wistar大鼠48只,统一在右坐骨神经造模后,随机分成4组(n=12),补气通络胶囊组,补气通络注射液组,维生素组,空白组。 方法:所有大鼠行右坐骨神经横形切断后即刻原位吻合术造模,制成周围神经损伤模型。术后第3天起给药,1次/d:①补气通络胶囊组大鼠灌胃补气通络胶囊中的药末(含黄芪、人参(新开河参)、当归,川芎、丹参等中药,用生理盐水稀释),给药量生药0.9g/(kg&;#183;d)。②补气通络注射液组大鼠腹腔注射补气通络注射液0.9g/(kg&;#183;d)。③维生素组大鼠灌胃含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 1.5g/L混悬液15mg/(kg&;#183;d)。④空白组大鼠生理盐水0.01mL/g灌胃。 主要观察指标:给药后4,8,12周每组随机抽取4只,记录双侧神经传导速度,并以同一大鼠的受伤侧神经传导速度除以正常侧神经传导速度值作为神经传导速度恢复率。 结果:48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在各时间点补气通络方两个治疗组的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快于维生素组和空白组(P〈0.05,0.01),维生素组神经传导速度较空白组快(P〈0.05)。②在各时间点补气通络方两个治疗组的神经传导速度恢复率均显著高于维生索组和空白组(P〈0.05,0.01),维生素组高于空白组(P〈0.05)。 结论:胶囊和针剂的补气通络方中药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均促进作用,效果优于维生素B1和B6。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半边旗中二萜类化合物5F在体内对乳腺癌生长和转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MDA-MB-231乳腺癌原位移植模型观察5F抗乳腺癌的效应。在治疗的同时,观察5F对裸鼠的不良反应。以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5F对乳腺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激酶嵌入结构域受体(KDR)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5F通过减少原发肿瘤体积和肺转移结节数目,显著抑制MDA-MB-231乳腺癌移植瘤的生长和肺转移。这种抑制转移的作用不依赖于其对原发肿瘤的生长抑制作用。5F对裸鼠的肝肾功能无明显的影响。5F抗MDA-MB-231乳腺癌作用机制与5F下调肿瘤组织VEGF、KD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开窗术治疗腰推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总结 1991年以来应用三维立体定位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5 3例的疗效情况。结果 :经 2个月~ 7年随访 ,以Greenough评价标准分析 ,治疗后达到优 48例 ,良3例 ,可 2例 ,差 0例 ,优良率 96% ,无 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①依据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 (CT)、磁共振成像 (MRI)对腰椎间盘突出做出精确的三维立体定位是手术成功关键 ;②开窗法摘除腰椎间盘 ,组织损伤少 ,康复时间短 ,不影响后期脊椎稳定性 ,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作者对清末以前历代中医药文献的研究过程,收集和《五十二病方》等对破伤风诊疗有代表性的39种文献,整理出其中治疗破伤风的方药,计有“华佗治破伤风神方”等方剂180首,所及药物161味,并通过初步分析,找出古人治疗破伤风使用率较高的药物:防风、天南星、川芎等25味,揭示古人治疗破伤风的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手法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常用按摩拿治疗手法作用机理研究的综述,并手法归纳为三类七法,分别概述其治疗的解剖,生理,病理等机制,以及由此带来的附加性损伤机制,以期对临床治疗起指导作用,并对手法机制研究的现状和方法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西药合用对兔急性脊髓损伤及SOD和MDA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静注补气通络针加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ethyl prednisolone,MP)对兔急性脊髓损伤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取6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生理盐水组、中药组、大剂量MP组、小剂量MP加中药组。采用改良Allen’s重物打击法,致伤能量为120gcm。通过观察动物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和脊髓组织及血清中SOD和MDA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中药、大剂量MP、小剂量MP加中药组均可促进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尤以大剂量MP、小剂量MP加中药组为著;伤段脊髓及血清中SOD明显降低和MDA明显升高;中药组、大剂量MP组和小剂量MP加中药组在不同时间(6、12、24小时)均能升高和降低血清及脊髓组织中SOD和MDA;大剂量MP组和小剂量MP加中药组在不同时间伤段脊髓及血清中SOD和MDA变化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均比中药组显著。结论:认为早期静注补气通络针加小剂量MP可通过调节脊髓组织及血清中SOD和MDA的含量,促进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治疗脊髓的继发性损伤并可增效减毒。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破伤风尚未有公认的确切分型的现状,把经破伤风抗毒素(TAT)被动免疫后发生的破伤风,拟称为“被动免疫后发型破伤风”;而且初步把破伤风拟分5型:普通型、新生儿型、局部型(或局限型)、被动免疫后发型、复发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血糖控制欠佳时脂蛋白(a)[Lp(a)]的水平及其与糖化血红蛋白(HbA 1c)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胶乳凝集抑制法检测HbA 1c,采用免疫比浊法对30例HbA 1c高于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的脂蛋白(a)进行测定。结果:2型DM糖化血红蛋白(GHb)升高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浆Lp(a)分布均呈偏态;2型DM GHb升高组Lp(a)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根据HbA 1c水平将2型DM GHb升高组分成三组,三组间脂蛋白(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型DM GHb升高组Lp(a)与HbA 1c无相关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欠佳时脂蛋白(a)的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治疗脊髓损伤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多是外伤致脊髓或马尾神经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造成其受损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反射及括约肌功能的障碍,古称"体惰".自Allen提出脊髓Ⅱ期损伤理论以来,人们对其病理机制及防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脊髓再生的治疗,仅处于实验阶段,SCI治疗的原则仍为尽早整复脊柱骨折脱位,稳定脊柱,脊髓早期彻底减压和尽可能的阻止脊髓的继发损伤.中医药疗法在此基础上强调急则治其标、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