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TRUS)引导并经直肠穿刺植入~(125)I粒子技术的可行性及其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术前运用TRUS对本组42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前列腺体积研究;通过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 system,TPS)制定计划;采用TRUS引导经直肠穿刺将~(125)I粒子植入前列腺实施治疗方案;术后多排螺旋CT扫描判断粒子分布情况并作剂量分布评估,定期随访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42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无因经直肠穿刺引起的严重并发症;术后运用CT扫描见粒子分布符合预定计划;剂量分布评估满意.结论 TRUS引导经直肠穿刺~(125)I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技术简便快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浮膝损伤(Floating knee)是指同侧股骨和胫骨同时发生骨折,使得膝关节与其股骨和胫骨的连续性均发生中断。常合并躯体其他部位的骨折和局部软组织的损伤,治疗较为困难。我们自2007年7月-2008年7月共收治浮膝损伤16例,均予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12~75岁,平均年龄岁;按骨折部位分:左侧例,右侧例;按浮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治疗脊髓损伤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多是外伤致脊髓或马尾神经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造成其受损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反射及括约肌功能的障碍,古称"体惰".自Allen提出脊髓Ⅱ期损伤理论以来,人们对其病理机制及防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脊髓再生的治疗,仅处于实验阶段,SCI治疗的原则仍为尽早整复脊柱骨折脱位,稳定脊柱,脊髓早期彻底减压和尽可能的阻止脊髓的继发损伤.中医药疗法在此基础上强调急则治其标、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4.
脊髓组织遭受机械性损伤后 ,即发生一系列病理、生化、解剖的变化 ,使组织结构进一步破坏 ,从而功能丧失。自Allen提出脊髓二期损伤理论以来 ,许多学者从血管、生化、电解质、水肿、能量代谢紊乱等多个方面来研究脊髓继发性损伤的机制及治疗 ,现将这方面的研究作一回顾。1 血管机制几乎所有的研究均发现ASCI(acutespinalcordinjuries)后脊髓血流量 (SCBF)显著下降 ,且在创伤后最初数小时逐渐加重。Koyanagi等〔1、2〕对ASCI后大鼠脊髓的血管分析发现 :伤后15分钟 ,受伤部位及其邻近头尾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真实世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使用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一线治疗进展后T790M突变的分布特征。 方法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557例肺癌患者,145例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且具有EGFR敏感突变的患者,给予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一线治疗。随访进展后,采集其外周血10 ml,利用Super-ARMS法检测T790M突变。通过χ2检验,Kaplan-Meier分析,回顾性分析晚期NSCLC患者接受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一线治疗后T790M突变患者的分布特征。 结果回顾性分析的145例患者,56例一线接受吉非替尼治疗,16例接受厄洛替尼治疗,73例接受埃克替尼治疗。Super-ARMS检测结果显示,一代EGFR-TKIs治疗进展后T790M突变的总体发生率为40% (58/145),其中吉非替尼组41.07% (23/56)、厄洛替尼组31.25%(5/16)、埃克替尼组41.10% (30/73)。三组患者之间T790M突变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但是,肺腺癌(P=0.0001)及初始EGFR突变为19del(P=0.0014)的患者更易发生T790M突变。T790M阳性患者中,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的中位PFS(mPFS)分别为:11个月、18个月和12个月,组间无统计学差异。TKI治疗1年、2年后T790M突变率及T790M阳性人群的中位PFS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真实世界中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一线治疗晚期NSCLC耐药进展后,其血检标本T790M的突变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但是,初始突变为19del的患者相较于L858R突变的患者更容易发生T790M突变。这也进一步预示着NSCLC患者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帧频超声造影(H-CEUS)对腹主动脉瘤血管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术(EVAR)术后Ⅱ型内漏来源动脉的显示价值。 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20年5月至8月的EVAR术后患者9例,所有的患者常规超声均怀疑Ⅱ型内漏。使用迈瑞Resona 7超声仪,分别用常规超声、传统超声造影(CEUS)及H-CEUS进行评估,观察有无内漏并寻找内漏的来源动脉,测量血流速度。由1名有经验的超声医师做传统的CEUS和H-CEUS检查,观察支架及瘤腔显影时间,计算显影时间差及寻找来源动脉。留存动态及静态图像,由另外2名有经验的超声医师回顾信息,根据2种造影来源动脉的可辨识度及图像质量情况进行评分。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入瘤腔方向峰值流速和出瘤腔方向最大流速的差异;采用非参数检验的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传统CEUS对来源动脉成像质量评分与H-CEUS成像质量评分的差异。 结果瘤体大小平均(5.2±1.1)cm,并且所有患者瘤体无明显长大。1例患者术后3个月时内漏自愈。9例患者中1例患者CEUS及H-CEUS未见内漏,即常规超声检查呈假阳性,8例患者常规超声检查发现的内漏经CEUS证实。8例患者内漏均为Ⅱ型内漏,其中3例来源于单支动脉,余5例为2支动脉以上的内漏。内漏来源于肠系膜下动脉和(或)腰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13支动脉来源动脉,但CEUS发现15支来源动脉。内漏来源动脉图像质量评分中位数:传统CEUS为1.0分,H-CEUS为3.0分,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035,P=0.002)。 结论在EVAR术后Ⅱ型内漏的诊断中,H-CEUS较传统CEUS能更能清晰地显示来源动脉。  相似文献   
7.
便携式超声在大地震应急救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便携式超声在大地震前沿医院医疗救治中的应急管理及其应用.方法 整合科室人力资源,改变排班模式,优化服务流程,采用高危优先的原则,应用便携式超声对我国四川省汶川"5.12"大地震中的1 471例伤员进行胸腹部脏器全面筛查,对胸腔、腹盆腔积液者尽可能在超声下定位及超声引导诊断性腹穿;阳性病例定时复查.结果 本组153例(10.4%)地震伤患者有异常超声影像表现.提示有胸腹部损伤111例(7.5%):腹部损伤51例(3.5%),胸腔积血84例(5.7%),胸腹部复合伤24例(1.4%).地震伤后继发性病变50例(3.4%):尿潴留15例(1.0%),有急性肾功能衰竭超声影像改变者35例(2.4%).其中5例(0.3%)腹部脏器损伤者经手术证实,46例(3.1%)腹部损伤经超声定期复查变化不大而进行保守治疗.结论 在大地震伤员应急救治中便携式超声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骨盆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比较少见 ,且常为骨折及其他合并伤所掩盖而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治疗。我院 1995~ 1999年共收治骨盆骨折病人 2 10例 ,其中合并神经损伤 2 4例 ,经采取综合疗法治疗 ,并访 2 0例 ,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0例 ,男 13例 ,女 7例 ;年龄 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提取物补骨脂多糖局部运用修复兔关节软骨全层态发生蛋白/明胶复合物组(B组)、空白组(C组),每组24只,48个关节。分别给予A缺损的可行性和部分机理。方法将72只成年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补骨脂多糖组(A组)、人骨形组补骨脂多糖凝胶、B组骨形态发生蛋白/明胶复合物填充膝关节股骨内髁滑车面软骨全层缺损区,c组只做钻孔处理,空白对照。术后取标本行大体观察、HE染色、改良Pinsda法组织学评分的方法进行评估。结果补骨脂多糖和rhBMP!明胶复合物在2、4、8周缺损区填充均优于空白组,为乳白色半透明质软类透明软骨组织;组织学评分与空白组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用药组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骨脂多糖局部运用可以修复家兔关节软骨缺损,经组织学观察修复组织以透明软骨为主,接近正常关节软骨。其修复关节软骨缺损是可行的,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带血管桥的肋骨肌皮瓣修复掌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通过游离犬的肋骨肌皮瓣修复掌骨缺损。结果实验2,4,8周后观察,缺损掌骨修复后均见不同程度的骨痂生长。结论带血管桥的肋骨肌皮瓣修复掌骨缺损的动物实验可行,临床可以参考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