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结合抗菌活性实验研究野菊花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野菊花总黄酮量、浸出物总量以及抑菌活性为评价指标,采用L16(45)进行正交试验,考察因素包括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p H值。结果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黄曲霉的最低抑菌浓度计分看,野菊花的最佳醇提工艺为加入8倍量50%乙醇后调整p H至9,在80℃下回流提取4 h。结论本方法结合抗菌活性提取野菊花黄酮类成分的工艺比仅考虑化学成分的工艺更合理。  相似文献   
2.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处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处方的药物使用情况,对其合理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本院2013—01~06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门诊处方2510张进行处方分析,通过查阅国内外指南、MICROMEDEX HeahhCare Series数据库、国内外文献等方式对处方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所分析处方治疗RA的药物主要是非甾体抗炎药、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生物制剂、糖皮质激素、植物药制剂;辅助用药主要有质子泵抑制剂、影响骨代谢药物及钙调节剂、叶酸;超说明书用药有甲氨蝶呤、羟氯喹、环孢素、环磷酰胺,超说明用药有指南推荐,有较好的询证医学证据级别。结论所评价处方的药物选择和联用药物均有指南支持,说明书外用法有合理的医学实践证据,辅助用药用药有用药依据.处方合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PLT)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128例HLD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用血凝仪检测PT、APTT、TT、Fib;血球仪检测PL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胆碱酯酶(CHE)。结果 HL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T(s)20.91±8.18、APTT(s)49.21±15.85、TT(s)17.98±3.18均明显延长,ALT(U)73.59±72.38明显增高,但Fib(g/L)1.68±0.68、PLT(×109/L)58.71±33.23和CHE(U)4 934.61±2 161.81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LD患者的PLT和血凝指标均有异常,可从多方面评价HLD患者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4.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的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和四型胶原(Ⅳ-C)的变化。方法:对186例HLD患者和39例正常对照组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HA、LN和Ⅳ-C水平。结果:HLD组的HA、LN和Ⅳ-C水平分别为(175.12±73.81)μg/L、(128.60±21.36)μg/L和(87.98±32.74)μ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HLD患者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水平显著升高,其均有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Wilson's病患者骨骼X线摄片表现,及驱铜治疗联合活性维生素D3补充治疗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对35例入选Wilson's病患者入院时进行骨骼X线摄片,并分别于治疗前及二巯基丙磺酸钠驱铜辅以活性维生素D3治疗8疗程后,放射免疫法测定骨代谢相关激素:PTH、CT、及血清BGP水平;用生化法测定血钙、血磷,尿钙、尿磷等。并用单光子吸收法(SPA)测定尺桡骨中远端1/3处平均骨密度值。结果 Wilson's病患者手腕部X线检测异常率达60%。治疗后,血PTH、血钙均降低,骨密度(BMD)值升高,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磷、尿钙、磷及血清CT、BGP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Wilson's病患者常并发骨质疏松或骨质软化等代谢性骨病,驱铜治疗联合活性维生素D3补充治疗可更好改善骨骼代谢,更快改善其骨密度。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护理学理论教学模式都是教师讲、学生听.虽然授课教师进行了教学改革.但是"满堂灌"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仍难以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正>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uticular degeneration,HLD)又称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铜代谢障碍疾病。本病由于WD基因突变导致过量的铜在肝脏、脑、角膜等组织脏器中沉积,引起肝硬化、神经/精神症状、角膜KF环等临床表现[1-3]。笔者单位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WD的发病率高于欧美人群[4,5]。因此,WD愈益受到临床医护人员  相似文献   
8.
发挥医学继续教育优势提高农村基层卫生人才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发挥医学继续教育的平台优势,努力提高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业务水平.方法分析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从业人员基本情况,探索利用医学院校继续教育平台,解决他们的学历及业务水平提高等问题的方法与措施.结果通过医学继续教育途径,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从业人员提供专、本科学历教育和多种业务培训.结论提高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水平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门诊患者降糖药合并用药情况,提高对糖尿病合并用药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的认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提取本院糖尿病患者2013年第一季度的处方,对降糖药与糖尿病合并用药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本院常用降糖药物以双胍类、磺酰脲类、胰岛素及其类似物为主。合并用药常见,尤以循环系统用药最为常见。结论糖尿病合并用药常见,但其对血糖的影响复杂,需要在临床中加以观察并留意效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二巯基丙磺酸钠驱铜治疗对肝豆状核变性铜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驱铜治疗对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铜代谢的影响。方法:对125例HLD进行了二巯基丙磺酸钠(DMPS)治疗前后的铜代谢指标检测对比,旨在了解驱铜治疗对血清铜蓝蛋白(CP)、血清铜氧化酶(SCO)、血清铜(SCu)及24小时尿铜(UCu)的影响。结果:治疗前患者CP、SCO及SCu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三者呈正相关。治疗后患者SCO、SCu较疗前显著降低(P<0.05-0.01),治疗时UCu较疗前显著增高(P<0.01),8疗程后间歇期UCu较疗前显著减低(P<0.01)。结论:HLD患者CP、SCO及SCu明显低于正常人,治疗后CP变化不大,SCO、SCu降低,DMPS驱铜治疗有良好的尿排铜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