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8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研究快速扩弓前后龈沟液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与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的变化,以及其与快速扩弓牙周组织改建的关系.方法:选择38例快速扩弓的患者(10.5~12.8岁),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加力组(20例).利用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检测快速扩弓前,快速扩弓24h、7d,及保持7d、14d、28d的龈沟液AST、ALP水平的变化,结果以酶总量/牙表示.采用SAS(r)Proprietary Software Version 9.00对数据进行配对t和两样本t检验.结果:加力组AST水平在快速扩弓24h后开始升高(P<0.05),对照组在快速扩弓7d后开始升高(P<0.01),2组AST水平至保持28d时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P<0.01);扩弓24h至保持28d,加力组与对照组AST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加力组和对照组ALP水平在快速扩弓7d后开始升高,至保持28d时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P<0.01);从扩弓7d至保持28d,加力组与对照组ALP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龈沟液AST、ALP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快速扩弓后牙周组织的改建.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下颌第二磨牙牙根的发育阶段和颈椎骨龄的关系。方法:来自500位患者的曲面断层和头颅定位侧位片,223名男性和277名女性,年龄在9~18岁之间,分别用Demirjian index(DI)和改良颈椎分期法(CVMI)来评估患者的下颌第二磨牙和颈椎骨骼成熟情况。结果:DI和CVMI具有高度相关性。其中DI的E阶段与CVMIⅡ(生长发育高峰期前期)相关,DI的F和G阶段与CVMIⅢ、Ⅳ(生长发育高峰期)相关,DI的H阶段与CVMIⅤ、Ⅵ(成熟完成期)相关。结论:DI和CVMI具有显著相关性,临床可以利用下颌第二恒磨牙的牙根发育情况判断机体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上颌腭侧阻生尖牙通过正畸开辟间隙等非手术助萌的适应证、矫治时间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例患者的12颗上颌腭侧阻生尖牙为研究对象,通过曲面全景及头颅侧位片判断阻生尖牙在颌骨内的位置、牙齿的发育阶段及患者骨成熟阶段,通过正畸治疗配合头帽口外弓为阻生尖牙开辟间隙,定期拍摄曲面全景片观察阻生尖牙的萌出潜力。结果 7颗阻生尖牙自动萌出,3颗阻生尖牙采取外科开窗联合正畸牵引治疗,2颗阻生尖牙选择外科拔除。结论正畸开辟间隙后阻生尖牙成功萌出的主要因素可以概括为:萌出路径无干扰、骨成熟早期,根尖孔未闭合,而骨发育阶段比牙发育阶段更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上颌唇侧阻生中切牙行外科开窗及正畸闭合式牵引术后的牙周及美观效果。方法    选择烟台市口腔医院2011—2015年18例单侧上颌唇侧阻生中切牙患者,行外科开窗及正畸闭合式牵引术,拆除矫治器后3个月,分别对阻生牙及对照中切牙进行牙周指数、临床指数及X线指数的测量评价,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与对照牙相比,受试牙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附着龈宽度、牙周袋深度无明显差异;但受试牙的临床冠长度增加,远中面骨支持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牙中4例出现牙龈炎症(或)牙龈增生堆积现象。结论    上颌唇侧阻生中切牙经过外科开窗及正畸闭合式牵引治疗后,获得的美观及牙周状况结果令人满意,但远期效果尚须进行长期追踪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 确定上颌第三磨牙萌出与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轴倾度的关系。方法 研究样本分为两组,第一组的研究对象(n=30)具有完整的正常牙列,包括上颌第三磨牙。第二组的研究对象(n=30)存在上颌左右两侧第三磨牙阻生.在曲面断层片上分别测量上颌第一和第二磨牙与腭平面所成的角度。用U检验对两组测量角度的平均值进行比较.Spearman相关系数估计年龄凶素的影响,用Logistic回归分析第三磨牙的萌出与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的轴倾度、性别和年龄之间的关系。结果 上颌第三磨牙萌出组与未萌出组相比,上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更向近巾倾斜,而且随年龄的增加倾斜度也变大。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第一磨牙的轴倾度是第三磨牙萌出的一个预测因子。结论 第三磨牙萌出与上颌第一、第二磨牙较大的近中倾斜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正畸拔除第一前磨牙对第三磨牙倾斜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37例拔牙和32例非拔牙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曲面断层片上测量第三磨牙长轴与平面的交角以及第二、第三磨牙长轴的交角。用U检验来比较两组患者第三磨牙倾斜度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拔牙组和非拔牙组间治疗前后下颌第三磨牙长轴与平面和第二磨牙长轴交角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牙组和非拔牙组治疗前后上颌第三磨牙长轴与平面和第二磨牙交角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拔牙组,治疗后下颌第三磨牙比上颌第三磨牙更直立。结论 拔除前磨牙的正畸治疗能够改善第三磨牙的倾斜角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龈沟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活性来评价固定正畸对成人和青少年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口腔正畸科门诊34例青少年患者、36例成人患者,测定矫治前后1个月时间内11、13、31、33颊舌侧及23近远中侧龈沟液中AST的活性,探讨其变化规律及其在两个年龄组变化的差异。结果:1)成人组13、31、23近中及23远中牙位在矫治开始前和四周后AST活性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13牙位AST活性的比较均为成人组高于青少年组,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成人4周后和青少年4周后AST活性的比较(P<0.01)。3)青少年组矫治1个月之后,龈沟液中AST活性略有升高但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而成人组矫治1个月之后,龈沟液中AST活性有明显升高,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定正畸对成人和青少年患者龈沟液中AST活性的影响不同,成人与青少年正畸治疗起始阶段对正畸力的反应存在着增龄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地分析和比较支抗种植体骨内段的直径、长度和锥度(锥体直径/锥体长度)对种植体与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及相互作用。方法2007年10月至2008年12月在烟台市口腔医院、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通过三因素两水平析因设计建立包含不同直径、主体长度和锥度的支抗种植体的上颌骨前磨牙区域骨块模型共8个,分别对种植体施加1.96N(200gf)与种植体成90°角的拉力,得到8种植体与骨界面的VonMises应力。比较三种设计因素(直径、长度、锥度)对种植体与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及相互作用关系。结果随着种植体直径和锥度的增加,骨组织内的应力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种植体长度的改变对应力的影响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直径较粗、具有锥度的种植体可以降低种植体周围骨界面应力。  相似文献   
9.
颅面部螺旋CT三维线距测量的准确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颅面部螺旋CT三维线距测量与实测距离的一致性。方法:选择12个干燥头颅,采用GE公司16层螺旋CT常规扫描后,将头颅数据转至工作站,进行颅颌面三维重建。选择正畸常用的16个颅面骨性解剖标志点,分别使用DisplayTools测量工具和游标卡尺进行20个项目测量。采用SAS9.0统计软件包进行配对t检验,比较螺旋CT三维线距测量与实测距离的一致性。结果:螺旋CT三维线距测量与游标卡尺实测结果相比,P值范围为0.0995~0.9812,所有测量项目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螺旋CT体绘制图像颅面解剖标志点间线性距离与实测距离具有一致性,螺旋CT三维测量有望替代实际测量,用于头影测量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