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78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微皱褶细胞(M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洁  高杰英 《现代免疫学》2001,21(5):317-319
粘膜病原体侵入机体的过程是病原体与粘膜上皮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认为 :位于淋巴滤泡上皮中的特化的粘膜上皮细胞—微皱褶细胞 (M细胞 )是大多数粘膜病原体侵入机体的靶细胞。本文对M细胞的存在部位、起源发育、结构和功能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痢疾菌的毒力相关抗原及其表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研究该室保存或构建的各类痢疾菌毒株、减毒突变株、菌苗株的毒力及其生物表型的相互关系,探讨与致病有关的成分,为改进现有菌苗和构建新型菌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刚果红结合试验、接触性溶血试验、HeLa细胞入侵试验及豚鼠角结合膜炎试验,对不同痢疾菌的毒力表型进行检测,并对大质粒及其侵袭相关的基因(4.1kb)进行遗传背景分析。用BA-immunoblot法,对痢疾杆菌和侵袭性大肠杆菌等进行毒力相关抗原的分析。结果:有侵袭毒力的痢疾菌株均与刚果红染料结合、有接触性溶血活性,可侵入HeLa细胞,豚鼠角结合膜试验阳性,并都含有大质粒(120~140MD),与4.1kb侵袭探针杂交也均呈阳性反应;而无毒力的痢疾菌株上述生物表型均为阴性。有毒痢疾菌和侵袭性大肠杆菌均表达4种主要毒力相关抗原Ipa(A,B,C,D),而无毒株不表达这些抗原。痢疾菌的毒力不仅与Ipa有关,而且还与LPS抗原有关。结论:细菌的毒力与生物表型密切有关。并且Ipa与LPS这两类抗原均表达时细菌才有毒力。  相似文献   
4.
人用炭疽吸附抗原接种后人体血清抗体水平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用ELISA对炭疽吸附抗原免疫后人群的血中抗体进行半定量测定。经三针基础免疫后,全部受试者的抗体滴度≥1/40,与免疫前相比,抗体滴度增高2~64倍,增高4倍以上者占受试者的92.86%。还对炭疽抗原接种后的人体抗体消长规律进行了观察:第二针注射后5天有可测出的抗体,第三针注射后抗体急剧升高,3个月仍保持较高值;6个月抗体量有所下降,但仍高于第三针接种前水平。第三针注射后1年的ELISA OD值与免疫前相比无显著差别。实验结果表明,炭疽吸附抗原免疫接种可使绝大多数人群获得特异性免疫改造,产生相应抗体。另外,对免疫方案也提出了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5.
MAdCAM-1(Mucosal Vascular Addressin Cell Adhesion Molecule-1)分子是一种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粘附分子,主要表达于肠道粘膜及其相关淋巴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表面,通过与淋巴细胞上相应配体α4β7结合而主要介导淋巴细胞向肠道粘膜部位定向归巢.本文介绍了它的编码基因、分子结构、组织分布及配体.  相似文献   
6.
双价痢疾工程疫苗经粘膜免疫动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粘膜免疫途径对2株痢疾工程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用FSM-2117或FS-5416以4×107CFU/只分别经滴鼻、灌胃和小肠内免疫小鼠,3次免疫后7?d分离小鼠脾、派伊尔结(PP)、肠系膜中心淋巴结(MLN)、小肠淋巴细胞固有层(LPL)、鼻通道(NP)及NALT淋巴细胞,用BA-ELISASPOT法检测其特异性抗FSM-2117或FS-5416全菌抗原的IgA、IgG-ASC(抗体分泌细胞)数量.结果2株疫苗经鼻内免疫都诱发了鼻粘膜相关淋巴组织、胃肠粘膜相关淋巴组织以及代表系统免疫反应的脾淋巴细胞全菌抗原特异性IgA、IgG-ASC的显著增加(P<0.05和0.01).小肠内免疫后,可有效诱发肠粘膜局部以及脾淋巴细胞全菌抗原特异性IgA、IgG-ASC的显著增加(P<0.01),但不能刺激鼻粘膜局部淋巴细胞的特异性ASC反应.结论2株疫苗经鼻粘膜免疫均可诱导NALT和GALT及系统免疫反应的发生,是一个可行的免疫途径.  相似文献   
7.
山茱萸总甙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α4β7整合素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进一步探讨山茱萸总甙的抗炎和免疫抑制机制。以ECV3 0 4作为研究HUVEC对象 ,研究了山茱萸总甙对HUVEC表达α4和 β7整合素影响。用rTNF α和rIL 1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活化 ,模拟血管内皮细胞在炎性条件下的环境 ,采用Cell ELISA方法分析α4整合素、β7整合素的表达 ,结果 ,rTNF α和rIL 1均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活化而明显增加α4和 β7整合素的表达 ,地塞米松和山茱萸总甙均可抑制rTNF α和rIL 1诱导ECV3 0 4表达α4和β7整合素 (P <0 0 1)。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表达α4 β7整合素可能是山茱萸总甙主要抗炎和免疫抑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双价痢疾菌苗滴鼻免疫小鼠诱导粘膜与系统免疫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双价痢疾菌苗滴鼻免疫后对小鼠不同粘膜部位和系统免疫部位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FSM-2117或FS-54164×107CFU/只经滴鼻途径免疫小鼠,间隔2w,3次免疫后7d活杀,分离NALT、鼻通道、脾、小肠PP及MLN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淋巴细胞表型的变化;收集鼻咽、肺、肠、生殖道冲洗液和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其中特异性抗福氏、宋内氏LPSIgA和IgG.结果两株菌苗经鼻内免疫都诱发了鼻咽、肺、胃肠道和生殖道等不同粘膜部位及血清中特异性抗福氏、宋内氏LPSIgA、IgG的显著增加(P<0.01);NALT、NP和PP淋巴细胞中CD3+T细胞显著增加,其中以CD4+T细胞增加为主;FSM-2117免疫组的脾细胞中B220+细胞显著增加,而FS-5416免疫组的脾细胞中CD3+T细胞显著增加.结论两株菌苗经鼻粘膜免疫均可诱导不同粘膜部位及系统免疫反应的发生,鼻粘膜是一个安全有效的免疫途径.  相似文献   
9.
两株双价痢疾工程菌苗不同粘膜免疫途径的免疫原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免疫途径、接种剂量及侵袭蛋白表达对两株双价痢疾工程菌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小鼠分为滴鼻、灌胃和对照组 ,分别以不同剂量免疫 3次 ,间隔 2周 ,3次免疫后 7d收集血清、小肠、鼻咽、肺、阴道冲洗液 ,EL ISA法检测其中特异性福氏、宋内氏 L PS- Ig A和 Ig G。结果 4× 10 7CFU菌苗经鼻途径免疫即可诱导多个粘膜部位以及血清双价特异性抗体显著增高 ;菌苗剂量增加 2 0、2 0 0倍时经灌胃免疫诱发较为局限的粘膜特异性抗体增高。结论鼻粘膜免疫不仅诱导多个粘膜部位 (特别是生殖道 )以及系统免疫的抗体反应 ,是一个安全有效的免疫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报告系统pEGFP观察pEGFP-N1-mSemcap2重组质粒肌内注射小鼠后mSemcap2在体内的分布情况,以及对集合淋巴结(PP结)淋巴细胞表的影响。方法:将pEGFP-N1-mSemcap2重组质粒肌注小鼠后分别在第5,7天收集各组织细胞,利用FACS检测其在组织中的表达。取PP结淋巴细胞进行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重组质粒肌注小鼠后在不同时间点从小肠、肺脏、肾脏,肝脏、PP结,肠系膜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等部位检测到了蛋白表达;小鼠PP结B220+细胞比例增高,结论:肌肉注射重组质粒后mSemcap2在体内的组织分布与其天然分布不尽相同;mSemcap2可以改变PP结淋巴细胞的表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