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5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研究熊果酸在体外对活化的人T细胞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作为免疫调节药物开发的可能性和提供相关实验数据.方法 无菌采集和分离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以不同浓度的熊果酸和PHA/PMA刺激T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反应,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FN-γ、IL-2、GM-CSF、IL-4的峰值浓度.结果 熊果酸对淋巴细胞的活化和增殖无显著影响(P>0.05);熊果酸抑制IFN-γ、IL-2、GM-CSF的分泌,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而对IL-4的分泌影响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熊果酸抑制活化的T细胞分泌Th1型细胞因子,抑制T细胞的功能,熊果酸有可能作为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天然药物成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牛王刺的镇痛作用。方法:镇痛实验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灌胃不同剂量的牛王刺煎剂后,小鼠的痛阈值和扭体反应的次数。结果:牛王刺高、低剂量组对小鼠痛阈值明显增加,扭体次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牛王刺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3.
1,3,4-噻二唑衍生物具有抗真菌、抗菌、抗惊厥和抗结核等广泛的生物活性。因而该类化合物的研究迄今仍方兴未艾。从生物化学的角度来看,吡啶环中的N原子可参与生物体中氢键的形成。可以增加药物与受体间的亲和力和选择性。故吡啶环的引入有望提高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且在新药设计中吡啶作为苯环的生物电子等排体常被用作药效团。吡啶衍生物已成为近些年来新药设计与开发的热点领域之一。而取代脲类化合物具有抗癌。等生理活性也倍受关注。  相似文献   
4.
熊果酸诱导胃癌细胞BGC-823凋亡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熊果酸(UA)对胃癌细胞BGC-823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UA对BGC-823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DNA凋亡片段;流式细胞仪检测UA作用后BGC-823细胞的周期分布和凋亡率;用Fas单克隆抗体检测BGC-823细胞表面Fas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GC-823细胞Bcl-2的表达及caspase-3和caspase-8的活性。结果:UA对BGC-823细胞具有增殖抑制效应,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UA作用24 h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43.10μmol/L。当UA浓度为50和60μmol/L时,琼脂糖凝胶电泳可呈现DNA凋亡梯带。随着UA浓度从20μmol/L递增到60μmol/L,周期检测发现BGC-823细胞出现亚G1峰逐步增高,S期阻滞增加,G1期下降。细胞内Bcl-2表达下降,caspase-3和caspase-8活性增加。BGC-823细胞表面未发现Fas的表达。结论:UA对BGC-823细胞有较强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下调Bcl-2的表达及激活caspase-3、caspase-8可能是其诱导凋亡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体外实验证实,熊果酸可抑制人类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并可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而对活体动物的抗肿瘤作用鲜有报道。本研究利用二甲基肼诱导大鼠大肠癌模型,同时给予含不同剂量的熊果酸饲料喂养,观察并检测肿瘤的形成部位、数量、体积,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大肠癌组织中COX-2、Bcl-2和Bax表达的变化,对这些指标进行定性及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熊果酸可抑制肿瘤的形成,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癌组织COX-2的表达,但对Bcl-2、Bax的表达无显著影响。熊果酸对大肠癌有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COX-2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T细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高度异质性群体,其中Th细胞是根据功能分类的一个T细胞群。Th细胞包括多种功能亚群[1],许多研究证实这些亚群不是分化定型细胞,具有一定的可塑性(plastici-ty)[2-3],它们通过分泌的细胞因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网络维持动态平衡,一旦失衡就可能发生  相似文献   
7.
免疫学是医学院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病原生物学等学科交叉和渗透,对现代医学的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也是当今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1]。因此,免疫学是当代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门学科,也是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9(CCR9)在白血病病人中的功能改变。方法:对38例T淋巴细胞性自血病病人的血液标本进行分析。采用趋化试验和黏附试验检测胸腺表达的趋化性细胞因子TECK/CCL25(CCR9的配体)对病人CD4 T细胞的趋化功能和黏附功能的改变。结果:TECK/CCL25可以诱导几乎所有的急性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T-ALL)患者的CD4 T细胞产生强趋化移动,也可介导其发生较强的黏附作用,而对慢性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T-CLL)患者的CD4 T细胞仅显示出中度的趋化和黏附作用。结论:CCR9及其配体TECK可能与促进T-ALL CD4 T细胞的迁移和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9.
氟、硒、镉染毒对大鼠体内微量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氟、硒镉染毒对大鼠体内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 采用氟、硒、镉单独或联合染毒后,检测大鼠血清,肝,肾,睾丸等组织中铁,硒,锌,镉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 过量的氟,硒,镉都可引起大鼠各组织中铁含量的显著增加,并且三者表现出协同作用;硒和镉能导致各组织中相应含量的增加,特别是主要分布器官可成数倍的浓集。过量氟,镉可引起各组织中硒,锌的缺乏,硒则可使肝,肾,睾丸中锌水平普遍提高。氟+硒,镉+硒以及氟+硒+镉联合可减少肾硒,肝镉的蓄集,同时也可减少氟,镉所致锌的损失。结论 氟、硒、镉对锌、硒、镉的影响表现为相互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竹节人参总皂苷的抗炎作用,以确定竹节人参抗炎作用的活性部位.方法 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及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观察竹节人参总皂苷对炎症的影响.结果 竹节人参总皂苷高、低剂量组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抑制作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抑制作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 竹节人参总皂苷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是竹节人参发挥抗炎作用的主要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