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究能谱CT多参数成像评估胆固醇结石和非胆固醇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25枚胆结石置入猪肝模型中行CT能谱模式扫描,并重建普通螺旋CT图像,测量所有胆结石单能量40 keV、100 keV时的CT值(HU40 keV、HU100 keV)、有效原子序数(Eff-Z)和普通螺旋CT值(HU120 kVp like),并计算40~100 keV区间能谱衰减斜率(K),根据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分为胆固醇结石组56枚和非胆固醇结石组69枚。采用秩和检验比较两组各参数差异,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胆结石成分的独立影响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影响效能及截断值。招募胆结石患者80例,术前行CT能谱模式扫描并重建普通螺旋CT图像,分别预测术前胆结石成分,术后取出86枚胆结石行红外光谱分析,分析各参数预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体外非胆固醇结石组HU40 keV、HU100 keV、Eff-Z、K值及HU120 kVp like与胆固醇结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非胆固醇结石组高于胆固醇结石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Eff-Z[R=12.57(95% CI:5.38,29.35)]是胆固醇和非胆固醇结石的影响因素,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62(95% CI:0.928,0.997),对应截断值为7.27。体内验证结果显示,以术后红外光谱分析为参照,能谱CT预测胆结石成分的总准确率为91.86%(95% CI:0.831,0.967),而普通螺旋CT预测的总准确率仅为77.9%(95% CI:0.690,0.872),能谱CT与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κ =0.832,P <0.05)。而普通螺旋CT值预测胆结石成分结果与红外光谱分析结果一致性一般(κ =0.561,P <0.05)。结论 能谱CT多参数成像可较准确地评估胆结石成分,尤其以Eff-Z参考价值为佳,优于普通螺旋CT扫描。  相似文献   
2.
CT伪影分析     
CT伪影是指CT扫描或信息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不属于身体正常信息的一些图像阴影。伪影的形状很多 ,有非同心圆形和同心圆形 (单同心圆和多同心圆 )、直线形、栅格形 (斜条纹状 )、星状 ,还有不规则形 ,有时和病变极相似 ,无法区分。伪影的出现 ,影响阅片医师对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对临床医生的诊疗工作产生不利影响。伪影一般为机器故障和非机器故障造成。分析和判断伪影的形成原因 ,认识伪影的各种特征 ,才能迅速排除问题 ,最大限度的减少因伪影而产生误诊的机会。1 伪影原因1.1 非机器故障伪影 一般为异物扫描和病人移动等原因 ,前者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MED)术前模拟手术体位下摄X线片定位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手术时体位,设计一模拟手术体位台架。选取本院于2006年8月至2007年2月的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IDH)患者行MED治疗的病例,术前均摄普通体位下的腰椎正侧位X线片及模拟手术体位下的腰椎正侧位X线片。在患者俯卧于模拟手术体位台架上摄片前,在相应椎间隙的上位棘突旁皮肤上置一金属标记物。术中根据定位片上椎间隙及棘突的对应关系指导导针穿刺定位,穿刺后"C"臂X线机确认。【结果】83例患者,共施术93节椎间隙,1次穿刺准确率为100%。【结论】术前模拟手术体位下摄X线片定位方法,准确率高,能缩短手术中的定位时间和减少射线量,是临床上施行MED术的一种实用、可靠的术前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4.
余立新  胡鹏志 《现代保健》2009,(22):154-155
目的探讨利用软射线检查四肢短骨及小关节外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例考虑掌骨或指骨或趾骨外伤患者进行CR常规摄影,然后再行软射线摄影,将两者图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可供分析的20例患者中,骨折8例,常规CR照片漏诊6例,占总病例的30%。所有病例的诊断中,影像学医师认为软射线摄影的照片图像能够清晰地显示骨骼、指间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对明确诊断起了重要作用,其清晰度、锐利度、对比度均高于常规CR照片。结论对考虑四肢短骨外伤的好患者,行软射线摄影,对显示细微骨折阳性率显著提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利用钼靶X线机产生的软射线检查手、足部软组织中低密度异物的摄影技术。方法对74例手、足部远端软组织内低密度异物外伤患者行软X射线摄影检查,观察是否能够良好显像。结果经软射线摄影的手、足部低密度异物的显示率为100%。结论利用钼靶软X射线检查手、足部软组织中低密度异物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ed weighted imaging, DWI)对兔脑超急性期脑梗死模型中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 , NVU)损伤的诊断价值。 方法 15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和实验组(10只)。 其中实验组用微导丝超选择性栓塞法制作兔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模型,并根据存活时间分为0.5 h和4 h组。所有动物行磁共振DWI扫描和T2-flair扫描并分析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和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elative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rADC),之后立即取全脑固定,切片进行尼氏染色、GFAP(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和CD31(血管内皮标记物)染色。 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 0.5 h组缺血区DWI成像见高信号,ADC成像见低信号,T2-Flair成像未见异常信号,尼氏染色未见异常,GFAP染色表达增加;4h组缺血区DWI成像见高信号,ADC成像见低信号,二者成像范围和强度较0.5h组扩大增强,T2-Flair成像见高信号,尼氏染色见尼氏体数目显著减少,GFAP染色表达较0.5h组显著增加。与0.5h组比,4h组缺血区的ADC值及rADC值均有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rADC值与GFAP荧光强度值呈负直线相关关系(r=-0.672,P<0.001)。 结论 DWI对超急性期兔脑梗死可以及时准确的进行诊断,对应时间点梗死模型的NVU损伤特点符合影像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肝CT灌注成像评估兔VX2肝肿瘤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建立36只兔VX2肝肿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9只。A组行TACE(0.4 mg栓塞微粒球),B组单纯口饲强服阿帕替尼50 mg/(kg.d),C组行TACE(0.4 mg栓塞微粒球)+口饲强服阿帕替尼50 mg/(kg.d),D组使用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行肝动脉灌注。4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7,14 d后行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I)获取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肝动脉分数(hepatic arterial fracture,HAF)、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及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各组于第1次灌注扫描后分别处死1只兔,治疗14 d后行最后一次灌注扫描后处死剩余8只兔。取肿瘤边缘区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比各组肿瘤边缘区CT灌注参数。比较各组治疗前及治疗7 d后肿瘤边缘区CT灌注参数的变化,采用多组间方差分析比较各组的肿瘤边缘区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值,对各组灌注参数与MVD值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前4组间肿瘤边缘区CT灌注参数BF,BV,MTT,HAF,P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A,B,C组BF,HAF,PS明显降低(P<0.05),D组稍增高。治疗14 d后MVD值分别为A组80.1±16.4,B组50.2±11.2,C组27.4±9.7,D组68.7±12.7,C组MVD值较其他3组显著降低(P<0.01)。除A组外,其余各组兔VX2肝肿瘤边缘区CTPI参数BF,HAF,PS与MVD均呈正相关;BV,MTT与MVD无明显相关性;A组MVD与各CTPI参数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全肝CT灌注可定量评估兔VX2肝肿瘤TACE治疗前后肝血流动力学变化,可替代MVD评价肿瘤血供生成,TACE联合口服阿帕替尼能够有效抑制肿瘤血管生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腰椎棘突与椎间隙在不同体位下的影像学研究,指导临床上内窥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MED)的术前、术中准确定位。【方法】根据手术时体位,设计一模拟手术体位台架,供术前定位照片使用,选取本院于2006年8月至2007年2月的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MED治疗的病例,术前均摄普通体位下的腰椎正侧位片及模拟手术体位下的腰椎正侧位片。在侧位X线片测量:①L3/4~L5/S1椎间隙平分线的延长线切割上位棘突的部位。②L3/4~L5/S1椎间隙平分线与水平面垂线的夹角(α)。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模拟手术体位X线侧位片上:①椎间隙平分线的延长线切割上位棘突部位从L3~L5都逐渐上移(从棘突中1/3至上1/3或上方)。②椎间隙平分线与水平面垂线的夹角(α)自L3~L5由尾倾角逐渐变为头倾角(均值从-4.3°~19.3°)。均与普通体位下所得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ED术中下位腰椎定位应选择在病变间隙上位棘突中、上1/3平面穿刺,L3/4向尾侧倾斜1°~7°,L4/5;L5/S1向头侧倾斜,角度分别为3°~5°,15°~20°。手术通道亦需依以上角度置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出血性脑梗死(HI)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2~10月收治的30例HI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分析每位患者病灶的大小、形态、部位、累计范围及信号特点等.[结果]30例中发生在1个脑叶的16例(颞叶8例、额叶6例、顶叶2例),累及2个脑叶的7例(颞、顶叶5例,颞、枕叶2例),同时累及3个脑叶的5例(颞、顶、枕叶4例,额、颞、顶叶1例),其中小脑半球2例.出血在超急性期、急性期、慢性期均表现为等、长T1信号,而亚急性期表现则以短T1为主,T2为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地图样、花边状或脑回样强化.[结论]HI磁共振成像有特征改变,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CT预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风险的ROC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相关血管的CT征象以及预测上消化道出血的临界点、敏感性、特异性。资料与方法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30例为A组,未出血患者30例为B组。CT检测胃冠状静脉(GCV)直径,胃底-脾门区域静脉血管截面数量及总面积,计算敏感性、特异性,并选择约登指数(Youdenin-dex)最高的临界点。结果A组GCV直径为(7·62±2.07)mm;B组为(5.57±1.43)mm,临界点为6.5mm,约登指数为0·43。A组胃底-脾门区域静脉血管数量为(4.35±1.50)支;B组为(3.10±0.75)支,临界点为4支,约登指数为0·38。A组静脉血管面积为(2.52±2.04)cm2;B组为(0.95±0.50)cm2,将临界点设定为1.10cm2时,约登指数为0·60;临界点设为1.50cm2时,约登指数为0·71。结论曲线下面积(AUGROC)从高到低的是胃底-脾门区域静脉血管截面总面积(0·92),GCV直径(0·80),胃底-脾门区域静脉血管截面数量(0·75),胃底-脾门区域静脉血管截面总面积作为一种新的预测出血的CT检测指标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