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慢性肾脏病(CKD)肾阳虚证证候特征、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并探索影响CKD肾阳虚证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25例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判断,获得肾阳虚证组99例,非肾阳虚证组126例。总结肾阳虚证组症状、舌脉及兼证,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归纳证候特征,运用方差分析及非参数检验方法比较肾阳虚证组、非肾阳虚证组及正常对照组之间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尿蛋白、尿葡萄糖、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水平,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生活习惯、身体质量指数(BMI)、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进行证候相关性分析。结果 CKD肾阳虚证患者高频症状是腰部酸痛、畏寒喜暖、精神萎靡、腰膝畏寒等。脉象以沉脉、细脉、弱脉为主,舌象中以白苔、暗淡舌、薄苔、腻苔为主。因子分析获得13个公因子分为5类,发现肾阳虚证患者症状病位在四肢尤以下肢为主、心胸、膀胱、肌表和胃部,病性表现主要是虚寒、气虚、水饮及血瘀。聚类分析可聚为11类,反映了肾阳虚证患者以气虚、血瘀和水饮停滞为主的舌脉及症状表现,证候体现病位特征集中在肌表、四肢、脾胃、耳窍、心神和膀胱等,总体而言病性表现与因子分析基本一致,一派虚寒衰弱表现兼有水饮、血瘀表现。频数分析也显示常见兼证证候要素主要包括气虚证、饮停证、寒湿证、血瘀证。与非肾阳虚证组比较,肾阳虚证组CKD 3-5期出现比例更高,肾功能尿素氮明显增高(P<0.05),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P<0.05);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明显降低(P<0.05);尿蛋白定性等级明显提升。此外,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不运动或很少运动、存在饮食偏嗜是CKD肾阳虚证产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CKD肾阳虚证症状表现在病位病性表现上均具有相应特征,其中医证型与其对应的生物学指标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关性,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肾小球滤过率、尿素氮和尿蛋白等能够一定程度反映CKD肾阳虚证的证候内涵,生活中相关危险因素能够影响CKD肾阳虚证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医学是一个人民健康之所系、生命之所托的学科。医学生承载着医学事业的未来,因此对医学生的培养弥足重要。在学习医学知识的过程中,理解和记忆都很重要,并且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记忆、灵活地使用所学医学知识。传统的教学以"传授式"教学为主,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没有参与的意识和机会,教授授课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应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让医学生熟练掌握多科目医学知识并能灵活地应用于临床,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蛋白(IMA)、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4项指标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在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高龄ACS患者132例(ACS组),非缺血性胸痛患者98例(NICP组)和健康对照者100例(对照组)。ACS患者按发病时间分为0~3h、3~7h、7~12h3个亚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液中IMA、H-FABP、cTnI、CK-MB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用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价各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 ACS组IMA、H-FABP、cTnI、CK-MB检测水平均明显高于NICP组与对照组(P0.05);死亡组这4项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MA与H-FABP联合检测诊断ACS的AUC为0.815,4项心肌指标联合检测诊断ACS的AUC为0.941,其中敏感度(90.5%)、特异度(91.3%)、阳性预测值(91.7%)、阴性预测值(89.5%)均显著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及IMA与H-FABP联合检测。结论 4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高龄患者ACS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降低患者漏诊率和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不同剂量60Co-γ射线下TM3细胞的损伤进行细胞生物学行为、转录层面的分析。方法:TM3细胞分4组,包括3个60Co-γ射线照射组(3、6、9 Gy)及对照组(不照射)。于24、48、72 h观察各组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法)、氧化损伤(ELISA)、睾酮合成关键因子(StAR、P450scc、P450c17及3β-HSD)的mRNA表达(实时定量PCR法)。于24、48、72、96、120、144 h,观察细胞增殖情况(MTS法)。结果:第24、72 h,各照射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08);MTS实验中,第144、120 h,各照射组OD490值均低于对照组(P<0.008);第24,48,72 h,3 Gy组8-OHdG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08),而9 Gy组高于对照组(P<0.008);在72 h,各照射组StAR、P450scc、3β-HSD mRNA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08),而P450c17的表达在3 Gy组中无显著改变,在6 Gy组中高于对照组,在9 Gy组中低于对照组。结论:60Co-γ射线使TM3细胞凋亡增加、细胞增殖能力下降。6 Gy、9 Gy照射可以导致TM3细胞DNA的氧化损伤。辐照导致TM3细胞中StAR、P450scc、3β-HSD mRNA表达下降。6 Gy的照射使P450c17 mRNA表达上升,9 Gy使之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PICC置管患者管道堵塞情况,深入分析堵管原因,为进一步解决管道堵塞提供更佳的应对措施。方法观察23例老年患者应用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的管道维护情况,分析堵管原因,并采取护理措施进行改进。结果3例高龄老年PICC置管患者管道有不同类型堵塞,1例拔管,2例经采取更换输液正压接头、更换被堵塞的PICC延长管、进行专业化维护等一系列措施避免了拔管。结论 PICC为外周穿刺,具风险小、创伤小、成功率高等优点,避免患者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浓度、高刺激性药物所致的血管性损伤,但留置过程中以导管堵塞发生率最高,故在留置期间应注重维护,保持导管通畅。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2019年在医院就诊的老年患者共计180例,随机均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基础护理、药品器械、病区管理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减少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超声技术对乳腺肿块微钙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浙江金华广福肿瘤医院收治的150例乳腺肿块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检查(对照组)与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检查(观察组),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准,分析2组的乳腺肿块微钙化检出率与诊断价值。结果150例患者中,共有243个乳腺肿块微钙化,其中恶性113个(46.50%),良性130个(53.50%);观察组的乳腺肿块微钙化检出率为89.30%,高于对照组的69.55%(P<0.05);观察组乳腺肿块微钙化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5.849%、92.31%、90.65%、88.24%,高于对照组的53.10%、83.85%、74.07%、67.28%(P<0.05)。结论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检查对乳腺肿块微钙化的检出率较高,对乳腺肿块微钙化诊断的敏感度与特异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睾丸显微取精术在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其结局。方法17例患者在配偶同步促排卵取卵前一天行睾丸显微切开取精术,获得精子患者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助孕,分析其受精率、可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结局。结果17例患者显微取精,13例成功获取精子,精子获得率为76.5%。这13对夫妇ICSI受精率为74.8%,可用胚胎率49.5%。3例新鲜周期移植,全部成功妊娠,1例已分娩1健康婴儿,另外2例持续妊娠中。其余10例行全胚冷冻,4例分别于胚胎冻存3个月后行解冻复苏移植,3例成功妊娠,2例已分娩(其中一例为非嵌合型Klinefelter综合征患者),另外1例持续妊娠中。结论睾丸显微切开取精术是使NOA患者和非嵌合型Klinefelter综合征患者成功获得自己遗传学子代的有效方法,有较高的精子获得率,联合ICSI技术、全胚冷冻-复苏移植可以获得较高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PEDF)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3组:PEDF治疗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正常组.建立碱烧伤诱导的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动物模型,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l5nmol/L PEDF滴眼液和生理盐水点眼,采用裂隙灯观察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的表达.结果 各时间点新生血管的面积,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化显示,碱烧伤后7,10,14d治疗组VEGF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PEDF通过下调VEGF的表达,最终可有效抑制碱烧伤诱导的大鼠角膜新生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目前临床上缺乏可用于DN无创诊断的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诊断生物标志物。微小RNA(microRNA, miRNA)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均起关键作用,参与DN的发病机制。DN患者血液及尿液特异性miRNA的发现为寻找DN的诊断标志物提供了新的方向,将在DN的诊断及疾病严重程度评估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