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80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酒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嗜酒者已经呈现一种上升趋势,长期的大量饮酒不仅会对饮酒者本人的身体造成伤害,也会影响他的家庭生活,对社会的危害性也在增加,现在已成为了当前重要的社会问题.本文对我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32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  相似文献   
2.
背景:胃出口恶性梗阻的姑息治疗方法较多,但效果不理想,近年支架置入术成为治疗胃出口恶性梗阻的首选方法之一。目的:评价支架置入术治疗胃出口恶性梗阻的疗效以及内镜结合X线操作的优点。方法:取38例胃出口恶性梗阻患者,行内镜检查后经活检孔置入导丝,X线监视下置入并释放自膨式金属肠道支架。结果:38例患者成功置入42枚支架,其中TTS(through the seope)肠道支架3枚。支架置入后内镜和透视造影检查示支架均定位准确、通畅。所有患者均存在少量出血,16例(42.1%)予局部喷洒孟氏液止血,效果良好。37例(97.4%)患者术后3d可进食无渣或少渣食物,1例(2.6%)因远端小肠狭窄仍有呕吐,不能进食。术后随访发现16例(42.1%)患者术后3个月胃出121再次狭窄,其中4例(25.0%)再置入支架解决。38例患者的生存期为1~11个月不等,平均5.5个月。无大出血、穿孔、支架移位等并发症。结论:自膨式金属肠道支架置入术可有效治疗胃出口恶性梗阻,具有简单、创伤小、符合生理腔道和患者易耐受的优点,且对恶性梗阻的姑息治疗疗效优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内镜结合X线操作具有提高置入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支架定位准确以及减少患者痛苦和手术相关并发症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肝硬化大鼠肝窦微循环及门静脉高压的影响。方法25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5只),CCl_4组(10只),EGb治疗组(10只)。肠系膜上静脉插管测定各组大鼠灌注EGb前后门静脉压力;肝组织匀浆中检测丙二醛(MDA),血管内皮素(ET-1),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一氧化氮(NO),构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cNOS)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水平;电镜观察各组肝窦微循环特征。结果EGb灌注后CCl4组门静脉压由(8.7±0.8)mm Hg降至(7.4±0.6)mmHg,降低幅度15%,t 4.11,P<0.01; EGb治疗组与CCl_4组比较,门静脉压、肝组织MDA、ET-1、PAF、NO和iNOS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肝窦内胶原沉积、微血栓形成、肝窦毛细血管化程度减轻。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能改善肝窦微循环障碍,降低门静脉压力,其可能机制是降低MDA、ET 1、PAF含量,下调iNOS的表达调节NO含量,对慢性肝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肠癌组织中Fas配体表达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Fas配体 (FasL)表达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IL)凋亡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原位杂交方法 ,检测 3 0例大肠癌组织连续切片的FasL蛋白和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原位末端杂交标记法 (TUNEL)检测 3 0例大肠癌组织连续切片的FasL表达阴性区和阳性区中TIL细胞总量和正处于凋亡状态的TIL细胞数。TUNEL法检测 3 0例大肠癌不同FasL表达区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①大肠癌组织FasL呈高表达 ,3 0例大肠癌组织中均有FasL表达 ,且每张切片中均有 75%以上的组织表达FasL。②FasLmRNA的表达部位与FasL蛋白的表达部位相对应。③不论是在同一组织切片不同部位或两组织切片间相比 ,FasL表达程度和范围都不均匀。同一组织切片中 ,FasL阳性表达区TIL细胞数比FasL阴性表达区减少 ,后者是前者的 2 .88倍。④同一组织切片中 ,FasL阳性表达区正在凋亡的TIL细胞数比FasL阴性区增多 ,前者是后者的 2 .13倍。⑤FasL表达阴性区肿瘤细胞的凋亡率 (81.2 % )比FasL阳性区 (3 7.4% )高 (P <0 .0 1)。结论 大肠癌细胞可通过表达FasL ,诱导TIL发生凋亡 ,反击机体免疫系统  相似文献   
5.
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是目前已知最强的促肝纤维化细胞因子,而且是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重要的始动刺激因子之一[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是TGF β1致纤维化作用的直接下游效应介质[2];在许多纤维化疾病中CTGF与TGFβ1的表达同步增高,TGF β1主要在组织纤维化病变的早期表达,而CTGF持续表达被认为是纤维化病变缓慢进展的重要因素,CTGF表达增加可能是器官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3].  相似文献   
6.
联合介入对肝硬化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如何在有效地控制门脉高压、防治曲张静脉出血及脾功能亢进的同时,尽量减少病人创伤和肝功能损伤是一个临床难题。随着介入治疗研究的深入,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PTVE)及部分性脾动脉栓塞(PSE)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目前国内PTVE+PSE在肝硬化中对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较少。现将我们近2年的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经皮经肝肝静脉开通术治疗布加氏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肝静脉阻塞是目前临床治疗的难点,本研究目的是探讨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肝静脉型和混合型布加氏综合征8例,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肝静脉穿刺、球囊扩张及内架置入。使闭塞的肝静脉再通.整个操作均在超声监视下进行。结果:术后8例患者原闭塞处肝静脉内径平均达0.81cm,平均肝静脉压由3.67kPa降至1.32kPa(P<0.01)。肝静脉均恢复正向回心血流。短期内病人腹胀、腹水消失,肝脾肿大缓解。观察2.6-16个月。病情无反复。并发腹腔出血1例,无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肝静脉开通术,操作简便直观,疗效肯定,是肝静脉阻塞安全、合理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及血清TGF-β1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TGF—β1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留取3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及肝组织。肝组织行HE、网织纤维和胶原纤维染色,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TGF-β1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中TGF-β1水平;结果TGF-β1在纤维化肝组织高度表达,主要分布于肝血窦壁及窦周细胞、炎症坏死灶、汇管区及肝细胞内;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增加,肝组织及血清中TGF—β1水平明显升高,二者呈正相关,二者与肝脏胶原纤维、网织纤维含量同步陛升高,并明显相关;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及血清高度表达TGF—β1,并与肝纤维化程度平行;TGF-β1对肝纤维化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其水平变化有助于判断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窦微循环障碍的影响.方法:将4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EGb761治疗组26例及对照组21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肝组织活检术,肝组织行HE染色,并各取10例电镜观察治疗前后的肝窦微循环变化.结果:治疗后肝活检证实,与治疗前(炎症计分:15.7±6.3;纤维化计分:11.9±6.2)和对照组治疗后(炎症计分:14.24±6.6;纤维化计分:11.5±5.6)相比,EGb761治疗组肝组织损伤程度及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炎症计分:10.7±4.8;纤维化计分:8.3±4.2)(P<0.05);与治疗前相比,EGb761治疗组电镜下肝窦内血细胞聚集或微血栓形成(32 vs 56,P<0.01)、窦腔及Disse隙胶原沉积(23 vs 38,P0.05)、窦内皮损伤(41 vs 59,P<0.05)、毛细血管化(17 vs 32,P<0.05)等肝脏微循环障碍明显改善;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能保护慢性乙肝患者肝窦内皮细胞,抑制肝窦内血细胞聚集及微血栓形成,抑制肝窦及Disse隙内胶原沉积及肝窦毛细血管化,改善肝脏微循环.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