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1病例资料患者男,47岁,因"双下肢水肿2个月"于2019年3月27日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年,复方利血平胶囊每天1粒口服治疗,血压控制平稳,平时健康状况良好;吸烟史20年,平均每天10支.入院体格检查: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腹部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水肿.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3种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方法对臂丛神经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30例健康成人分为3组,各10例,分别采用T2短反转时间反转恢复(T2short inversion time inversion recovery,T2STIR)、背景抑制全身扩散加权成像(difffusion weighted whole body imaging with background body signal suppresson,DWIBS)、扩散张量神经纤维束示踪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3种方法对其双侧臂丛神经成像,并对成像质量、神经显示长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评价3种方法的成像能力。结果:本组30例研究对象,通过3种成像方法,均能得到有效图像,其中1例因患者躁动不安需药物镇静后重复扫描。3种成像方法的良好率分别达80%、90%、90%,卡方检验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DTT组显示神经束最长,达(36.99±5.5)mm,其次为T2STIR及DWIBS组,分别为(31.01±6.5)mm及(28.18±4.1)mm。组间t检验分析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2STIR、DWIBS及DTT均能提供较好的图像质量,DTT成像追踪神经束更完整、图像分辨率更高,对远端神经束显示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R+DA-EPOCH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5月至2018年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区(安徽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0例初治DLBCL患者,采用R+DA-EPOCH方案治疗,评价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3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4例(46.67%),部分缓解(PR)7例(23.33%)。双重表达淋巴瘤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31%,非双重表达淋巴瘤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2.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个月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率为86.54%,至随访终点的PFS率为78.67%。结论 R+DA-EPOCH方案对于DLBCL的有效率较高,尤其可克服双重表达对疾病预后的影响,不良反应可耐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流入反转恢复(IFIR)序列在肝移植术后门静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6例肝移植术后患者依次行上腹部IFIR序列成像和对比增强MRA(CE-MRA),由2名医师采用盲法对门静脉显示质量进行评分,比较2组图像评分的差异并测量吻合口直径。比较2组图像测量值的差异,评价医师间图像质量评分和测量吻合口直径的一致性。结果 26例IFIR序列和CE-MRA均能显示门静脉主干及门静脉左、右支近端血管,图像质量≥ 3分者分别为92.31%(24/26)和96.15%(25/26)。2名医师对IFIR序列与CE-MRA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医师1:Z=-1.077,P=0.282;医师2:Z=-0.629,P=0.529)。2组图像吻合口直径测量值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医师1:t=0.369,P=0.546;医师2:t=0.020,P=0.889)。2名医师图像质量评分和测量吻合口直径的一致性好。结论 IFIR序列可作为评估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口腔颌面-头颈部是黏膜黑色素瘤的高发部位,该病侵袭性强,易发生区域和远处转移,预后很差,临床治疗有很大的难度。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口腔黏膜黑色素瘤的综合序列治疗方法已经形成,治疗效果有所提高。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肿瘤的分子诊断和靶向治疗取得了巨大突破,尤其是小分子抑制剂和免疫调节治疗的发展,打开了晚期黑色素瘤治疗的突破口。目前,口腔颌面-头颈黏膜黑色素瘤的治疗已向个体化治疗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P100蛋白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作用NB4细胞过程中的表达及其对NB4细胞增殖和周期的影响。方法实时定量PCR检测SP100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P100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SP100的定位;CCK-8检测NB4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NB4细胞的周期。结果 ATRA能明显促进NB4细胞中SP100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并将SP100由弥散的小点状转变为较大的斑块状;感染SP100-shRNA的NB4细胞增殖活力明显高于未感染组和病毒空载组(P0.05),并使G2/M期的细胞增多。结论 ATRA促进NB4细胞中SP100蛋白的表达,SP100蛋白可能参与NB4细胞增殖活力的调节。  相似文献   
7.
患者 男,69岁,外院体检发现右肾上腺区占位后入本院。站立位-卧位血浆血管紧张素水平正常,血浆儿茶酚氨水平正常,血压140 mmHg/90 mmHg(1 mmHg=0.133 kPa)。彩超检查:右肾上腺区可见一大小约为13.8 cm×10.0 cm 囊实混合性包块,边界清晰,内回声不均。CDFI:其内可见彩流信号。诊断:右肾上腺区囊实性占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不同定位CT床板对放射治疗剂量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碳纤床板、有机玻璃床板、普通CT凹形扫描床板、不用扫描床板对模体进行扫描,传输至计划系统,进行CT值采样,比较基于不同方法得到CT图像设计计划所得加速器输出量。结果 与有机玻璃床板接触的模体部分CT值(如取样为1.25cm及0.5cm直径的圆相对偏差值分别为118.8%和205.6%),比不用扫描床板CT值大(P<0.01),其他扫描方法所得的CT值与不用扫描床板所得的CT值一致;在180°与有机玻璃床板接触的模体设射野时加速器输出量比不用扫描床板模体大09%,其他两种方法加速器输出量比不用扫描床板模体增大在0.5%内。结论 射野穿过与有机玻璃床板接触的模体部位对剂量将有影响,而其他不同定位CT床板对放射治疗剂量的影响无临床意义;不同的治疗床板对剂量影响大小不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联合TACE治疗肝癌肾上腺转移的可行性、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7月—2010年3月,13例在我院行经射频消融联合TACE治疗的肝癌肾上腺转移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其中2例为胆管细胞癌,10例为肝细胞癌,1例为混合细胞癌,均先行肝及肾上腺病灶的TACE术,其后8~18日行肾上腺肿瘤射频消融术。术后增强CT或MR复查病灶。结果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耐受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3例病例中有9例即70%(9/13)的患者病灶完全坏死,2例即15%(2/13)的患者病灶进展。病灶小于5 cm的患者8例中,7例即87%(7/8)的患者病灶完全坏死。并发症情况如下:1例患者发生术中高血压(220/115 mmHg),1例右肾上腺转移瘤的患者临近病灶的肝脏部分被消融,1例出现少量血气胸。结论 射频消融联合TACE治疗肝癌肾上腺转移瘤,是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安全性及患者的耐受情况良好,明显减少射频消融术后出血,消融范围充分、明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肠造影对美克尔憩室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改良法小肠钡剂造影检测病例。结果:发现美克尔憩室13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论:美克尔憩室缺乏特异症状及临床表现,本文应用改良法小肠钡剂造影并有针对性的对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从回盲部开始向回肠近端逐段加压,能很好的显示憩室的“盲袋状的囊样突起”或“三向放射状粘膜”等征象,提高本病术前的X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