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法分别测定 40 例结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 T 细胞亚群CD4^+、CD8^+、CD4^ +/CD8^+的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 结肠癌组治疗前外周血 T 细胞亚群 CD4+和 CD4^+/ CD8^+均降低,而 CD8^+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行根治性手术组术后 CD4^+和 CD4^+/ CD8^+均有显著性增高 (P〈0.05),CD8+显著性降低 (P〈0.05);行姑息性手术组术后 CD4+、CD8^+ 和 CD4^+/ CD8+均无显著性改变 (P〉0.05).结论 检测结肠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有助于临床判断肿瘤发展、手术疗效和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RANTES促进小鼠外周血Des前体细胞动员及DCs疫苗对结肠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 C57BL/6J(B6)小鼠静脉注射RANTES,不同时间间隔(0、4、8、16、24、48、72 h)采集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BMNCs),通过流式细胞仪分选出F4/80-B220-CD11c+细胞并其进行检测.反复冻融法制备结肠癌可溶性抗原,将其与RANTES动员的DCs共同培养,制备成DCs疫苗以激活T细胞,MTT法检测活化的T细胞在体外对结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γ干扰素(IFN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IFNγ的分泌情况.结果 B6小鼠外周血中F4/80-B220-CD11c+细胞数量随着注射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多,大约在24 h达到高峰,占PBMNCs(13.45±1.25)%.新鲜分离的F4/80-B220-CD11c+细胞为DCs前体细胞.负载结肠癌抗原的DCs激活的T细胞表现出对结肠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产生高水平的IFNγ(1595.00±38.03)ng/L,而对B16黑色素瘤细胞没有杀伤作用,不产生高水平的IFNγ(175.44±6.55)ng/L.结论 RANTES动员的DCs在体外可以诱导出针对结肠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免疫共刺激分子CD40在结肠癌细胞株的表达及重组可溶性人CD40配体(rshCD40L)对结肠癌细胞株的体外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4株结肠癌细胞(HCT116、Caco-2、SW48和COLO-320)CD40分子的表达,同时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γ干扰素(IFN-γ)对结肠癌细胞株CD40表达的影响。MTT法检测rshCD40L对结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TUNEL法检测rshCD40L对结肠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同时检测联合rshCD40L和IFN-γ抗结肠癌作用。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有3株结肠癌细胞(HCT116、Caco-2和SW48)表达CD40分子,IFN-γ能增强CD40+结肠癌细胞CD40分子的表达。rshCD40L能明显抑制CD40+结肠癌细胞的增殖作用(抑制率分别为HCT116:33.5%±5.5%;Caco-2:21.5%±3.6%;SW48:30.1%±4.2%),而对CD40-结肠癌细胞株(COLO-320)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rshCD40L能诱导CD40+结肠癌细胞的凋亡作用(凋亡细胞百分比为HCT116:25.6%±4.52%;Caco-2:15.71%±2.27%;SW48:18.0%±3.7%),而对CD40-结肠癌细胞株(COLO-320)无诱导凋亡作用(P<0.05)。另外,IFN-γ能明显增强rshCD40L对结肠癌细胞的抑制增殖和促凋亡作用。重组人CD40配体与IFN-γ联合可显著诱导CD40阳性的结肠癌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具有潜在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荣朝  吴雨岗 《江苏医药》2008,34(3):275-276
目的 从小鼠骨髓中体外诱导、扩增树突状细胞(DCs),检测DCs对T细胞的活化作用.方法 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单个核细胞(MNCs),在重组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因子(rmGM-CSF)、白细胞介素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诱导下培养扩增DCs.光学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特征,流式细胞仪分析其表型特征,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DCs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 MNCs经过rmGM-CSF、IL-4和TNF-α诱导培养12 d后,具有典型的DCs形态,高表达MHCⅡ类分子、CD11c、CD80、和CD86抗原.具有极强的激发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 体外诱导、扩增DCs具有极强的激发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吴雨岗  王荣朝 《江苏医药》2008,34(7):685-687
目的 研究负载肿瘤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活化的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对胃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 冻融法获取胃癌细胞抗原,联合应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白细胞介素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培养外周血BC并负载肿瘤抗原,激活自体T淋巴细胞,制备特异性CTLs,MTT法检测对胃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ELISA法检测γ干扰素(IFNγ)分泌情况.结果 负载胃癌抗原的DC激活的CTLs表现出对胃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产生高水平的IFNY(P<0.01);而对B16黑色素瘤细胞没有杀伤作用不产生高水平的IFNγ.未负载胃癌抗原DC刺激的CTLs对胃癌细胞无杀伤作用.结论 应用细胞因子从人外周血中诱导的DC负载胃癌抗原后,激活的CTLs在体外对胃癌细胞能产生高效而特异性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中细胞内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术中收集38例胃癌和10例良性胃溃疡患者的腹腔冲洗液,采用PCR TRAP方法测定腹腔冲洗液中游离细胞内端粒酶的活性,同时做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PLC)。结果 10例胃良性溃疡患者腹腔冲洗液细胞内端粒酶活性均为阴性。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中细胞内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为4 2 .1% (16 / 38) ,明显高于PLC阳性率18.4 % (7/ 38) (P <0 .0 5 )。结论 两种方法(端粒酶活性检测和PLC)均适用于胃癌腹腔脱落癌细胞的诊断或腹膜转移的预测。但对微量癌细胞检出的灵敏度,以端粒酶活性检测为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CRC)患者体内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17A、IL-17F、IL-23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30例CRC患者和15名健康者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肿瘤组织和正常瘤旁组织中细胞因子IL-17A、IL-17F、IL-23 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外周血IL-17A、IL-23的水平;并作临床相关性分析.结果 肿瘤组织标本中IL-17A的mRNA、IL-23的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瘤旁组织中的mRNA相对表达量,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7F的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中的mRNA相对表达量,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IL-17、IL-23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它们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肿瘤发生部位均无关(P>0.05),而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结论 CRC患者体内存在着细胞因子IL-17A、IL-23的高表达,提示Th17细胞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在脑血管病急性期发生、发展中作用。方法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 ,对 5 6例脑血管病急性期患者和 17例正常对照组血清sIL -2R进行了测定。结果 :脑出血组和脑梗塞组急性期sIL -2R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 (P <0 .0 1) ;sIL -2R水平与脑出血量无相关性 (r =0 .13 8,P >0 .0 5 ) ;sIL -2R水平随着病情的好转而下降。结论 :sIL -2R可作为判断脑血管病急性期患者病情变化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杨春  吴雨岗 《江苏医药》2007,33(9):874-876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诱导扩增树突状细胞(DCs)的方法,观察其形态、表型、内吞及递呈抗原能力.方法 从胃癌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PBMNCs),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白细胞介素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诱导下培养扩增树突状细胞.光学显微镜观察其体外培养过程中的形态特征,流式细胞仪(FACS)分析其表型特征,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其功能,辣根过氧化酶(HRP)内吞实验检测其群体内吞能力.结果 PBMNCs经过rhGM-CSF、IL-4和TNF-α诱导培养9 d后,具典型的DCs形态,细胞表型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2(MHCⅡ)类分子(HLA-DR)(69.70±6.12)%、CD80(65.32±5.19)%、CD86(71.65±7.61)%、CD1a(58.65±3.28)%和CD14(16.82±1.25)%,具有极强的激发MLR的能力,显示成熟DCs的特征.DCs群体的内吞能力约在培养第6天达高峰,之后有明显下降.结论 该方法是一种可靠的诱导、扩增DCs的方法,在其具有活跃的内吞能力时,肿瘤抗原致敏可作为胃癌生物治疗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共刺激分子B7-H4表达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胃癌患者后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分析156例胃癌的临床资料,并按其治疗情况分为对照组(81例,单纯化疗)和试验组(75例,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对胃癌患者组织进行B7-H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比较B7-H4不同表达情况下,对照组与试验组治疗后无瘤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和试验组间各临床病理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中位无瘤生存时间分别为18.0个月和45.0个月(χ~2=11.631,P=0.001),术后中位总体生存时间分别为27.0个月和49.0个月(χ~2=10.907,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6例B7-H4低表达者中,采用单纯化疗和CIK联合治疗后中位无瘤生存时间分别为32.0个月和62.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3,P=0.03);70例B7-H4高表达者中,采用单纯化疗和CIK联合治疗后中位无瘤生存时间分别11.0个月和18.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71,P=0.001).结论 采用化学治疗联合CIK细胞回输治疗胃癌,无论B7-H4高表达还是低表达,均可显著延长胃癌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