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8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9篇
肿瘤学   1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髓系来源抑制细胞(MDSC)在胃癌患者外周血的数量和肿瘤组织、癌旁组织的表达,探讨MDSC的数量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收集62例胃癌患者外周血和其中12例患者的新鲜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以及20份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流式细胞仪分析HLA-DR-CD33+CD11b+MDSC的数量,采用One-way ANOVA和Mann-Whitney U检验以及t检验分析胃癌患者外周血MDSC的数量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患者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和健康志愿者相比,初诊胃癌患者外周血MDSC数量增加(P0.01);MDSC在胃癌患者外周血的数量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患者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MDSC在同一病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复发/转移组患者外周血MDSC的数量明显高于无复发/转移患者(P0.05);胃癌患者外周血HLA-DR-CD33+CD11b+MDSC高表达负性协同刺激分子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结论 MDSC在胃癌患者外周血的数量与肿瘤恶性程度及复发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树突状细胞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 (DC)是机体内最重要的、作用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 (APC) ,也是机体免疫应答的始动者 ,在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作为一种天然的免疫佐剂 ,近年来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得到高度重视 ,并已试用于临床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多发性骨髓瘤 (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MM分泌均一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Ig)或Ig片段 ,这种Ig是一种公认的肿瘤抗原 ,在发病过程中患者血浆中始终具有肿瘤细胞的个体独特型表型[1 ] ,且较容易大量获得 ,这为DC的免疫疗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MM也因此成为探索DC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紫杉醇对IL 36γ介导的抗肿瘤作用的影响。方法: 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CDEF3 IL 36γ,再经基因转染、亚克隆筛选和实时定量PCR(RT qPCR)鉴定,构建可稳定表达IL 36γ的转染细胞株B16 IL 36γ;利用荷瘤小鼠模型,观察转染表达的IL 36γ对肿瘤生长的影响;将肿瘤细胞转染表达的IL 36γ联合不同剂量紫杉醇(0,12.5,25和100 μg)进行C57BL/6J雌鼠腹腔注射,分析紫杉醇对肿瘤直径的影响,并检测肿瘤中干扰素 γ mRNA的表达。结果: 成功获得能稳定表达IL 36γ的转染细胞株B16 IL 36γ;IL 36γ可显著抑制B16肿瘤的生长;100 μg剂量的紫杉醇明显抑制了IL 36γ介导的抑肿瘤生长作用和肿瘤中干扰素 γ表达,而12.5 μg剂量的紫杉醇则对IL 36γ介导的抑肿瘤生长和肿瘤中干扰素 γ表达具有促进作用。 结论: 采用IL 36γ进行肿瘤免疫治疗的同时,不宜采用高剂量紫杉醇,但可联合低剂量紫杉醇达到一定的协同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IL - 11及sgp130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动员过程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采用生物学活性检测和ELISA检测方法分别对造血动员患者的血清IL - 11及sgp130含量进行动态观测 ,同时通过流式细胞仪及细胞计数观察患者外周血CD34 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变化 ,对整个动员过程中的上述指标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在动员过程中 ,患者外周血CD34 造血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与血清中IL - 11水平呈平行性升高 ,而血清中sgp130的含量在动员过程中呈下降趋势。 结论 自体干细胞移植造血过程中 ,血清IL - 11和sgp130的含量与患者CD34 细胞数、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有一定的相关性 ,是监控造血动员过程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B7-H4分子在小鼠树突状细胞分化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及其在T细胞活化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GM-CSF和IL-4联合方案体外诱导小鼠髓系树突状细胞(DCs);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未成熟DCs、成熟DCs以及IL-10诱导的DCs表面B7-H4分子的表达;采用3H-TdR掺入试验和抗B7-H4单抗(McAb)阻断试验分析DCs表达的B7-H4分子对T淋巴细胞的共刺激效应.结果 经GM-CSF和IL-4联合方案体外诱导的未成熟DCs较高水平表达B7-H4,在IL-10作用下B7-H4表达进一步上调,经TNF-α刺激成熟后,B7-H4的表达显著下调,不同功能状态下DCs表面B7-H4分子均可抑制T细胞的增殖,但以未成熟DCs、IL-10诱导的DCs表面B7-H4分子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结论 不同功能状态下的DCs均有B7-H4分子的表达,处于抑制状态下的DCs通过高表达B7-H4介导免疫不应答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鼠抗人CD83功能性单克隆抗体(mAb)的研制及其生物学特性的鉴定.方法:以人CD83转基因细胞L929/CD83为免疫原,常规免疫6~8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采用B淋巴细胞融合技术,将免疫小鼠脾脏细胞与Sp2/0融合,以L929/CD83、293/CD83转基因细胞为抗体筛选阳性细胞,经免疫荧光标记分析对杂交瘤进行反复筛选和多次的克隆化培养;采用Ig类和亚类快速定性试纸法、染色体核型分析、竞争结合抑制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法、Western blot对mAb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结果:获得1株稳定分泌鼠抗人CD83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9D8),该mAb能特异性地识别成熟的DC、活化的T细胞及肿瘤细胞株Daudi、8226表达的CD83分子,该mAb识别的位点不同于商品化抗人CD83mAb(HB15e).结论:成功地研制1株鼠抗人CD83mAb,识别位点与HB15e不同,为更好地研究该分子的功能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内皮细胞源性IL—8对人树突状细胞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内皮源性白细胞介素-8(IL-8)对人树突状细胞(DC)的作用。方法:用TNF-α分别诱导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IL-8,并将这2种不同来源的IL-8分别加入DC常规诱导培养的早期(第3天)及后期(第7天),培养至第9天收获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分析DC的表型;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测定DC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IL-12的含量;PI染色观察DC凋亡。结果:在DC培养的早期(第3天)加入内皮源性IL-8可以抑制DC的成熟,FCM分析表明:CD1a,CD40,CD80,CD83,HLA-DR等DC表面标志显著下降,而CD14表达率明显高于常规培养组。同时,激发同种T细胞增殖的能力及分泌的IL-12量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1),而加入单核细胞来源的IL-8则无此  相似文献   
8.
肿瘤免疫应答是由多种免疫细胞和分子参与并受到严格调控及制约的复杂生理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一组细胞膜分子--共刺激分子(costimulatory mole-cules),其调节性表达、相互作用及其信号传递在非常复杂的肿瘤免疫应答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B7家族作为惟一能从抗原递呈细胞(APC)单向传递信号至T细胞的共刺激分子[1],近几年已相继发现了B7RP-1(B7H、B7-H2)、B7-H1(PD-L1)、B7-DC(PD-L2)及B7-H3等新分子[2],从而使此家族的调节作用不断复杂化.B7-H3是新近克隆的B7家族成员,与其他B7家族分子有20%~27%的同源性[3],其研究才刚开始,在最新研究中发现,B7-H3能协同刺激CD4+、CD8+T细胞的增殖,使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活性增加[4],被认为是一正性调控分子.B7-H3对胃癌细胞生物行为和胃癌预后的影响,目前国际上尚鲜有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9.
GD患者外周血CD4~+CD28-T细胞亚群的表型特征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检测Graves病(GD)患者外周血CD4~+CD28-T细胞水平及其表面CD45RO/CD45RA及ICOS的表达,探讨CD4~+ CD28-T细胞亚群在GD免疫致病机制中的作用。采用三色荧光抗体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了42例初发GD患者和30例健康者外周血中CD4~+CD28-T细胞的百分率及其表面CD45RO/CD45RA和ICOS表达水平,同时检测其甲状腺功能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GD患者外周血中CD4~+CD28-T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并高表达ICOS分子,与FT3水平显著正相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GD患者CD4~+CD28~-CD45RO~+T细胞百分率也显著增高,而CD4~+CD28~-CD45RA~+T细胞呈下降趋势,FT3、FT4水平与CD4~+CD28-T细胞表面CD45RO的表达率呈正相关,而FT3水平与CD45RA表达呈负相关。结论GD患者外周血CD4~+CD28~-T细胞异常增高,表面高表达ICOS分子,具有记忆性细胞的表型特征,与甲状腺功能异常有一定的相关性,CD4~+CD28-T细胞可能是参与GD免疫病理反应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  相似文献   
10.
探讨B7-H3分子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Mo-DC)体外成熟和生物学功能的影响。采用常规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DC,在诱导过程中,加入B7-H3单抗21D4共培养,经流式细胞术检测Mo-DC上B7-H3分子和其他共刺激分子的表达,ELISA试剂盒检测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10和IFN-γ的分泌量,并采用3H-TdR掺入法测定T细胞的增殖。结果:B7-H3分子在未成熟和成熟Mo-DC上均有高水平表达,抗人B7-H3单抗21D4能上调Mo-DC表面CD80、CD86和CD83的表达,提高Mo-DC的共刺激能力,促进T细胞的体外增殖,并能显著促进T细胞分泌IL-10。由此表明,B7-H3单抗21D4交联作用可以促进Mo-DC体外成熟,上调其共刺激T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