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荟萃分析系统评价HCV感染是否为肾移植后糖尿病(PTDM)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Google scholar和Web of science database截至2019年12月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应用Stata 15.1统计软件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荟萃分析,计算相对危险度(RR)。 结果共纳入22篇文献,包含129 981例肾移植受者。荟萃分析结果显示,HCV感染的肾移植受者术后发生PTDM的风险为非HCV感染者的2.5倍(RR=2.50, 95%CI: 1.95~3.20, P<0.001)。在亚洲、高加索和美洲人种中,HCV感染均为肾移植术后PTDM的危险因素。 结论HCV感染是促进肾移植术后发生PTDM的危险因素,感染者需尽早进行清除HCV的相关治疗。  相似文献   
2.
2015年以来,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体系经过系统化建设,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健康发展轨道[1-2]。随着5年来国家对器官捐献与移植的监管和调整力度的加强,我国器官移植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调整时期,这是自我调整和完善的过程,也是我们的事业日趋成熟、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2019年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年会提出,当前我国器官移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器官移植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提升型转变”,促进器官移植科学、平衡、规范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体外光化学治疗(ECP)方法提高淋巴细胞凋亡诱导率的效果。方法以无菌离体移植肝供者脾脏作为实验材料,分别以改良和传统ECP方法制备供者脾脏淋巴细胞悬液(SP),所得SP经8-甲氧基补骨脂素(8-MOP)联合A波段长波紫外线(UVA)照射(PUVA)、8-MOP、UVA处理,并分别设对照组;不同处理的SP于37℃、50 mL/L CO2孵箱中培养过夜(6~8 h),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比较各组间淋巴细胞凋亡率的差异。结果改良ECP方法制备的SP,经PUVA、8-MOP、UVA处理早期凋亡率和总凋亡率分别为(95.33±3.03)%和(97.10±2.12)%,(23.39±4.55)%和(36.32±6.63)%,(66.98±3.60)%和(68.65±4.35)%,与对照组(12.82±1.86%和13.4±2.65%)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传统ECP法各实验组早期及总凋亡率分别为(79.73±4.21)%和(82.70±4.13)%,(61.42±2.28)%和(68.91±2.18)%,(19.30±1.78)%和(28.06±1.88)%,(10.84±0.98)%和(12.77±1.2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良法与传统ECP法相比,早期和总凋亡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晚期凋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型ECP方法可简便、安全、高效提高离体脾脏淋巴细胞早期凋亡率,为进一步研究ECP诱导的树突细胞免疫调节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排斥反应是引起移植失败的最主要原因,目前临床采用的指标特异度和灵敏度均较差,不能精准地提示排斥反应的确切病因,寻找新的排斥反应监测标志物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从移植病理学、免疫细胞与调节性免疫细胞、非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外泌体、游离DNA、组合基因预测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器官移植排斥反应风险生物标志物研究的最新进展,为器官移植排斥反应预警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常用免疫抑制剂对滤泡调节性T细胞(Tfr细胞)和调节性B细胞(Breg细胞)的作用。方法收集6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每例5 mL),采用人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淋巴细胞进行培养,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未加入免疫抑制剂)、环孢素组(250 ng/mL)、他克莫司组(10 ng/mL)和西罗莫司组(10 ng/mL),分别用相应免疫抑制剂刺激48 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淋巴细胞中Breg细胞和Tfr细胞的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21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环孢素组、他克莫司组和西罗莫司组淋巴细胞中Breg细胞的比例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环孢素组和他克莫司组淋巴细胞中Tfr细胞比例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西罗莫司组淋巴细胞中Tfr细胞比例下降,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环孢素组和他克莫司组上清液中IL-21含量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西罗莫司对IL-21分泌的影响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孢素和他克莫司具有抑制B细胞免疫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 从分泌抗SEB的单克隆抗体(FMU-SEB-No.1)杂交瘤细胞中,克隆出FMU-SEB-No.1重链和轻链可变区(VH和VL)基因,构建FMU-SEB-No.1单链抗体(scFv)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scFv基因的蛋白表达.方法 从FMU-SEB-No.1杂交瘤细胞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扩增出VH和VL基因;通过在引物上设计linker序列,拼接VH和VL为完整FMU-SEB-No.1的scFv基因(FMU-SEB-scFv).将测序正确的scFv基因克隆入PGEX4T-1载体,转化入E.coli BL21(DE3)进行蛋白表达.通过SDS-PAGE,Western blot法分析其表达水平和特异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鉴定其抗原结合活性.结果 测序结果显示,本实验成功克隆出FMU-SEB-No.1重链及轻链可变区基因,并成功构建FMU-SEB-scFv基因,所得的基因全长为750 bp,编码250个氨基酸.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PGEX4T1-FMU-SEB-scFv在E.coli BL21(DE3)可表达为Mr约54 000的可溶型scFv/GST融合蛋白.间接ELISA检测结果表明,可溶型scFv/GST融合蛋白与SEB具有较高的抗原结合活性.结论 制备并鉴定了针对SEB的基因工程抗体,为开发出针对SEB的治疗性抗体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比较后腹腔镜及开放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T1a N0M0期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3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保留肾单位手术患者52例,分为后腹腔镜组(23例)和开放组(29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肾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输血率、术后并发症、恢复进食时间、引流天数、术后住院天数、IL-2用药情况、出院时肌酐及远期肾功能、有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肾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引流天数、术后输血率、术后并发症、IL-2用药、出院时肌酐水平、病理类型及远期肾功能、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T1a N0M0期肾癌疗效可靠,与开放性手术相比,术后恢复快,远期肾功能、局部复发及转移率方面相似。  相似文献   
10.
目前,医院之间的医疗设备、医疗技术差距正在缩小,而以疗效为核心的医疗质量差距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当前医疗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之一。开展肾移植质量控制的目的是缩小各中心医疗质量差距,全面提升肾移植质量。在初步建立我国肾移植数据库之后,除原有的医学指标评估外,借鉴美国经验,在肾移植质量控制工作中开展前瞻性的质量提升计划,其核心是准确性、前瞻性、包含多种临床结局的临床数据库,将肾移植带入信息化、大数据、多中心合作的时代,为移植受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实现从医学质量评价(控制)到医疗质量提升的良性循环,不断推进我国肾移植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