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7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肝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检查证实的68例肝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68例肝母细胞瘤患儿中男44例、女24例,3岁55例、≥3岁13例,初发时单发59例,甲胎蛋白(AFP)均明显升高。高危患儿27例,出现转移和/或肝外临近器官侵袭和/或门静脉及肝静脉三分支/下腔静脉受侵22例。术前影像分期PRETEXTⅣ期患儿13例。患儿年龄、AFP浓度、病理类型和PRETEXT分期有显著相关性(P均0.05);病理学类型和AFP浓度有显著相关性(P=0.002)。病理学类型在高危组、标危组之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结论儿童肝母细胞瘤患儿临床病理特征差异性可能有助有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2.
胃癌病人血清IL—2R、IL—10、IL—12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胃癌病人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2(IL-12)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A组(正常对照组)12例,B组(胃癌带瘤组)22例,C组(胃癌术后半年内无复发组)20例,D组(胃癌术后半年以上无复发组)21例,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IL-2R、IL-10、IL-12水平。结果 与A组相比,B组的IL-2R水平明显升高(P<0.005),B、C组的IL-12组的IL-12水平明显降低(P<0.005)。与B组相比,D组的IL-2R水平明显降低(P<0.005),IL-12水平明显回升(P<0.05)。IL-12水平与IL-2R、IL-10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胃癌病人血清IL-2R水平长高;IL-12水平降低,根除肿瘤后IL-2R、IL-12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3.
胃肠道肿瘤病人血清四种因子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胃肠道肿瘤病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2(IL12)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正常对照组12例,胃癌组22例,肠癌组14例,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TNFα、sIL2R、IL10、IL12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胃癌组、肠癌组的TNFα、IL10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sIL2R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胃癌组的IL12水平明显降低(P<0.001),而肠癌组的IL12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胃癌病人血清sIL2R水平升高,IL12水平降低,肠癌病人血清sIL2R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相关基因A与白细胞介素-8的相关性及其诱导机制,为探讨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机制以及在消化道疾病中的作用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T2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多层螺旋CT(MSCT)在T2期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单因素分析93例T2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行MSCT术前TNM分期,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浅肌层癌(T2a)和深肌层癌(T2b)两组患者在临床病理特征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对T2期胃癌T分期准确率为91.40%(85/93);N分期准确率为66.67%(62/93),其中对pN0、pN1、pN2和pN3期判断的准确率分别为68.18%(30/44)、65.00%(26/40)、60.00%(3/5)和75.00%(3/4);TNM分期的准确率为67.74%(63/93),其中Ⅰ、Ⅱ、Ⅲ和Ⅳ期分期准确率分别为68.18%(30/44)、64.10%(25/39)、60.00%(3/5)和100%(5/5)。结论T2a和T2b患者在临床病理特征上没有显著差异。MSCT动态增强扫描对T2期胃癌术前TNM分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儿童后腹膜恶性肿瘤临床病理影像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刚  蔡嵘  朱铭  程普选 《实用医学杂志》2004,20(10):1114-1115
目的:探讨儿童后腹膜恶性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行临床病理影像对比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小儿后腹膜恶性肿瘤23例,其中肾母细胞瘤8例,神经母细胞瘤6例,横纹肌肉瘤2例,肾母细胞瘤术后复发、肾细胞癌、未成熟畸胎瘤、未分化肉瘤、小细胞恶性肿瘤、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胰母细胞瘤各1例。结果:(1)肾母细胞瘤B超上表现多为实质性不均质光团及低回声暗区,肾脏轮廓增大;CT上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平扫时密度不均匀,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均有肾皮质或集合系统受压;MRI上表现为团块状异常信号影,T1WI上呈中等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增强后呈非均匀性强化。(2)神经母细胞瘤B超上表现为低回声光团,低回声暗区,包膜完整及显示钙化;CT上表现为平扫时软组织密度肿块,密度不均匀,明显不均匀强化。(3)肾未分化肉瘤、乳头状肾细胞癌、未成熟畸胎瘤、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胰母细胞瘤及腺泡状横纹肌肉瘤影像学上.主要表现为密度不均匀实质性肿块,血流多丰富,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推移周围脏器,临近或远处淋巴结转移。结论:肾母细胞瘤和后腹膜神经母细胞瘤临床和影像学表现较有特征,而其他后腹膜恶性肿瘤则缺乏特征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皮革胃的CT特征,评估CT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40例皮革胃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所有患者表现为广泛的环行病灶。胃壁的厚度为1.0-3.4(平均1.6)cm。35例患者病灶均匀强化,3例轻度不均匀强化,2例患者出现壁内钙化。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CT正确分期33例(82.5%),6例低分期,1例高分期。6例CT分期为Dukes D者均经病理证实,其中累及食管下端3例,腹膜转移3例。结论CT是皮革胃患者重要的辅助影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自从1994年WHO明确将幽门螺杆菌列为胃癌的致癌原以来,研究者对结直肠癌病人的肠镜活检标本进行了前瞻性研究以调查是否有类似Hp粘附和侵犯性的粘膜相关致病菌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如能克服MDR无疑将提高化疗的疗效。本文介绍采用法乐通420 mg/d×(5~7 d)与异搏定240 mg/d×(5~7 d)联合化疗,以期发挥协同逆转作用,提高对化疗已产生耐药的晚期恶性肿瘤化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女性胃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每年约有 16万人死于胃癌 ,近年来发病率有下降趋势[1] 。胃癌发病的男女比值在 2左右 ,也有报道日本 4 0岁以下女性多于男性 ,而4 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本研究对 5 2例女性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 ,以期为女性胃癌的防治提供借鉴 ,同时为进一步的基础研究预见方向。一、对象与方法(一 )研究对象 选择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7月在我院行胃镜检查的女性胃癌患者 5 2例 ,均经病理证实。(二 )研究方法1.胃镜及活检 :常规术前准备。插镜至十二指肠球部 ,部分患者至十二指肠降部 ,退镜观察。所有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