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12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儿,男,1岁6个月,因发热1周于2009年5月4日入院.患儿于1周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体温最高40.8℃,伴畏寒,无明显寒战,热型不规则,3 d前起出现眼睑浮肿,眼结膜充血,杨梅舌,双足硬肿.外院先后予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3 d,阿奇霉素3 d,更昔洛韦治疗1 d,体温未退.本院门诊拟"发热待查:败血症?川崎病?"收住入院.起病以来,精神、进食、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观察251例白血病细胞CD14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 CD14在白血病细胞的表达及其在白血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 CD45 /SSC参数设门多色流式细胞术分析 2 5 1例白血病细胞 CD14及其它白血病相关抗原的表达情况。结果  2 5 1例中有 19例 ( 7.5 % )白血病细胞表达 CD14,9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 ( AML )中 16例 ( 16 .8% )白血病细胞表达 CD14,130例淋系白血病未见 CD14阳性的病例。 M4和 M5b CD14的阳性率 ( 9/ 14;6 / 6 )明显高于 M2 ( 1/ 30 ) ( P=0 .0 0 1;P=3.6× 10 - 6 )及 M5a( 0 / 5 ) ( P=0 .0 3;P=2 .2× 10 - 3 )。标准 CD14单抗均不与 5例 M5a细胞反应 ,而自制 CD14新克隆 2 F9单抗则全部阳性。5例 M5a中 1例 CD15和 2 9例 M2 中 13例 CD11b的阳性率明显低于 M5b( 6 / 6 ,P=0 .0 2 ;6 / 6 ,P=0 .0 2 )。在 AML 组中 ,CD14的表达与 CD117呈负相关 ( r=- 0 .2 ,n=81,P=0 .0 3) ,与 CD11b、CD15及HL A- DR呈正相关 ( r=0 .5 ,n=93,P=0 .0 0 1;r=0 .4,n=95 ,P=0 .0 0 1;r=0 .2 ,n=95 ,P=0 .0 2 )。结论  CD14有助于淋巴系白血病、髓系白血病及其单核细胞相关性白血病的诊断与鉴别 ,其对单核细胞相关性白血病免疫分型诊断中的特异性为 96 .7% ,敏感性为 6 0 .0 %。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新抗人白细胞分化抗原ZCH-7-2D3单克隆抗体(单抗)与白血病细胞的反应性及其在白血病免疫学诊断分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CD45设门和多色流式细胞术,对经30余种标准单抗业已定型的100例白血病患者新鲜的骨髓细胞或外周血标本进行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杲:2D3抗原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病例中的阳性率(10/31)明显低于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39/55,P〈0.01);2D3在3例B系/髓系混合型白血病病例中均有表达,而在6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中不表达,在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中阳性率(3/5)与B系ALL病例中的阳性率(9/28)差异无显著意义(P=0.2389)。2D3在ALL各免疫亚型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意义(P=0.5632);在AML各亚型中除2例AML—M6患者不表达外,其余AML亚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抗2D3主要与AML细胞反应,但在识别白血病细胞分化阶段上未发现特殊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CD19在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与分布,为白血病的诊断、鉴别以及导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7个荧光直标单克隆抗体(单抗)及CD45/SSC双参数设门多色流式细胞术对321例AL细胞进行免疫诊断和分型,并对CD19在各类型AL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116例B细胞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者中,CD19的阳性率(99.1%)明显高于B细胞系其它相关性抗原的阳性率;CD19在17例含B细胞系成分的杂合型白血病(HAL)中全部表达,而在29例T细胞系ALL和7例T/My HAL则均无表达;在15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仅11例(7.2%)CD19阳性,明显低于其在B细胞系ALL中的阳性率(P=0.001);CD22在B/My HAL的阳性率(12/15,80.0%)明显高于CD19 -AML(0/11,0%,P<0.001).结论 CD19对B系ALL细胞的特异性较好,敏感性较高,是诊断B细胞系ALL较为可靠的表面标记,也可作为导向治疗B细胞系ALL的理想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与持续血液净化序贯治疗儿童蜂蛰伤中毒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37例9个月龄至11周岁符合蜂蛰伤合并MODS患儿,在地塞米松0.5 mg/kg或甲基强的松龙3~5 mg/kg抗过敏抗炎及脏器支持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其中26例同时接受血浆置换及持续血液净化治疗(治疗组),另11例仅行常规治疗未同意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就两组患儿的儿童危重症评分、肝肾功能、肌溶解、肺出血/肺水肿、凝血障碍、休克、溶血、胃肠功能衰竭等器官损害情况、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器官功能障碍恢复时间及临床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治疗组中18例在发生MODS后前12 h(早期治疗组)、8例12 h后(延迟治疗组)启动血液净化治疗效果比较。结果: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儿童危重症评分、发病时间及器官功能损害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患儿治愈率高[25/26(96.15%) vs 8/11(72.73%), P=0.036],对照组与治疗组住ICU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3±7.74)d vs (12.01±6.95)d, P>0.05]。治疗组25例存活者中1例遗留轻度肾功能损害,1例全身遗留多处大片皮肤、皮下及肌肉组织坏死;对照组8例存活者中4例遗留脏器功能损害,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2/25(8.00%) vs 4/8(50.00%), P=0.031]。治疗组较对照组存活患儿的肝肾功能、肌溶解及溶血恢复快(均 P<0.05);MODS发生12 h内启动血液净化治疗较12 h后启动治疗需要血浆置换次数更少,CRRT时间、住ICU及机械通气时间更短(均 P<0.05)。 结论:儿童蜂蛰伤合并MODS时,常规治疗同时于12 h内开始血浆置换与持续血液净化序贯治疗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和更好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6.
1 正反双方陈述观点,自由辩论,总结陈词正方观点:机械通气患儿应采取深镇静皮丹丹医生:精准是镇静未来的发展方向 正方认为机械通气患儿采取深镇静优于浅镇静.因为重症患儿需要全方位的支持,包括呼吸、循环、营养、抗感染和深镇静[1].深镇静在重症患者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深镇静不仅是让患者安全和舒适,还能让器官功能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脓毒症期间不同免疫器官内T细胞亚群的比例和数量变化。方法:将8周龄的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脓毒症组和对照组,脓毒症组通过盲肠结扎穿刺法构建脓毒症小鼠模型,对照组为假手术组。分别于脓毒症早期(造模后24 h)和晚期(造模后16 d)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和骨髓中CD4 ...  相似文献   
8.
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是在脓毒症基础上并发器官功能衰竭或者组织灌注不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病死率高.虽然早期足量快速的液体复苏是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治疗的关键,但白蛋白、血浆、红细胞、血小板、丙种球蛋白等血制品输注,以及血液净化、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和抗CD14单克隆抗体等免疫支持也起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本院P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深部痰液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指导VAP的早期经验性抗生素应用.方法 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符合VAP诊断标准的121例在PICU呼吸机治疗的患儿,通过封闭式吸痰收集其深部痰液,采用W1TEK60微生物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采用Kirby-Bauer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对特殊耐药菌进行鉴定.结果 PICU符合条件的痰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127株,革兰阴性菌64.57% (82/127),其中以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炎克雷白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最常见,所占比例分别为25.61% (21/127)、20.27%(17/127)、20.27% (17/127)、16.22%(12/127)、9.46%(11/127),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达77.62%.革兰阳性菌29.92%(38/127),其中表皮葡萄球菌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除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仍敏感外,对头孢菌素以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很高.真菌占5.51% (7/127).结论 PICU患儿VAP深部痰培养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耐药性较强,特别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革兰阳性菌以葡萄球菌为主.加强VAP的综合防治和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降低感染和细菌耐药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