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的探讨亚急性、慢性闭塞性冠状动脉病变PTCA及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115例行PTCA术的冠状动脉闭塞病例(115支闭塞血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冠状动脉闭塞的时间将病人分为二组:43例为亚急性闭塞组(1~30天)72例为慢性闭塞组(1~108个月),均按常规行PTCA及支架置入术操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早期机械通气气道保护下床旁急诊胃镜治疗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并昏迷患者救治中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对16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并昏迷患者实施早期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并急诊胃镜引导下置入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曲张静脉套扎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4例直接行曲张静脉套扎立即止血,12例在胃镜引导下行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多数患者在2~10d内获效,未发生并发症。结论:早期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下床旁急诊胃镜治疗,对防止呼吸道误吸及纠正低氧血症,提高救治成功率及改善预后有重要价值,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经鼻肠管管饲生大黄对重症脑出血并发胃瘫病人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重症脑出血并发胃瘫病人分为经鼻胃管管饲生大黄组(A组,30例)、经鼻肠管管饲温开水组(B组,30例)与经鼻肠管管饲生大黄组(C组,30例)。3组基础治疗方法相同,入重症监护室(ICU)后立即留置鼻胃管,禁食≥8 h,每8 h抽取胃内容物评估胃残留量,每日行胃液隐血试验检查,病人肠鸣音恢复并且无肠内营养禁忌证则开始给予肠内营养,以10 kcal/(kg·d)开始,之后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调整剂量。A组病人于入组后24 h内给予生大黄粉每次0.1 g/kg溶于50 mL开水,待开水变温后经鼻胃管管饲,每8 h 1次,连续治疗3~7 d;B组病人入组后24 h内留置螺旋形鼻肠管,经鼻肠管给予温开水50 mL管饲,每8 h 1次,连续应用3~7 d;C组病人入组后24 h内留置螺旋形鼻肠管,给予生大黄粉每次0.1 g/kg溶于50 mL开水,待开水变温后经鼻肠管管饲,每8 h 1次,连续治疗3~7 d。比较3组治疗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的胃残留量、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腹胀发生率、腹胀持续时间、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胃反流发生率、腹泻发生率、误吸发生率、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胃肠营养开始时间、7 d内肠内营养总量、住ICU天数。结果3组性别、年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病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第1天胃残留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第3天及第7天胃残留量均少于A组、B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早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腹胀发生率、腹胀持续时间、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胃反流发生率、呕吐发生率、误吸发生率、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均少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胃肠营养开始时间早于A组、B组,7 d肠内营养总量大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入住ICU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经鼻肠管管饲生大黄治疗能显著改善重症脑出血并发胃瘫病人的胃肠功能障碍,利于胃肠功能恢复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4.
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疾病,由于疾病的影响及器官功能的退化,成为了误吸的高危人群[1],重症误吸患者可引起致命性的呼吸道感染或气道堵塞,甚至因窒息而死亡,误吸对老年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威胁.2007年9月至2009 年9月我院ICU对24例老年误吸患者采用早期气道开放机械通气下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治疗,治疗后缺氧明显改善,避免了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明显,并有良好的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配合纤支镜治疗自发性脑出血并误吸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对36例自发性脑出血并误吸的患者于入ICU后立即实施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支持下经纤支镜清除误吸物及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1h内完成操作。观察术前、后血氧饱和度、吸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O2)、吸气峰压(PIP)变化。结果:36例患者均过程顺利,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较术前:吸氧浓度显著降低,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明显好转,吸气峰压明显下降。经治疗无1例出现吸入性肺炎及阻塞性肺不张。结论:早期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配合支气管镜治疗自发性脑出血并误吸,对防止窒息、吸入性肺炎及阻塞性肺不张的发生,预防和纠正低氧血症,保证脑供氧,提高救治成功率及改善预后有重要价值,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上呼吸道梗阻是吸入性损伤早期严重并发症。部分患者伤后早期无明显梗阻迹象,但在水肿高峰期(8-24h)逐渐增重,并发严重上呼吸道梗阻,被迫行紧急气管切开,但此时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并非易事。及时建立有效人工气道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院ICU于2008—09—2013—03对8例因火灾引起气道吸入性损伤并发严重上呼吸道梗阻患者,在气管插管失败的情况下,在呼吸气囊辅助下紧急实施了经皮气管切开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双侧人工耳蜗植入(CI)儿童安静和噪声条件下双耳与单耳开放式双音节词识别率的差异,以及噪声条件下易词与难词识别率差异,结合个案基本情况和CAP和SIR问卷评估结果,分析影响双音节词识别率的个性化因素。方法利用普通话儿童相邻性词表测试工具对9例双侧CI儿童进行安静和噪声条件下的双音节词测试,通过配对t检验,比较双耳与单耳双音节词识别率及易词与难词识别率差异。结果在安静和噪声条件下,双耳与单耳CI双音节识别率差异显著(P<0.05);在噪声条件下,双耳与单耳易词和难词识别率差异极显著(P<0.01);双音节词识别率受个体CI年龄、言语可懂度、内耳畸形类型等因素影响。结论在安静和噪声条件下,双耳CI可提高双音节识别率;在噪声条件下,双耳CI优势更加突出;儿童言语识别率受易词和难词以及儿童个性化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丙泊酚在无创正压通气镇静中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对133例呼吸衰竭患者在各种原因导致不配合无创通气的情况下,静脉泵入丙泊酚进行无创通气的临床资料。首先给予丙泊酚静脉注射进行镇静诱导,然后改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注射丙泊酚,根据Ramsay氏分级标准调整用量,观察镇静后患者无创通气的效果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无创通气的并发症等。结果 133例患者中,112例无创通气效果良好,生命体征逐渐稳定;21例失败,改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失败原因分别为:镇静效果差,患者仍烦躁不安、通气效果差;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无改善;腹胀、呕吐、误吸、呼吸疲劳等。结论适度镇静可提高无创通气成功率和通气效果,避免有创机械通气带来的不良作用,在ICU严密监测下使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2004年3月~2005年3月,我科应用皮肤血毒丸(由广东国医堂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联合转移因子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50例,并进行临床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10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均为我科门诊患者。入选及排除标准:符合寻常型银屑病的诊断标准,肝功能正常,近3个月内未系统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者;年龄小于18岁、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体弱、不能随诊者、未能按时服药治疗,或兼用其他药物影响疗效判定者排除。病例按抛硬币的方法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其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17~68岁,平均年龄42.7岁,病程2…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婴儿致聋的原因.为耳聋的早期发现提供信息。方法填写表格式病因调查表。并行必要的临床检查。结果在96名接受调查的聋儿中。耳聋发生于出生之前的占33%。其中主要的原因有孕妇用药(占本期的23%)。遗传(22%)。先兆流产(19%).母体被感染(12%)。发生在出生时的为26%。其中产时乏氧致聋的占到本期的52%。早产和低体重分别占20%和12%。出生后致聋的比例为17%。其主要原因是药物中毒,占本期的69%,而其中最主要的致聋药物为庆大霉素。结论 婴儿神经性耳聋发生的时间主要是在出生前和出生时,主要原因是孕期保健和产程监护不利。禁止滥用耳毒性抗生素仍是预防后天性耳聋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