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0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8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沙尘天气高发区儿童肺通气功能状况。方法于2016年4—5月在甘肃省民勤县(沙尘高发区)和平凉市(对照区)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3~6年级小学生1 702名和1 796名进行肺功能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沙尘高发区小学生FVC(2.35 L)、FEV1(1.92 L)、FEV1%(89.43%)均低于对照区(FVC:2.39 L;FEV1:2.05 L;FEV1%:9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沙尘高发区小学生阻塞性、限制性肺通气功能损伤及肺功能异常风险均高于的对照区[OR(95%CI):4.696(3.820~5.773),1.494(1.244~1.794),2.572(2.281~2.900)];控制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上述效应的校正OR(95%CI)值分别为6.036(4.705~7.745)、1.540(1.248~1.900)、1.731(1.372~2.183)。结论沙尘高发区小学生肺功能降低,主要表现为阻塞性肺通气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某市两城区(商业区和工业区)住宅室内空气质量,为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于采暖季和非采暖季监测某市两城区共60户住宅的空气化学污染物,检测指标包括PM2.5,PM10,NO2,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7项指标;采用空气质量指数法评价住宅室内空气质量.结果 2020年某市商业区和工业区住宅室内空气7项检测指标合格率分别在20.8%~100.0%和22.5%~100.0%,其中均以PM2.5合格率最低.与非采暖季比较,采暖季商业区 PM2.5(x2=22.282)、PM10(x2=32.042)和甲醛(x2=18.033)合格率较低(P<0.05),工业区 PM2.5(x2=34.839)和 PM10(x2=33.147)合格率较低,甲醛(x2=4.615)合格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商业区和工业区住宅室内空气质量综合指数(AQI)分别为1.12和1.19,均超过0.5,属于轻度污染;各项分指数中,IPM2 5,IPM10和I甲醛均超过0.5,其中以采暖季IPM2.5最高,商业区和工业区分别为2.91和3.16,属重度污染.结论 某市商业区和工业区的住宅室内空气质量均存在轻度污染,颗粒物是首要污染物、甲醛次之,采暖季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在治疗合并2型糖尿病的突发性耳聋患者时,于静脉用药基础上增加鼓室注射布地奈德混悬液,探讨此方式与口服强的松方式治疗这类患者后所获得恢复听力的差别。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且合并2型糖尿病的突发性耳聋患者84例(87耳),分为A组(口服强的松组)及B组(布地奈德混悬液鼓室注射组)各42例,在相同静脉用药及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分别行口服强的松或鼓室注射布地奈德混悬液。结果将纯音听力改善程度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4个等级作为疗效判定标准,进行单向有序分类资料的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的结果显示,Z=-3.274,P=0.001,两组间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地奈德混悬液鼓室注射组疗效更好。同时对两组患者血糖测定的异常次数行χ2检验,chi-square检验的结果显示,χ2=214.482,P<0.001,组间血糖控制情况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鼓室用药造成患者血糖波动的情况较少。结论在相同静脉用药及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鼓室注射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合并2型糖尿病突发性耳聋患者,疗效优于口服强的松,且更有利于调整、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UPLC-MS/MS、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红芪免疫调节的核心靶点及作用通路,通过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技术对网络药理学结果进行验证,探讨红芪入血成分免疫调节的作用机制。方法 基于UPLC-MS/MS技术定性定量红芪入血成分;通过TCMSP、本草组鉴数据库筛选红芪入血成分对应靶点;以DisGeNET、OMIM、TTD、MalaCards数据库获取免疫相关疾病靶点;构建“红芪入血成分-免疫相关疾病”网络;进行GO、KEGG富集分析,绘制PPI网络;应用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技术进行验证。结果 UPLC-MS/MS法共鉴定8个原型入血成分,协同作用于101个靶点,参与免疫反应、基因表达的正调控、受体结合、细胞因子活性等538个生物学过程,涉及HIF-1、Toll样受体、JAK-STAT、T细胞受体、PI3K-Akt、FoxO等116条信号通路。核心靶点为MAPK14、PTGS2、MMP9、PPARG、CCND1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与MAPK14的对接结合活性较高,分子动力学模拟进一步验证了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与MAPK14的结合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及结合亲和力。结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验证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并从鼻黏膜免疫微环境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将70只健康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AR模型组、AR西药组、AR穴位假埋线组、AR穴位埋线组。造模方法采用改进后的卵蛋白注射及其鼻黏膜刺激法。除空白组外各组予以不同治疗方法,治疗末日在卵白蛋白激发后,观察30 min,观察大鼠AR症状,记录并比较各组大鼠鼻部症状评分,之后立即处死动物,采集大鼠鼻中隔黏膜,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鼻黏膜组织 TGF-β1、IL-17的表达情况。 结果 穴位埋线能明显缓解AR大鼠鼻部症状,如喷嚏、流涕、抓搔鼻部。与模型组比较,穴位埋线能降低鼻黏膜中TGF-β1、IL-17 含量。穴位假埋线也能降低AR大鼠鼻黏膜中TGF-β1含量。 结论 穴位埋线可降低AR大鼠鼻黏膜中TGF-β1、IL-17 含量,从而调节AR大鼠鼻黏膜免疫微环境。  相似文献   
6.
目的 考察红芪搓条前后主要次级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方法 UPLC-MS/MS法测定芒柄花素、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美迪紫檀素、染料木素、木犀草素、甘草素、异甘草素、香草酸、阿魏酸、γ-氨基丁酸、腺苷、甜菜碱的含量,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进行化学模式识别以寻找差异性成分。结果 搓条后,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甘草素、γ-氨基丁酸含量升高,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苷、香草酸含量降低。搓条、未搓条药材聚为2类,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素、γ-氨基丁酸、香草酸、毛蕊异黄酮、芒柄花苷为差异性成分。结论 本实验阐明红芪搓条前后化学成分差异,可为其他药材搓条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恶性血管外皮瘤鼻腔发生较少。现报道 1例。患者女 ,48岁。因反复鼻阻脓涕 2年入院。入院前 1年在当地医院行“鼻部手术”(名称不详 ) ,术后鼻腔通气可 ,术后 2个月鼻阻复发 ,伴脓涕 ,时而感左侧头昏 ,感冒后加重 ,嗅觉逐渐下降、不伴涕血、畏寒、发热等症状。入院时检查 :体温 36 2℃ ,脉搏 80次 /分 ,呼吸 2 0次 /分 ,血压 16 / 9kPa(1kPa =7 5mmHg)。神智清楚 ,合作。专科检查 :外鼻正常 ,双下鼻甲肥大 ,左鼻腔中可见灰白色新生物 ,质韧 ,触之不易出血 ,左中鼻道有较多的脓性分泌物 ,鼻中隔重度右偏 ,与右下鼻甲相触。鼻咽部…  相似文献   
8.
李昕蓉 《甘肃医药》2014,(10):788-789
凡是存在人际关系的地方就存在伦理关系,有对行为的道德要求,医患关系之间也不例外.尽管因知识结构的差异和立场的不同,医患关系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但坚持以医学道德为指导,加强医患双方互动,坦诚相对,则有利于和谐关系的建立,医学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地塞米松和氯霉素粉对乳突根治术后中耳干耳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昕蓉 《贵阳医学院学报》2009,34(3):327-327,337
随着设备及手术技术的进步,中耳胆脂瘤病变的外科治疗不仅是彻底清除病灶,而是致力于中耳结构的重建及传声功能的恢复,但部分病例仍是乳突根治术的适应症 。这部分病例因中耳病变较严重,术后干耳时间可能较长,甚至不干耳。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对中耳术后不干耳的原因做出了探讨,并为此作出了有意义的尝试。2007—2008年,在彻底清除50例中耳病灶的同时,  相似文献   
10.
变应性鼻炎相当于中医鼻鼽范畴,属于中医优势病种,是常见多发疾病。导师张勤修教授擅长采用中医外治法治疗变应性鼻炎,提出气血调衡是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之一。现就此作用机制进行阐述,以期为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推广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