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与不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out nasal polyps,CRSsNP)的临床特征,为制定合理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2019年12月住院手术的苏皖地区225例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术前血常规、血生化、血清总IgE(total IgE,tIgE)、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鼻窦CT及术后病理检查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25例中,CRSwNP组148例(65.8%),CRSsNP组77例(34.2%)。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外周血白细胞及分类、血生化指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RSwNP和CRSsNP患者中至少1种变应原阳性分别占34.5%和40.3%,其中尘螨过敏最多见,阳性率分别为23.0%和26.0%,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tIgE阳性率、20种变应原sIgE浓度等级和阳性率、吸入性及食物性变应原阳性率在两组间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鼻窦CT扫描Lund-Mackay评分中,两组各鼻窦、窦口鼻道复合体及CT总分CRSwNP组都高于CRSsN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病理组织中,两组患者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均为60%以上,但嗜酸性粒细胞(Eos)在CRSwNP组的阳性率为43.2%,显著高于CRSsNP组的阳性率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本地区CRS患者目前仍以淋巴细胞/浆细胞性炎症为主,但CRSwNP息肉组织中Eos阳性率达43.2%,需引起重视并进一步关注。CRSwNP和CRSsNP患者变应原阳性率分别为34.5%和40.3%,两者无明显差异,尘螨为主要致敏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无创性临床指标在预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合并哮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30例CRSwNP不合并哮喘和40例CRSwNP合并哮喘患者。用Logistic回归分析CRSwNP伴哮喘的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在CRSwNP合并哮喘诊断中的预测效能。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 示,年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与CRSwNP合并哮喘相关(P 均<0.05)。ROC曲线显示FEV1/FVC和FeNO对CRSwNP合并哮喘有中等程度的准确性(AUC分别为0.816和0.768),年龄有较低的准确性(AUC=0.658),而联合模型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AUC=0.921)。结论 无创性临床指标FEV1/FVC、FeNO和年龄联合模型对于CRSwNP合并哮喘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慢性鼻-鼻窦炎( chronic rhinosinusitis ,CRS)是耳鼻咽喉科常见多发病,也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慢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国内外受到临床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各种诊疗指南和意见书不断完善[1-2]。目前认为,CRS是指鼻窦和鼻腔黏膜的慢性炎症,病程超过12周,分为CRS 不伴鼻息肉(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out nasal polyps , CRSsNP)和伴鼻息肉(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 , CRSwNP)两种临床亚型。 CRS目前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大环内酯类等药物,以及鼻内镜鼻窦手术(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的综合治疗策略。但是,临床上有部分患者经规范化的综合治疗3个月以上,病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术腔持续存在感染和迁延性炎症反应,发展为难治性CRS[1-2]。这表明现有的治疗措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深入探讨CRSsNP和CRSwNP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慢性鼻一鼻窦炎(chronicrhinosinusitis,CRS)是一种多因素参与形成的鼻腔和鼻窦黏膜的慢性持续性炎症,分为CRS不伴鼻息肉(chronicrhinosinusitiswithoutnasalpolyps,CRSsNP)和伴鼻息肉(chronicrhinosinusRiswithnasalpolyps,CRSwNP)两种临床亚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TGF-β在分泌性中耳炎发生和转归中的作用.方法 100只豚鼠分为两组,A组(对照组)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不作任何处理;B组(实验组)50只,以肺炎链球菌鼓室注射制造豚鼠分泌性中耳炎模型,再分为注入后1、3、7、14、30天组,每组10只.对照A组随同B组各组分别用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其鼓室黏膜上皮及血清中TGF-β1,、TGF-β2的含量.结果 B组豚鼠鼓室黏膜上皮及血清中TGF-β1表达在第1、3天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第7天表达明显.之后逐渐增强.第30天达高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7、14、30天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B组豚鼠鼓室黏膜上皮及血清中TGF-β2表达在第1天之后逐渐增强,第14天达高峰后开始降低,各时间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1、TGF-β2在豚鼠分泌性中耳炎模型不同时期鼓室黏膜上皮及血清中有不同表达,说明这两种因子在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与转归中有着不同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报道气管切开加喉部分切除术后并发血胸1例,并探讨其病因。方法:喉癌术后复发1例经局麻下气管切开加全麻下喉部分切除术后并发血胸,经胸腔闭式引流、扩容、抗感染及支持治疗并密切观察。结果:胸腔引流量逐步减少,引流后6天拔出胸腔闭式引流管,未见进行性血胸。结论:气管切开术及喉部手术直接导致单纯血胸缺乏解剖学基础,术后并发血胸考虑为手术中或术后刺激间接所致,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累及眼眶的鼻腔鼻窦骨良性病变鼻内镜下手术处理方法,分析手术运用特点、手术并发症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耳鼻咽喉科2014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13例累及眼眶的骨良性病变,其中骨瘤7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4例,骨化纤维瘤2例。2例筛窦骨瘤突入眶内,其余11例均有眶壁不同程度受累。所有患者均经鼻内镜手术,部分患者结合运用影像导航技术、鼻中隔开窗及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术中准确定位病变界限,对突入眶内病变及受累的眶组织予以彻底切除。所有手术操作均以保护并不突破眶筋膜为原则,除1例突入眶内巨大筛骨骨瘤外,其余术毕均未予眶壁重建处理。结果所有患者均经鼻内镜完成手术,受累眶壁及眶内骨性病变均切除彻底。5例患者术后第1天出现眶周轻度肿胀,取出鼻腔填充物后消除,无眼球功能障碍。术后复查CT显示眶内解剖结构及位置正常。随访11~65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复发。相关鼻窦引流通畅、上皮化良好,无远期并发症。结论彻底切除骨良性病变的眶受累解剖结构有利于减少术后复发,鼻眼相关解剖及手术视野和操作角度是手术成功的要点,经鼻内镜手术处理累及眼眶的骨性病变具有微创和疗效好等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综合评价p53与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 ted papilloma,NIP)发病及恶变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关键词全面检索已在知网、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ce、Embase等国内外数据库上公开发表的关于NIP与p53相关性的原始研究,终末检索时间为2019-12-31,提取各个研究中的原始数据,并使用Stata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eta分析结果显示,NIP恶 变组中p53阳性率显著高于NIP良性组(OR=8.19,95%CI5.45~12.30,Z=10.13,P<0.0001);NIP组中p53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OR=10.14,95%CI 4.12~24.95,Z =5. 04,P<0.0001)。结论 p53过表达在NIP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且与NIP的恶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鼓室内灌注醋酸泼尼松龙和地塞米松治疗主观性耳鸣的疗效。方法:选择病史在1个月以上已接受过口服药物治疗的主观性耳鸣患者73例(78耳),醋酸泼尼松龙组鼓室灌注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地塞米松组鼓室灌注地塞米松注射液,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3组均同时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维生素B1片和甲钴胺片。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再次行纯音测听和耳鸣匹配测试,随访6个月。结果:73例患者(78耳)均完成全部的治疗及随访。治疗结束时,醋酸泼尼松龙组、地塞米松组、对照组耳鸣治疗有效率分别为48.6%、33.3%、44.0%;6个月后3组的耳鸣控制率分别是45.7%、27.8%、36.0%。结论:鼓室内应用激素能改善主观性耳鸣,对口服药物无效的患者可以选用鼓室灌注类固醇激素。  相似文献   
10.
鼓室置管灌注甲泼尼龙挽救性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鼓室置管灌注甲泼尼龙挽救性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选择常规治疗至少一个疗程(10天)无效的突发性聋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分成两组:治疗组19例(19耳),对照组20例(20耳),治疗组鼓室置管灌注甲泼尼龙20mg,每日1次,同时两组均继续常规治疗,但不再继续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两组均继续治疗10天。治疗后第3个月比较两组的听力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2例,显效3例,有效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47.4%,受损频率PTA平均改善14.0±16.0dB;对照组:显效1例,有效4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25.0%,受损频率PTA平均改善6.4±10.2dB,两组总有效率及平均PTA改善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62,P=0.083)。治疗组发病至开始灌注的平均时间间隔50.2±55.4天;对照组发病至继续常规治疗的平均时间间隔:13.8±3.3天,治疗组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内有效组和无效组的发病至开始灌注的平均时间间隔分别为23.5±14.6、13.8±3.3天,有效组短于无效组(P<0.05)。仅将发病至继续治疗的时间间隔≤60天的病例纳入分析,则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受损频率平均PTA改善值分别是16.8和6.4dB,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29)。治疗组未发生永久性鼓膜穿孔、听力损失进一步加重等并发症。结论常规治疗无效后尽早选择鼓室置管灌注甲泼尼龙挽救性治疗突发性聋是安全的,可能会获得一定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