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分析医学研究生培养现状为起点,剖析了现代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环境不利、临床实践时间不能保障、多种培养方式参差不齐、与住院医师培训相矛盾、缺乏质量监控体系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临床带教质量,不仅直接影响医学生的素质与能力,而且关系到未来医疗队伍的质量.本文从临床实习带教工作的角度,对运用质量控制原理提高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实习带教水平的方法进行论述,阐明了如果要提高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实习带教水平,就要对整个临床实习带教过程实行环节质量控制,从带教教师入手,不断规范对带教教师的要求,实行临床医学专业带教教师准入制度、带教前培训制度和医学生出科前后反馈制度,在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带教质量的同时,促进临床带教教师业务水平和带教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学院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管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结合北京同仁医院研究生教育的实际,介绍临床医学院如何针对扩招后的研究生质量保证与提高进行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利用3D打印技术用于制作胸壁个性化硅胶组织补偿物与常规bolus及直接3D打印的PLA材料(3D-PLA材料) bolus的优势并验证其临床特性。方法 基于定位CT图像获取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患者的胸壁数据,使用3D打印硅胶倒模的设计方法,建立制作胸壁3D打印硅胶bolus (3D-SRB)。分别验证3D-SRB、常规bolus和3D-PLA与胸壁的贴合性,通过Eclipse计划系统比较虚拟计划和使用3种组织补偿物后的剂量学参数。结果 本研究成功设计并制作了一套硬度与常规bolus类似的3D-SRB。3D打印的组织补偿物(3D-SRB和3D-PLA)无论是在胸壁贴合性方面还是实际计划剂量分布方面均优于常规bolus;且3D-SRB在重复性、患者舒适性及胸壁贴合性方面优于3D-PLA。在剂量学方面,3D-SRB组与虚拟计划重复性最好,其次是3D-PLA,最后是常规bolus。结论 应用间接法3D打印的胸壁硅胶bolus在实际操作中是可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前列腺癌放疗患者植入水凝胶后对直肠保护作用。方法 从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和维普数据库中检索前列腺癌患者植入水凝胶后放疗对照试验的相关文献,使用Revman 5.3统计软件对直肠V70、直肠D2 cm3、肠道不良反应(早期≤3个月,晚期>3个月)以及患者生活质量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项临床对照研究,包括1 360例患者(水凝胶组690例,对照组67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前列腺癌患者植入水凝胶后直肠V70、直肠D2 cm3较对照组明显下降(MD=-4.5,95%CI-7.11~-1.90,P<0.001;MD=-19.78,95%CI-25.92~-13.63,P<0.001),早期和晚期G1肠道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改善(OR=0.64,95%CI 0.45~0.90,P=0.01;OR=0.28,95%CI 0.13~0.60,P=0.001),晚期患者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提高(MD=5.13,95%CI 3.29~6.98,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植入水凝胶后早期及晚期≥G2肠道不良反应两组相近(OR=0.46,95%CI 0.17~1.25,P=0.13;OR=0.44,95%CI 0.09~2.17,P=0.31),早期患者生活质量两组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D=2.30,95%CI-1.31~5.91,P=0.21)。结论 前列腺癌患者植入水凝胶后放疗,可以降低直肠V70、直肠D2 cm3,改善早期和晚期G1肠道不良反应,提高晚期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机械性损伤输尿管建立狭窄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成年雄家兔通过手术机械损伤,建立左侧 输尿管狭窄模型。术前、术后7、21、49 d 采用静脉肾盂造影及核素肾动态显像,评估肾、输尿管形态与功能; 病理学观察损伤段输尿管、同侧肾及对侧输尿管、肾改变;免疫组织化学、RT-PCR、免疫印迹观察输尿管愈合区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SMA)、Ⅰ型、Ⅲ型胶原及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表达。结果:静脉肾盂造影显示术 后7 d 模型兔左侧输尿管通畅,随着时间的延长左侧肾盂积水、输尿管扩张逐渐加重;术后7、21、49 d 与术前相比, 左肾肾小球滤过率及分肾摄取率逐步降低,达峰时间及半排时间逐渐延长;左侧肾小球萎缩,肾小管扩张,输尿 管愈合区域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纤维沉积,α-SMA在输尿管愈合区域表达,且TGF-β1、Ⅰ型、Ⅲ型胶原表达 增加。结论:机械性损伤输尿管后狭窄的家兔模型,能够模拟输尿管狭窄的动态全过程,能够为输尿管狭窄研究 提供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