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2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7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初步探讨CT腹部模式常规和非常规扫描次数、高曝光剂量扫描对家兔急性脾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将46只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1)高曝光剂量CT扫描组36只。采用约为常规剂量2倍的腹部CT扫描模式,对大白兔进行全身扫描,再将其分两大亚组,每组18只。①腹部模式一次性扫描组(一次性扫描组):CT扫描层厚为2.5mm分别连续扫描3、6、9、12、15和18次,48h后剖杀;②腹部模式重复扫描组(重复扫描组):CT扫描层厚以5mm分别连续扫描2、4、6、8、10和12次,24h后重复上述扫描,24h后剖杀。(2)常规CT扫描组:5只,采用常规次数和曝光剂量对大白兔进行全身扫描,48h后剖杀。(3)健康对照组:5只。所有实验动物取脾组织作病理分析。结果光镜病理结果:①一次性扫描组:连续扫描6次时出现红髓髓窦略扩张、淤血;连续9-18次扫描后,脾脏出现红髓髓窦扩张、淤血,可见网状组织细胞增生和吞噬含铁血黄素。②重复扫描组:共8次扫描时出现红髓髓窦轻度扩张、淤血,散在中性粒细胞浸润;16-24次扫描后,脾脏出现红髓髓窦扩张、淤血,散在中性粒细胞浸润,间或有组织细胞增生。结论常规脾脏CT扫描是非常安全的;在非常规扫描次数和高曝光剂量下,CT辐射可能会引起家兔急性脾组织的异常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27^kipl、p53、cyclin D1基因的表达在早期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SLAB)检测70例早期胃癌和70例对照组(包括正常胃黏膜、胃增生性息肉、胃轻度、中度、重度不典型增生上皮)中p27^kipl、p53和cyclin D1的表达。结果(1)在70例早期胃癌中,p27^kipl、p53、cyclin D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6%、61.4%、52.9%,而在70例对照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18.6%、4.3%,各指标在两组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2)在早期胃癌中,p27^kipl表达水平的下降与肿瘤位于贲门部和胃窦部以及与组织分化程度低相关;(3)p53的表达阳性多见于患者年龄≤50岁组和肿瘤〈30mm组;(4)cyclin D1与肿瘤的浸润至黏膜下层有关。(5)50%病例两种及两种以上基因同时异常表达明显高于单基因异常表达(32.9%)。结论在早期胃癌的发生过程中p53、p27^kipl、cyclin D1均发生异常表达,三种基因的联合检测对早期胃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胃肝样腺癌伴神经内分泌癌1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患者男性,42岁。因上腹部不适伴黑便2月于2005年10月入院。胃镜提示贲门癌,CT示贲门癌伴肝转移,B超示肝内多发占位灶。实验室检查:血清NSE23.4μg/L(正常值0~15μg/L)。临床诊断:胃贲门癌伴肝转移,行全胃根治切除术和肝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4.
在石蜡切片中,对特定细胞或组织进行显微切割和分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特别是对研究异质性肿瘤(如癌前病变、原发肿瘤等)的基因改变和形态学之间联系很有帮助。在进行显微切割时,为了辨别细胞或组织的形态或功能,往往要进行组织化学染色或免疫组织化学。这就有可能对DNA模板的质量和聚合酶链反应(PCR)的反应系统造成影  相似文献   
5.
改进原位接种技术建立裸小鼠人大肠癌(SW1116)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改进裸小鼠肠原位肿瘤接种方法和提高肿瘤转移发生,用自上肿瘤肠避粘接和脾切除技术,在裸小鼠体内筛选并建立稳定的,有转移能力的模型要现,对裸小以下接种后生长的无转移移能力的人SW1116大肠癌组织块进行大部切除,可诱发肿瘤转移,用肿瘤肠壁原位粘接技术可获得肿瘤的自发转移个别,同时合作脾切除技术更可获得肿瘤的高转移。结果提示,人大肠癌的转移可在裸小本仙诱导增强肿瘤肠壁原位 妆及脾切除是研究建立人大肠主  相似文献   
6.
环氧化酶-2表达与大肠癌TNM分期、分化及转移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人群中结肠癌发病率明显下降,并认为与环氧化酶-2(COx-2)有关。本研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肠癌、大肠腺瘤和癌旁正常大肠组织的C0x-2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以探讨C0x-2与大肠肿瘤,尤其足大肠癌的分期、分化、转移和预后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浆细胞瘤(plasmacytoma)是一组来源于B淋巴细胞,表现为浆细胞单克隆增殖的罕见肿瘤,临床分型包括浆细胞性骨髓瘤,又称多发性骨髓瘤(mutiple myeloma,MM);骨孤立性骨髓瘤(solitary plasmacytoma of bone,SPB),髓外浆细胞瘤(extramedullary plasmacytoma,EMP)及冒烟型骨髓瘤,不分泌性骨髓瘤,骨硬化型骨髓瘤,双克隆及三克隆型骨髓瘤,且后者均可称为多发性骨髓瘤的变异型[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上皮样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复习10例上皮样肉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免疫组化进行病理形态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10例均表达细胞角蛋白(CK)和波形蛋白(Vim)阳性,上皮膜抗原(EMA)9例阳性,6例CD34阳性,S-100、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各在1例肿瘤中见局灶阳性,不表达结蛋白(Des)、肌红蛋白(MG)、FRAg、CD31、HMB45。结论上皮样肉瘤是一种分化未定免疫表型复杂的少见的软组织肿瘤,好发于肢体远端。  相似文献   
9.
肛肠疾病围手术期护理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是治疗肛肠疾病(包括:肛裂、外痔、内痔、混合痔、肛周脓肿、直肠癌等)的最佳方法。而病人家属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细心护理对这些疾病的痊愈、康复、疗效及减少病人痛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MMP-26和MMP-7在胃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MP-26与MMP-7在胃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各临床病理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Envision对120例胃腺癌(60例贲门癌,60例胃窦癌)进行MMP-26和MMP-7表达的检测分析.结果 MMP-26的阳性表达率为46.7%,与患者年龄、组织分类中高分化癌,贲门部位均相关,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1).MMP -7的阳性表达率为53.3%,与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均呈正相关( P<0.05).结论 MMP-26的表达增高,提示胃腺癌的浸润和恶性程度较低,MMP-7为胃腺癌发生浸润、转移相关的重要分子学标志.同时检测MMP-7和MMP-26有助于判断胃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