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9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对眩晕从最初的“阴阳”辨证发展至“八纲”辨证,最终又由“八纲”辨证重新回归到“阴阳”辨证,充分契合了中医学认识疾病的规律。提纲挈领地用“阴阳”二分类法归纳其病理核心不但有利于全面把握和认识眩晕病,而且有利于从本质上分析眩晕发生的机理,对临床遣方用药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3.
The motor neuron disease (MND) refers to a group of progressive diseases with unknown reasons, which attacks the cells of the anterior horn of the spinal cord, the motor nuclei of the brain stem cranial nerves and the pyramidal cells of the cerebral motor cortex. It is characterized in clinic by atrophy of the muscles, myasthenia and even death due to paralysis of the respiratory muscle. Currently, there is still no any effective cure for this illness. 50-70% of the victims will die in 3 to 5 years, and the survival time for those with brain stem injuries is no more than two years.1 Since 1996, the authors have treated 31 cases of motor neuron disease with large dosage of qi-invigorating drugs in accordance with Prof. Liu Mocai's experience, and obtained certain therapeutic effects. A report follows.  相似文献   
4.
童俊生  李玉明  覃小兰 《新中医》2023,55(16):21-25
泻心汤类方是张仲景专为痞证而设,五个泻心汤均可治疗寒热错杂之痞证,但是相互之间存在差 异和联系。现通过论述病机,分析方药及结合历代医家经验剖析五个泻心汤,认为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疗无形邪 热痞结于心下之痞,附子泻心汤治疗无形邪热互结兼下焦肾阳衰败之痞,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和甘草泻心 汤均治疗脾胃虚弱所致痞证,在病机上,半夏泻心汤证兼有痰浊,生姜泻心汤证兼有水气,甘草泻心汤证为脾 胃虚盛,三者脾胃虚弱程度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5.
杨时鸿  覃小兰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0):2354-2356
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涉及耳鼻喉科、神经科、内科等多个领域,涵盖了如急性脑血管意外等危急重症。合理有效的问诊、查体、检查以及逻辑清晰的思维是急诊诊治眩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临床路径在治疗急性发作期颈性眩晕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颈性眩晕急性发作期临床路径在减少患者医疗费用、提高疗效方面的应用。方法:将急诊收入的12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临床路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医疗费用和治疗2周后临床疗效的比较。结果:治疗组平均医疗费用270.2527元,对照组312.6310元,两者比较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76.67%,疗效比较P<0.05。结论:颈性眩晕急性发作期临床路径的应用较其他常规治疗能减少患者医疗费用,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间歇性鼻胃管微量喂养辅以抚触疗法在早产儿喂养中的应用。方法: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出生12h内入院,住院时间≥10d的早产儿为观察组(26例),于生后24h内给予鼻胃管微量喂养,并于3~7d后同时实施抚触疗法;2002年1~12月出生12h内入院的早产儿为对照组(16例),予以常规喂养,用同一种配方乳及母乳喂养。记录早产儿的早期体重下降、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喂养不耐受情况、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喂养不耐受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间歇性鼻胃管微量喂养辅以抚触疗法用于早产儿可提早全肠道喂养时间,减少喂养不耐受,促进体重增长,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运用李可老中医经验治验4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小兰  王进忠  朱敏贤 《新中医》2007,39(12):80-81
李可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临床擅长采用温阳、循经论治理论指导治疗各种病症,疗效甚佳,笔者有幸随师侍诊,蒙其教泽,受益良多。临床运用其经验也颇有体会,现举验案4则如下。  相似文献   
9.
覃小兰  韩凡  庞嶷 《四川中医》2006,24(2):51-52
目的:观察古方清瘟败毒饮为主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5例。以清瘟败毒饮为基本方,邪入心包证2例加强熄风止痉、醒脑开窍;气营两燔2例加强透营转气,解毒化斑;卫气同病1例加疏风透表中药。加大黄泄下通便以急下存阴。西医方面大剂量青霉素、磺胺嘧啶抗感染治疗及抗休克、维持水电解质。结果:1天之内神志转清;较快退热,最短的1天,最长的5天,平均2.4天,且热退后无反复;平均住院天数8天。结论:清瘟败毒饮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具有退热较快、神志转清迅速、病情无反复的特点,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1病例简介 患者,女,50岁。因与丈夫吵架自服“敌敌畏”约50ml后意识不清被送急诊,接诊时患者昏迷,呼之不应,口吐白沫,喉中痰鸣音,颜面紫绀,体查:T37.TCBP9.31/5.32kPa,P156次/min,R32次/min,SaO20.47,昏迷状,双瞳孔呈针尖样,对光反射消失,压眶反射迟钝,口中可闻蒜臭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