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5篇
内科学   2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1、B基因多态性对非刨伤性股骨头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发生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对中国北方汉族143例ANFH患者和92例正常人分别扩增含Apo AI基因启动子-75 bp和第一内舍子 83 bp及Apo B基因Eco RI、XbaI和3-VNTR的DNA片段,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扩增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基因多态性.结果:Apo A1基因启动子-75 bp处,ANFH患者中A/A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而G/A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Apo AI内舍子 83 bp位点,Apo B基因Eco RI、Xba I位点和3-VNTR区域ANFH患者组和正常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Apo A1基因启动子区域-75bp位点A/A型可能是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易感基因之一,但未能发现Apo A1第一内舍子 83 bp位点及Apo B基因Eco RI、XbaI和3-VNTR位点多态性与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发生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HD(冠心病)体质类型和LDL-R(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第13外显子AvaⅡ位点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冠心病中医痰证、瘀证、痰瘀互阻证和非痰非瘀证(其他证型)患者200例,判别患者的体质类型.另选100例健康对照,常规检测所有样品的血脂水平.提取全血DNA,经PCR扩增获取目的片段,用AvaⅡ酶切检测LDL-R基因型,采用SA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的-/ 基因型显著多于对照.TC(总胆固醇)、TG(总甘油三酯)和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在-/-、-/ 、 / 基因型患者中存在渐升的趋势, / 基因型的TC水平和动脉硬化指数AI显著高于-/-基因型.患者的体质类型以瘀血质、痰湿质和气虚质多见,其中痰湿质和 等位基因,瘀血质与 / 基因型密切相关.结论:瘀血质、痰湿质、气虚质是冠心病的主要体质表型.LDL-R第13外显子AvaⅡ位点 等位基因的携带患者多出现在痰湿质和瘀血质中,纯合子患者的TC和AI升高.这为痰瘀互结的中医病机研究提供了初步证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和地奈德乳膏治疗外阴瘙痒症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医院收治的96例外阴瘙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48例),对照组单用地奈德乳膏治疗,研究组采取地奈德乳膏联合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以及疾病复发率.结果:治疗后,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四周后,研究组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用地奈德乳膏相比,萘替芬酮康唑乳膏联合地奈德乳膏对外阴瘙痒症的临床疗效确切,且疾病复发率较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对高脂血症痰瘀证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运用PCR-RFLP法检测210例高脂血症痰瘀证患者ApoE基因分型,分析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胆固醇(LDL-C)、高密度胆固醇(HDL-C)水平的关系,结果:高脂血症痰瘀证患者不同ApoE基因型,血脂LDL-C水平,按照E3/4﹥E3/3﹥E2/3的规律逐渐降低,经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046),以E3/4为最高,E2/3为最低,而TC、TG、HDL-C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影响高脂血症血脂水平,E4基因型痰瘀证个体血脂LDL-C水平明显增高,推测E4基因型可能是高脂血症痰瘀证候主要易感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痰瘀证与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目的:探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不同痰瘀证候与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 ApoE)基因第4外显子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CHD痰证、瘀证、痰瘀互阻证和非痰非瘀证(其他证型)患者200例,另选10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常规检测所有样品的血脂水平.提取全血DNA,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技术检测ApoE基因型.采用SAS软件对基因多态性和痰瘀证候的辨证类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冠心病患者中ε4等位基因频率(19.5%)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9.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尤以E 3/4基因型更为多见(P<0.01).(2)携带ε4等位基因者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总甘油三酯(total triglycerides, 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水平明显高于非携带者(P<0.01).(3)痰证特别是E3/4基因型患者中E3/4型和ε4等位基因的频率明显高于血瘀证患者(P<0.05).结论:ApoE ε4等位基因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携带此基因的患者与痰证关系较为密切,推测其可能是CHD痰证的主要易感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沥水调脂胶囊的抗氧化修饰作用。方法 :采用荧光分光法及琼脂糖凝胶电泳 ,分别测定了Cu2 介导低密度脂蛋白 (LDL)氧化产物的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 (TBARS)的含量及电泳迁移率的变化。结果 :沥水调脂胶囊能明显减少Cu2 介导低密度脂蛋白 (LDL)氧化中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 (TBASR)的生成及其电泳迁移率的增加。结论 :沥水调脂胶囊在体外具有较强的对抗Cu2 介导的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修饰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对高脂血症痰瘀互阻证血脂浓度及应证方药(调脂通脉颗粒)调脂疗效的影响。方法172例高脂血症痰瘀互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调脂通脉颗粒)和对照组(血脂康胶囊),观察症状、体征(证候积分)和血脂浓度的变化,应用PCR-RFLP技术进行ApoE基因型测定。结果调脂通脉颗粒调脂疗效与血脂康相当,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证候积分改善上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携带ApoEE3/3和E3/4基因型高脂血症痰瘀互阻证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明显高于E2/3基因型者(P<0.05或P<0.01);E3/4型患者对应证方药在LDL-C浓度的改善上较E2/3和E3/3型明显(P<0.01)。结论高脂血症痰瘀互阻证患者ApoE基因第4外显子不同基因型个体对应证方药调脂作用的敏感性不同,表明遗传因素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垂体转移癌是十分罕见的疾病,其中以乳腺癌、肺癌转移多见。且多发生于肿瘤晚期已多发转移的患者,临床上极易误诊。以尿崩症为首发表现的肺癌伴垂体转移国内曾有报道,例数较少,且肺癌病检都是腺癌和小细胞肺癌,鳞癌较少,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肺鳞癌垂体转移继发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建立的衰老大鼠模型大脑皮层细胞凋亡与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状况。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腹腔注射D-半乳糖组、单纯摘除胸腺组、D-半乳糖注射联合胸腺摘除组、维生素E、C治疗组。造模及投药6w后,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和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并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大脑皮层神经元细胞凋亡发生率以及神经元线粒体膜电位。结果造模及投药6w后,与对照组比较,3个造模组血清SOD水平和T-AOC均明显下降(P0.05),造模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神经元细胞凋亡发生率均明显上升,神经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均显著降低(P0.05),以D-半乳糖腹腔注射联合胸腺摘除组尤为明显,与单一方法造模的两组比较该两项指标变化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应用胸腺摘除复合D-半乳糖腹腔注射方法建立的衰老大鼠模型,更能体现出神经细胞衰老损伤的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桂枝汤及其生物转化模拟产物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介导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株(bEnd.3)细胞前列腺素E2(PGE2)代谢通路的影响。方法:制备了桂枝汤及桂枝汤生物转化模拟产物的含药血清(分别设五个浓度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观察桂枝汤及其生物转化模拟产物对IL-1β刺激的bEnd.3细胞磷酸化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p38(p-p38MAPK)、胞浆型磷脂酶A2(cPLA2)、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环氧合酶2(COX-2)、前列腺素E合成酶(PGES)、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15-PGDH)、磷酸化核因子κB(p-NF-κB)以及前列腺素E2(PGE2)分泌及表达的影响。结果:IL-1β作用于细胞10 h后,各项指标均明显上调,与对照组比较,P<0.01。除质量终浓度为2.5%的桂枝汤含药血清对PGES,sPLA2;终浓度为1%的模拟药对PGES;终浓度为2.5%的含药血清对PGES,sPLA2,cPLA2作用不显著外,其他各浓度组与模型组比较均出现显著性差异。结论:桂枝汤及其生物转化模拟产物对IL-1β刺激bEnd.3细胞合成PGE2的代谢酶系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从而降低了前炎症介质和中枢发热介质PGE2的释放和分泌。结果提示,桂枝汤及其生物转化模拟产物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分泌PGE2具有相似的药效,为模拟产物的应用和开发提供了实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