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8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4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医药科研管理应实行知识产权全程管理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迫切需要在科研管理活动中实行知识产权全程管理制度。中医药行业在技术开发等科研活动中,由于大多涉及到应用型科研项目,更应当实行知识产权全程管理制度。知识产权全程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专利技术信息检索、知识产权可行性分析报告、技术保密方案、委托或联合科研中的知识产权分享等项管理内容和制度。  相似文献   
2.
3.
中药品种来源于经、验方,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加以创新和发展并通过药材和工艺技术控制等手段不断保持完善。现行中药品种保护制度与现阶段中药的自身发展规律有不相适应之处,忽视了对传统经、验方、院内中药制剂、药材的道地性、生产工艺的有效规制,缺乏相应的企业投入回报机制。建议设立传统中药保护名录,将院内中药制剂纳入保护范畴,严格规制药材的道地性,引入药品数据保护理念,进一步完善中药品种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老字号是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传承载体,它具有特色产品和优良服务两大基本特征。由于中医药老字号企业在知识产权运用中只注重销售他人产品,而忽略自身产品对老字号市场竞争力的影响;只注重药品市场,而忽视本字号产品名称在其他领域的价值和保护;不注重自身特色的培养,服务方式和形式缺乏显著性和区别性,没有充分考虑老字号的基本特征。使得在具体保护方式的选择上没有与形成自身特征的各种无形资产之性质相结合,从而削弱了中医药老字号企业在市场上的应有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中药复方是中医学的精髓,但目前专利法的设置以及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格式不利于中药复方的技术保护。数字化色谱指纹谱将色谱峰的定位和峰面积以数字化形式进行表达,不仅能够比较准确地表达一个组合物的内在总体情况,亦能较完整地反映出复杂中药复方产品的化学组成特征。作者认为,数字化色谱指纹图谱技术不仅能准确反映中药复方的整体质量状况,也可用于中药复方专利中技术特征的描述。  相似文献   
6.
专利技术的二次开发可以在基本专利的基础上获得从属专利,使企业在某项技术领域中取得技术上的主动权。中药专利技术的二次开发思路主要有选择技术领域、专利检索、寻找开发点和形成新的技术方案4个步骤,同时在方案设计中要注意原专利的性质、论证和实施许可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 周老先生是我市著名的老中医,享誉苏北、鲁南一代。周老业医四十余年,医理渊博,经验丰富,对脾胃病及妇科病尤为擅长。笔者有幸侍诊于周老之侧,得以聆听周老之教导,深受教益,兹就个人的体会概括如下。 融泄前贤,不拘一派 周老治病,取法立方十分重视《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典籍。其处方思路广阔,上溯仲景之旨,下取明清诸家之法。观其立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揭示了目前我国中医药企业工业产权的基本状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中医药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工业产权的数量也迅速发展,但两者在总体上联系不紧密,其发展关系不相一致; 我国中医药企业无论在规模、知识产权意识和运用能力、研发投入、创新政策、市场保护、中介服务等方面还存在着对中医药知识产权创造、利用、管理、保护不利的一面,需要在政策上予以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9.
对1996年~2004年间国内中药复方专利的申请数量和质量变化进行了全面统计,并分析了中药复方专利授权量和失效量的情况,以及中药复方专利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统计显示,中药复方专利申请的数量基本处于每年递增的态势,尤其职务申请情况近年明显增加,但中药复方专利的质量不容乐观,专利授权率、失效率均很高。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审查标准设置过低,造成申请数量大、技术含量低、转化实施少有关。  相似文献   
10.
对外资自由利用我国的优势中药材资源,利用其在资本和技术上的优势摘取中医药技术成果,利用我国法律上的空白不当占有中医药既有智力成果和利用中医药“治未病”的优点抢占医疗器械市场的现象进行了剖析。提出我国中医药领域的对外技术合作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药材资源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政策,慎重鼓励和吸引外资,防止投资形式铁渗透等,保护国内医药传统医药知识不被外国廉价或无偿使用或占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