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9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建立以多糖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 Mw)及其分布为质量控制指标的黄精和酒黄精配方颗粒质量标准。方法 通过酶解法考察去除辅料的适用性及其最佳反应条件,选取合适的辅料制备黄精和酒黄精配方颗粒,以多糖MW及其分布情况为指标,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HPGPC)建立配方颗粒特征图谱。结果高温α-淀粉酶或糖化酶单独使用,均不能将可溶性淀粉和糊精酶解完全,而两种酶协同处理的酶解效果更好。高温α-淀粉酶和糖化酶最佳加酶量分别为辅料:酶用量1:1.5和1:2(g/m L)。黄精和酒黄精多糖的差异主要在MW>10 k Da部分,经酶法协同处理后,可溶性淀粉在MW>10 k Da部分的糖链已完全水解。各批次黄精配方颗粒以及酒黄精配方颗粒间特征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且黄精与酒黄精配方颗粒之间的相似度均小于0.5。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能很好地区分黄精和酒黄精配方颗粒,可用于黄精和酒黄精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例资料、感染源及感染部位。抽取脓液或分泌物并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分析。对病例的性别、年龄、职业、入院前病程、糖尿病、累及间隙数量、白细胞计数值进行对比,分析发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86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69.77%有明确牙痛史,17.44%患糖尿病,39.53%患者于发病7 d内就诊,15.12%患者白细胞计数≥15×10^(9)/L,56.98%患者出现蜂窝状炎症。以牙源性为主要感染来源,占比72.09%。牙源性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中,主要病因为智齿冠周炎。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主要为多间隙感染,占比54.65%。下颌下间隙感染为单间隙与多间隙感染患者主要感染部位。送检标本细菌检出率为75.58%,共检出病原菌112株,48.22%为需氧-厌氧混合菌。需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主要为普氏菌,需氧-厌氧混合菌主要为草绿色链球菌。牙源性感染患者检出病原菌共6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呋辛的耐药率为59.09%,草绿色链球菌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3.64%,两者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敏感性均为100.00%。普氏菌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5.55%,对奥硝唑的敏感性为100.00%。通过治疗后,31.40%患者出现并发症,主要为上呼吸道阻塞。对比未发生并发症的病例与发生并发症病例的临床资料发现,年龄≥60岁、农民、入院前病程≥7 d、糖尿病、多间隙感染、白细胞计数≥15×10^(9)/L是预后发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论通过分析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特点、致病原因、病原菌分布特点、耐药性、预后并发症影响因素,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抗生素使用及手术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超滤法在中药制剂纯化工艺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李淑莉  刘振丽  宋志前 《中药材》2003,26(12):898-902
本文综述了超滤法在中药制剂工艺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列举了超滤法应用于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制备中药注射液、口服液以及其它剂型的实例。评述了该方法的优点,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交法优选中研Ⅰ号冲剂提取工艺的探讨刘振丽张秋海欧兴长(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中研Ⅰ号为新研制的治疗艾滋病的中药复方冲剂。免疫学研究表明,该药具有抗猴SIV病毒的作用,并有良好的增强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在坦桑尼亚艾滋病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5.
制何首乌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采用HPLC/UV建立制何首乌指纹图谱,探讨主成分含量与指纹图谱的关系.方法:指纹图谱分析应用Dia-mond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甲醇和水梯度洗脱,流速1.2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280 nm.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0-β-D-葡萄糖苷(简称二苯乙烯苷)含量测定采用Waters Novapak C18(3.9mm×150mm,5μm)色谱柱,乙腈-水(13:87)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20nm,柱温40℃.结果:样品间指纹谱的相似性与二苯乙烯苷含量之间呈正相关.结论:为制何首乌的鉴定和质量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研究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5(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related cell adhesion molecule 5,CEACAM 5)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中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表达与肿瘤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连接(streptavidin-perosidase,SP)法检测55例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涎腺MEC组织中CEACAM 5、PCNA的表达情况,30例涎腺多形性腺瘤(salivary pleomorphic adenoma,SPA)及30例癌旁正常涎腺组织作为对照;分析CEACAM 5、PCNA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结果 MEC组CEACAM 5、PCNA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SPA组和对照组(P<0.01)。病理分级Ⅲ级涎腺MEC组织中CEACAM 5、PCNA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病理分级Ⅰ+Ⅱ级,TNM 分期Ⅲ+Ⅳ期涎腺MEC组织中CEACAM 5、PCNA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TNM 分期Ⅰ+Ⅱ期,有淋巴结转移涎腺MEC组织中CEACAM 5、PCNA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P<0.01);不同性别、年龄、部位涎腺MEC组织中CEACAM 5、PCNA表达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涎腺MEC组织中CEACAM 5和PCNA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涎腺MEC组织中CEACAM 5与PCNA表达阴性者的生存时间均明显长于表达阳性者(P<0.05)。 结论 CEACAM 5和PCNA在涎腺MEC组织中异常高表达,能够协同调控肿瘤的增殖,影响肿瘤的生物学活性,最终影响肿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温方(四神丸)、清方(白头翁汤)、温清并用方(连理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比较温、清、温清并用方对UC大鼠的作用差异。方法 将9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造模组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法复制UC模型,将造模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柳氮磺吡啶,SASP),四神丸组,白头翁汤组和连理汤组,共5组。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2 mL·d-1蒸馏水灌胃,四神丸、白头翁汤和连理汤组分别给予1.76,1.40及2.13 g·kg-1·d-1的对应中药灌胃,SASP组给予SASP 0.4 g·kg-1·d-1灌胃,各组给药量为2 mL·d-1,干预14 d。对各组大鼠结肠黏膜损伤程度评分及病理、细胞因子芯片进行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浆游离甲状腺激素(FT3),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皮质酮(CORT)及结肠组织神经降压素(NT),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T)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UC大鼠结肠质量长度比及黏膜损伤评分显著升高(P<0.01);出现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肠绒毛紊乱甚至消失等现象;组织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1/2α/β/3(CINC-1/2α/β/3),白细胞介素-1α(IL-1α)及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等因子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浆CORT,GLP-1含量显著降低(P<0.05),组织SP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结肠黏膜损伤减轻,连理汤、四神丸组大鼠IL-1α,IP-10,脂多糖诱导性C-X-C趋化因子(LIX),L选择素(L-selectin)等因子含量显著降低(P<0.05),白头翁汤组大鼠CINC-3,白细胞介素-17(IL-17)等因子含量显著降低(P<0.05),SASP组大鼠CINC-1/3,IL-1α,IP-10等因子含量显著降低(P<0.05);连理汤大鼠血浆FT3含量显著升高,连理汤、四神丸及白头翁汤大鼠血浆GLP-1含量显著升高(P<0.05);四神丸及白头翁汤大鼠结肠组织VIP含量显著降低(P<0.05),SASP大鼠结肠组织SST含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 连理汤、四神丸、白头翁汤对UC的干预较为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因子网络实现对炎症反应的抑制及免疫平衡实现的,且连理汤作用较为明显,四神丸次之,白头翁汤再次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肌电图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及表现特点。方法选择本院140例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并且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存在异常的患者,分别统计其上下肢运动、感觉神经的末端潜伏期、传导速度、动作电位波幅的异常率,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肌电图特点。结果神经电生理检查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肌电图表现上无论上下肢的感觉或运动神经均以波幅下降即轴索受损多见,并且以下肢为著,神经传导速度测量结果可以反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否存在及其分布和严重性。  相似文献   
9.
TLC鉴别方法区别部分中药生品与炮制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TLC鉴别方法区别部分中药生品与炮制品的可行性.方法:以TLC鉴别方法,采用适当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以5-羟甲基糠醛(5-HMF)为对照品,硅胶GF254薄层板或硅胶G薄层板层析,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1∶ 1)为展开剂,紫外光灯(254 nm)下检视或喷以15%α-萘酚乙醇溶液,在9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日光下检视.结果:本方法可区别地黄、黄精、山茱萸、女贞子、肉苁蓉和大黄的生品与炮制品,不能用于区别黄芩和五味子生品与炮制品.结论: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可望用于部分中药生品与炮制品的鉴别.  相似文献   
10.
何首乌炮制后新产生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振丽  李林福  宋志前  王淳  张玲  巢志茂 《中药材》2007,30(12):1505-1507
目的:分离和鉴定何首乌炮制后新产生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HPLC法确定提取溶剂,用聚酰胺、大孔吸附树脂、ODS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新产生的化学成分为5-羟基麦芽酚(Ⅰ)和5-羟甲基糠醛(Ⅱ)。结论:两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