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目前普遍认为轻度认知障碍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病前的过渡阶段,对轻度认知障碍进行深入的研究,对预防或推迟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银杏叶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干燥叶,药理研究显示,它含有黄酮类成分和萜内酯等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自由基、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记忆力等多种药理作用,用于治疗痴呆具有较好的疗效。 目的:观察银杏叶片G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患者情节记忆功能的影响。 设计、场所、对象和干预措施:选择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上海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及上海市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符合入选要求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共计120例,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均给予同一基础保健支持的情况下,治疗组给予银杏叶片G(斯泰隆),19.2 mg口服,3次/d,共治疗6个月。 主要结局指标: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临床记忆量表”的无意义图形再认和“Wechsler记忆量表”的逻辑记忆项目测试。 结果:银杏叶片G能明显提高逻辑记忆和无意义图形再认分值(P<0.01, 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银杏叶片G治疗组无意义图形再认的总有效率达55.17%,与对照组的32.7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杏叶片G治疗组逻辑记忆疗效的总有效率为58.62%,与对照组的38.1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银杏叶片G能够改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情节记忆功能,且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银杏叶片G(斯泰隆)对轻度认知障碍(MCI)记忆损害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MCI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服药1年,在治疗前、治疗半年期、一年期分别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 MMSE)、逻辑记忆(LM)进行记忆功能评估.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连续治疗半年、一年MMSE、LM分值明显提高(P<0.01,或P<0.05);但治疗组半年期与一年期比较MMSE、LM分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半年期地点定向、延迟回忆分值明显提高(P<0.05,或P<0.01),治疗一年期地点定向记忆、注意力与计算力、延迟回忆分值明显提高(P<0.05,或P<0.01),但治疗半年期与治疗一年期各分因子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半年期和一年期的MMSE、LM净增值统计学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半年期、一年期时间定向记忆、延迟回忆、视空间记忆分值的净增值差异亦有显著性(P <0.05或P<0.01).结论 银杏叶片G(斯泰隆)能够较好地改善MCI患者的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培元益智方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记忆商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轻度认知障碍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给予健康宣教、运动锻炼、饮食调摄等干预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培元益智方;两组均治疗3个月,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时采用修订韦氏记忆量表(WMS)进行记忆商(MQ)的评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MQ及短时记忆分值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MQ分值、短时记忆分值的净增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1-100、积累、图片、再认、再生、联想、理解测验分值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中1-100、图片、再认、联想、理解测验分值的净增值较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培元益智方对提高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记忆商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并总结近年来各医家对轻度认知障碍(MCI,属中医“健忘”“呆病”等范畴)的中医证候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情况,并进一步深入思考.方法 在大量研究有关轻度认知障碍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中医古代对于MCI的认识,并选取近年来对于MCI中医证候研究有代表性的四篇文章,进行比较分析思考研究.结果 MCI中医证型可以归纳为肾虚证、血瘀证、痰浊证、气血亏虚证(包含心血虚证、脾气虚证、心脾两虚证)、热毒内盛证、腑滞浊留证、阴虚阳亢证、气郁证.其中肾虚证、血瘀证、痰浊证、心血虚证、脾气虚证、心脾两虚证为MCI患者常见证型.经思考存在的问题有:研究对象的收集、纳入标准不统一、不可靠;研究中所用的中医辨证标准的不统一、可靠性差,缺乏对照组的设立;统计方法繁多,因而导致统计结果的差异.结论 MCI中医证候的研究亟待进一步规范和深入,从证候要素入手进行MCI中医证候的研究应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障碍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为该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334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脉象四诊资料进行调查,并运用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法对调查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聚类分析并总结结果提示轻度认知障碍中医证型分为肾虚证、心血虚证、气虚证、肝郁证、痰浊证、血瘀证、阴虚火旺证7类证型比较符合临床实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因子分析,初步明确了各个证型辨证的主次症。结论:采用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法对轻度认知障碍进行证型分布规律研究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为本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业师张春燕教授系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学识丰富,医技精湛,擅于运用中医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尤其在肿瘤的辨治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临证屡起沉疴。笔者有幸师从门下,侍诊学习,聆听教诲,获益匪浅。兹选其治疗纵膈恶性梭形细胞瘤术后复发验案1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临床试验和证素辨证理论基础上,探讨银杏叶片治疗轻度认知障碍(MCI)的功效方法:113例M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保健支持和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银杏叶片19.2 mg,po tid,共治疗1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进行MCI中医常见证素调查,观察治疗前后不同时段各组患者MCI常见证素的改变结果:治疗12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瘀证、痰证的频数减少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性要素中,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频数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位要素中,心证、肺证、脾证、肝证、肾证的频数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步推测银各叶片具有化痰和活血化瘀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障碍的证候要素,为该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预先设计的量表,对344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因子分析提取证素。结果:因子分析提取7个公因子,病位要素为心、肝、脾、肺、肾,相应的病性要素分别为精亏、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痰、血瘀、气滞,与临床实践相符合。结论:采用因子分析法对轻度认知障碍进行证素研究是可行的,可为本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浓度的柴胡人参药对血清对混合脂肪酸诱导的HepG2细胞模型脂肪变的影响,探讨NAFLD细胞模型的建立,筛选出药物血清最佳的效应浓度。方法 HepG2常规培养后,分为正常组(C)组,模型组1(M1×)、模型组2(M2×),将C组加入含10%的小牛血清DMEM培养基继续培养,模型组分别加入两种不同体积配置混合脂肪酸0.5 mmol·L-1(13.5 μL油酸+6.5 μL棕榈酸)和1 mmol·L-1(27 μL油酸+13 μL棕榈酸)造模,选出最佳的模型后,将正常组大鼠血清(Zq组)、吡格列酮组大鼠血清(P组)和药对组大鼠血清(Y组)按不同浓度干预细胞24 h,用CCK-8试剂盒检测各组血清毒性,对造模组细胞进行油红O染色和TG含量检测,筛选出含药血清最佳的效应浓度。结果 ①1 mmol·L-1混合脂肪酸可使脂肪变细胞着色明显,其平均光密度值和TG含量显著高于0.5 mmol·L-1浓度组(P < 0.01);②每组含药血清IC50浓度分别为:Zq组:44.27%,是Y组:32.34%,P组:36.00%;IC10浓度分别为:Zq组:10.26%,Y组:10.84%,P组:11.49%,各组含药血清浓度 ≤ 10%时,对于HepG2细胞来说较为安全;③与M组相比,10%浓度的含药血清均能够较显著的减少HepG2细胞内脂滴蓄积,显著降低细胞内甘油三脂(TG)含量(P < 0.01)。结论 1 mmol·L-1油酸:棕榈酸(2:1)可成功诱导HepG2细胞脂肪变模型,并且10%浓度的柴胡人参药对血清的作用最强,能有效改善HepG2细胞的脂肪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智防呆方对学习记忆障碍小鼠的行为学影响。方法按文献方法建立记忆获得障碍、记忆巩固障碍、记忆再现障碍三种学习记忆障碍小鼠模型,设正常、模型空白、安理申、不同剂量中药干预,随机分组,给药7天后受试小鼠分别进行跳台实验、通道式水迷宫实验、避暗实验,记录潜伏期和错误次数。结果 1.跳台实验,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小、中、大剂量组的潜伏期明显长于模型组(P〈0.01),错误次数明显小于模型组(P〈0.01);2.通道式水迷宫实验,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小、大剂量组的游出时间小于模型组(P〈0.05),错误次数小于模型组(P〈0.05);3.避暗实验,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大剂量组的潜伏期长于模型组(P〈0.05),中药小、中、大组的错误次数小于模型组(P〈0.05)。结论益智防呆方能改善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小鼠的记忆获得、记忆巩固、记忆再现,显示在学习记忆不同环节均具有改善学习记忆障碍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