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例女,25岁,2007年6月因重症急性胰腺炎、胰周脓肿在我院住院治疗,行B超引导下脓肿穿刺引流术。2007年7月出现胸骨柄及左侧肋骨区域剧烈疼痛,使用镇痛剂效果差,伴发热。查体:神志清楚,体温40℃、心率150次/min,血压134/69mmHg。上腹部饱满,剑突及左侧肋缘区域压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大鼠单纯性胰腺创伤模型观察胰腺细胞增殖变化特点并探讨胰腺细胞增殖与组织损伤的关系。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分为2组:撞击组(采用BIM‐Ⅲ生物撞击机构建胰腺创伤大鼠模型,40只)和对照组(假手术组,20只),每组大鼠于建模后6、24、72 h ,7 d处死,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淀粉酶(AMS)、脂肪酶(LPS)活性,通过TUNEL染色和流式细胞技术测定胰腺组织细胞死亡并分析细胞周期分布特点,Western blot测定胰腺组织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撞击组大鼠LPS活性升高时相点晚于AMS且持续时间较长,TUNEL染色、流式细胞检测、Western blot结果揭示胰腺创伤可诱导胰腺组织细胞凋亡和代偿性增生。胰腺细胞增殖变化特点表明胰腺创伤后的最佳治疗时间是发病24 h内。结论同时检测AMS和L PS有助于判定胰腺的外分泌功能受损情况。  相似文献   
3.
十二指肠憩室是一种常见疾病,好发于十二指肠降部.60% ~ 70%的十二指肠憩室发生于十二指肠降部乳头周围2~3 cm处,称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0年10月我中心采用憩室切除术治疗3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该手术方式的适应证和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分析老年患者急性重症胆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我中心2009年6月~2011年12月对56例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均应用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TGD)治疗,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6例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通过PTGD治疗,穿刺置管全部成功,成功率达100%。患者在穿刺引流术后24。48h内其畏寒、高热、右上腹疼痛等症状明显得到缓解,感染症状得到控制。经过外引流胆汁2周后54例患者在拔除引流管时其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治愈率达96.4%,无死亡病例。结论PTGD用于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不仅可以迅速缓解其临床症状、控制感染,而且能够有效避免行急诊手术引起的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在急性胰腺炎肝脏损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胆管内注入生理盐水或不同浓度牛磺胆酸钠溶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Egr-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并进行胰腺病理评分,检测血清AST、LDH及TNF-α和IL-1β水平.从正常Wistar大鼠分离培养肝细胞,观察原代培养肝细胞在TNF-α刺激后Egr-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肝组织Egr-1表达与急性胰腺炎肝损伤程度呈正相关,且原代培养肝细胞Egr-1蛋白表达水平与肝细胞损害程度呈正相关.结论:Egr-1可能参与急性胰腺炎肝损伤过程,并且其作用机制部分依赖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ERK1/2).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分析老年患者急性重症胆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我中心2009年6月~2011年12月对56例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均应用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TGD)治疗,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6例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通过PTGD治疗,穿刺置管全部成功,成功率达100%。患者在穿刺引流术后24~48h内其畏寒、高热、右上腹疼痛等症状明显得到缓解,感染症状得到控制。经过外引流胆汁2周后54例患者在拔除引流管时其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治愈率达96.4%,无死亡病例。结论 PTGD用于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不仅可以迅速缓解其临床症状、控制感染,而且能够有效避免行急诊手术引起的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观察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 (EGR-1)在急性胰腺炎(AP)大鼠肺组织与原代培养肺泡巨噬细胞(AM)中表达的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于胆总管内逆行注入生理盐水或不同浓度牛磺胆酸钠溶液.3 h后处死动物,取血分离血清,并剪取胰腺及肺组织.检测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胰腺组织病理评分,肺组织湿质量/干质量比,并对肺组织进行EGR-1免疫组化染色.原代培养AM分成4组,分别采用不同浓度胰弹性蛋白酶进行刺激,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EGR-1在AM的表达,并检测培养液中TNF-α和IL-1β浓度.RT-PCR分别检测AM,EGR-1,TNF-α,IL-1βmRNA表达.结果:肺组织EGR-1表达随AP病情加重而呈增强趋势,并与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胰腺组织病理评分、肺组织湿质量/干质量比均呈显著正相关(r=0.63,0.58,0.59,0.61,P<0.01)AM中EGR-1蛋白.mRNA表达程度与TNF-α和IL-1β蛋白(r=0.64、0.51,P<0.01)以及mRNA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0.62,0.59,P<0.01).结论:EGR-1可能在AP并发肺损伤中起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介导炎性细胞因子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外科相关急性肾损伤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06年4月~ 2011年1月开腹手术合并术后急性肾损伤(AKI)患者46例,均符合RIFLF标准,记录患者各项临床资料.以同期开腹腔手术未合并AKI患者为对照,分析术后AKI患者发生的危险因素.通过生存曲线分析术后AKI病死率与AKI分期关系.结果 (1)纳入开腹手术合并AKI患者46例,平均年龄(52.56±8.28)岁,其中既往有肾脏病史患者9例.按RIFLF分期示AKI Ⅰ期患者24例;AKIⅡ期患者15例,AKIⅢ期患者7例;(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病例间术前肌酐、蛋白尿、营养不良、血容量不足、肾脏病史例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急诊手术相对危险度(OR)为3.19,肾脏病史的OR为6.28;围手术期血容量不足OR为14.78;蛋白尿OR为2.21;术中失血超过1000 ml的OR为3.71,纳入方程有意义;(4)术后AKI生存曲线分析显示,AKI Ⅰ期、AKIⅡ、AKIⅢ期患者间病死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外科开腹手术后AKI与多种因素相关,早期干预AKI发生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十二指肠镜胆管逆行造影/Oddis括约肌切开取石(ERCP/EST)+腹腔镜胆囊切除(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LCBDE)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RCP/EST+LC+LCBDE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230例,ERCP/EST术后0~5d行LC或LC+LCBDE。结果成功完成“三镜”联合治疗219例,成功率95.2%;LC中转开腹11例,EST取石失败6例,其中5例行LCBDE、1例LC中转开腹+胆道镜取治愈石,6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均行一期缝合。出现1例严重并发症,经处理后最终顺利出院。结论ERCP/EST+LC+LCBDE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效果,而且具有微创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详细讨论了我科近10年来直肠癌手术中发生的6例泌尿系损伤,其中输尿管损伤5例,膀胱损伤1例,无尿道损伤。详细讨论了术中发生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损伤的原因、诊断要点、处理办法和预测措施,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详细的防止损伤发生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