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专生年龄小,自我约束力差,文化基础薄弱,理解能力有限,以自我为中心。这些特点决定知识点繁杂。且相对枯燥的内科学教学要讲究艺术,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究促黄体生成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LHCGR)基因突变与空卵泡综合征(EFS)的关系,指导相关生殖疾病的诊治。方法 通过基因测序对一例EFS的不孕症患者进行LHCGR基因突变和家系分析。结果 该患者LHCGR 基因第11 外显子处存在纯合突变:chr2:48915113A>G,c.1823T>C,p.Leu608Pro,突变使LHCGR 蛋白在第 608 位由亮氨酸(Leucine, Leu)突变为脯氨酸(Proline ,Pro)。对该患者进行家系分析并对其家庭成员测序发现,父母在此位点属于杂合突变,先证者弟弟(46,XY。未育)属于纯合突变,先证者妹妹(育有一女孩、一男孩)属于杂合突变。结论 LHCGR基因突变可导致EFS,进而导致相关生殖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大鼠血浆鱼藤酮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大鼠血浆鱼藤酮的方法,便于灵敏、准确地检测鱼藤酮的含量。方法以冰乙酸提取血浆的鱼藤酮,然后经Florisil SPE柱分离,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含量:采用Hyper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 水=75 25(含0.2 mL冰乙酸)作流动相,流速:0.9 mL/min,波长290 nm测定鱼藤酮。结果在0.00~25.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加标回收率>95%,日内相对标准差<4.72%(n=5)。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血浆中鱼藤酮含量。  相似文献   
5.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2月~2010年2月收治股骨颈骨折患者43例,其中男29例,女14例,年龄58—92岁,骨折前合并有高血压病17例,慢性支气管炎5例,糖尿病12例。  相似文献   
6.
流式细胞仪检测正常男性精子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人们生活更加方便快捷,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不过人们在享受现代科技成果的同时,也在经受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特别是大量使用除草剂、杀虫剂、去污剂、洗涤剂等,这些物质被统称为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disrupting,EDs).它们对男性生殖功能的影响,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3种不同分子量的6%羟乙基淀粉(HES)/0.9%氯化钠(NaCl)溶液对大鼠非控制出血性休克的早期低压复苏效果.方法 采用脾脏损伤 切断脾动脉的一分支造成大鼠非控制出血性休克模型,32只Sprague-Dawley(SD)大鼠按照止血前输注液体的不同分为4组:Ⅰ组,不复苏(no resuscitation,NR)组;Ⅱ组,HES40组;Ⅲ组,HES130组;Ⅳ组,HES200组.伤后平均动脉压(MAP)降至40mmHg时各组分别用3种不同的6%HES/0.9%Nacl溶液开始进行低压复苏,使MAP维持在50mmHg,持续1小时(低压期),Ⅰ组此期不输注任何液体.然后结扎脾动脉止血,各组均以林格氏液加肝素化的供体大鼠全血进行充分液体复苏2小时.观察血流动力学、出血量、血细胞比容(Hct)、止血前期和止血后期的输液量、存活时间.结果 与Ⅰ组比较,早期低压复苏虽然增加了出血量,却显著延长了存活时间,其中Ⅲ、Ⅳ组存活时间比Ⅱ组显著延长,且止血前和止血后输液量显著少于Ⅱ组,而Hct显著高于Ⅱ组,其改善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显著强于Ⅱ组.结论 用HES进行低压复苏,较之不复苏延长了非控制出血性休克大鼠的存活时间.不同分子量的HES复苏效果不同,HES130和HES200的复苏效果优于HES40.  相似文献   
8.
2006年神经肌电与手外科新技术学习班报名通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撕脱性拇指离断临床并不少见,在再植过程中往往出现指背皮肤缺损及静脉无法吻合等问题,给再植带来困难。近年来,我们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转位急诊再植指背皮肤缺损的断拇13例,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金银花叶中的总黄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选择合适的大孔树脂,优化工艺参数,分离、纯化金银花叶中的黄酮.方法 比较吸附率和解析率,选出合适的大孔树脂HPD100.以产品得率、黄酮得率和黄酮含量为指标,考查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黄酮粗品拌料与大孔树脂质量比为1:6,装入柱径与柱长比为1:6的层析柱中,用2倍柱体积的蒸馏水冲洗,再用70%乙醇以最大流速洗脱,收集2~8倍柱体积的洗脱液,浓缩后得到黄酮产品,得率为4.4%,含量可达91.7%.结论 所选工艺操作简单、方法可靠,并能得到高纯度的产品.  相似文献   
10.
背景:已有体内急性毒理实验证实,壳聚糖纳米微囊的半数致死量高于2000 mg/kg,但其具体致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
  目的:分析纳米壳聚糖作为骨替代材料对MC3T3-E1成骨细胞生长及大鼠肝、肾等器官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MC3T3-E1成骨细胞分别在含0(对照)、10 mg/L、100 mg/L、1 g/L、10 g/L纳米壳聚糖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检测各组细胞A值。透射电镜观察10 g/L纳米壳聚糖溶液培养MC3T3-E1成骨细胞24 h后的细胞形态变化。采用PBS制备10 g/L纳米壳聚糖悬浮液,分别以166.67,16.67 mg/kg经腹腔注射至SD大鼠体内4周,每周3次,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血清生化指标分析大鼠肝、肾功能,病理切片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炎症细胞浸润情况。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10 mg/L、100 mg/L、1 g/L、10 g/L的纳米壳聚糖溶液均抑制MC3T3-E1细胞的生长(P<0.05)。透射电镜见团聚的壳聚糖存在于MC3T3-E1细胞浆中,细胞表面的伪足形成,细胞膜呈波浪状起伏,细胞核变性、碎裂及固缩。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注射纳米壳聚糖悬浮液两组大鼠血尿素氮、Na+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5),高剂量组K+水平明显降低(P<0.01);肝脏、肾脏均出现组织细胞凋亡现象,高剂量组凋亡更加明显。表明纳米壳聚糖可导致细胞凋亡,超过一定剂量可造成肾功能受损,对机体生理功能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