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刺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干眼症 72例 (1 4 4只眼 )分为 3组 ,A组(观察组 )、B和C组 (对照组 ) ,分别进行针刺、口服增液剂、外用泪然眼液治疗。结果 :A组治愈 5只眼 ,好转 33只眼 ,有效率 79 2 %;B组治愈 6只眼 ,好转 30只眼 ,有效率 75 0 %;C组治愈 2只眼 ,好转 2 9只眼 ,有效率 6 4 6 %,3组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A组和B组患者角膜染色、泪液流量、泪膜破裂时间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 (P <0 0 5 )。结论 :针刺和口服增液剂均有促进泪液分泌、延长泪膜破裂时间、促进角膜病变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近5年针灸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研究进展,并提出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方法 检索2008年1月-2013年6月发表的针灸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研究文献,从临床疗效、临床操作、诊疗标准及作用机制角度进行探讨.结果 针灸治疗干眼症以眼周局部取穴为主,常用穴位有睛明、攒竹、太阳等,配穴以局部和远端取穴相结合为主,但诊疗标准缺乏统一,机制研究较少,有待进一步完善.结论 针灸通过刺激神经兴奋,促进泪腺、睑板腺主动分泌泪液,双向调节性激素水平等环节起到缓解眼部症状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针刺治疗缺泪性干眼症3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卫萍  王健  张燕 《新中医》2007,39(6):41-42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缺泪性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患者(114眼)分为2组。针刺组31例(62眼)采用针刺(穴位:睛明、攒竹、丝竹空、瞳子骼、太阳)治疗;泪然组26例(52只眼)外用泪然眼液治疗。结果:针刺组有效45眼,有效率为72.58%;泪然组有效31眼,有效率为59.62%,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针刺组能显著延长泪膜破裂时间、增加泪流量、改善角膜染色,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前后泪膜破裂时间、泪液流量均差值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针刺组在增加泪流量、延长泪膜破裂时间方面,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泪然组。结论:针刺治疗缺泪性干眼症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1中医眼科教学的特点中医眼科学是中医学科中的一个分支,是一门临床学科,在教学中除了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的传授与训练外,各种眼病的辨证论治是其教学的重点。在讲授中医眼科基础理论和各种眼病的辩证论治时,其抽象的思维给学生带  相似文献   
5.
王健  高卫萍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8):1142-1143
目的:观察针刺对更年期干眼症泪液分泌的影响及疗效。方法:将46例(92只眼)更年期干眼症分为针刺组(21例)与泪然组(25例),分别进行针刺、外用泪然眼液治疗。结果:针刺组在延长泪膜破裂时间,增加泪流量,改善眼部症状方面,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在改善角膜染色方面,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与泪然组相比较,针刺对增加泪流量、改善眼部症状方面,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泪然。结论:针刺治疗更年期干眼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视网膜色素变性(RP)患者的视觉电生理改变。方法 对110例220只眼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进行P-VEP、F-ERG检查。结果 RP患者P100波潜时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延长,振幅则明显降低。b波的振幅与病程长短、视力的降低程度、年龄大小有关,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随着病程延长、年龄的增加、视力的降低,b波呈熄灭型的患者增加,表现视网膜损害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7.
干眼症已经成为全球流行性疾病之一,且干眼症的患病人群现已逐渐呈现年轻化的趋势。目前眼科临床多采用人工泪液的治疗方法进行干预,但人工泪液只能改善干眼症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干眼症的发病因素,而且长时间使用含有防腐剂的人工泪液,会对眼表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近年来,针灸越来越多的运用于干眼症的治疗,且临床疗效显著,相关的机制研究也在逐渐展开,因此文章主要就针灸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机制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干眼症的中医药研究现状。方法:通过对近5年来关于干眼症的中医药研究方面的论文进行综述,分析干眼症的中医药研究近况。结果:无论从病机认识、中医药临床治疗还是实验研究方面,干眼症的研究均取得一定突破。结论:中医药在干眼症的防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中医经验方治疗干眼症,主要从肝肾、肾、肝、脾、肺论治,常用滋液润燥等方法,根据干眼症的发病机制,从这些方面入手治疗干眼症能取良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刺对去势雄兔干眼动物模型泪液分泌及泪腺上皮细胞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兔1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干眼组和针刺组,每组6只。干眼组和针刺组行双侧睾丸及附睾切除制作干眼模型,2周后去势雄兔干眼模型形成并稳定后对针刺组进行局部针刺,各组兔分别于去势前和去势后1、2、3、4、5、6、7周检测泪流量,并对各组兔泪腺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针刺2周后针刺组泪液分泌增加,与干眼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周后,对各组兔泪腺进行免疫组化,干眼组泪腺上皮细胞Fas、FasL表达明显高于针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正常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局部针刺能够抑制凋亡的发生,增加去势干眼雄兔泪液的分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