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大鼠脑血肿周围组织STAT3, Bcl-2, Caspase-3的表达情况,并探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对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CNTF治疗组,采用自体股动脉血注入大鼠尾壳核建立脑出血模型,CNTF治疗组于术后经尾静脉注射CNTF.分别于术后12h、24h、3d、5d 4个时间点取脑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血肿周围组织STAT3, Bcl-2, 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 CNTF治疗组大鼠脑血肿周围组织STAT3, Bcl-2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组,Caspase-3的表达水平比模型组低.结论 CNTF对脑出血后损伤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的机制为通过上调STAT3的表达,使Bcl-2的表达升高,从而减少出血灶周围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分析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感染、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0月入住某院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A、B、C三组。A组行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治疗,B组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C组行早期肠外营养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感染情况、感染指标水平(治疗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胃肠功能障碍发生情况、治疗后第14天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值。结果 A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6.00%,B组为20.00%,C组为22.00%,三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P=0.01)。第7天、第14天A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均低于B、C组;第3天A、B组患者的降钙素原(PCT)均较C组低;第7天、第14天A组患者的PCT较B、C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腹胀(8.00%)、腹泻(4.00%)、胃潴留(4.00%)的发生率均为三组最低。治疗后第14天A组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最低。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治疗ICU机械通气患者能有效降低感染及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促进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患者术后意识恢复的影响.方法 90例胃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复合组)和单纯全麻组(对照组)各45例.复合组选T5~T6或T6~T7间隙硬膜外腔穿刺,置管平卧后注入1%利多卡因与0.2%地卡因混合液4ml试验剂量,待麻醉效果确切后进行全麻诱导,2组全麻诱导用药相同.术中麻醉维持:复合组术中用微泵持续输注异丙酚1.5~2 mg/(kg.h),吸入异氟醚(呼气末浓度0.3~0.6 MAC),并间断追加芬太尼和维库溴铵.结果 复合组术后全麻用药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或P<0.05):术毕至自主呼吸恢复、指令睁眼、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明显缩短(P<0.05或P<0.01),且复合组围拔管期平均动脉压(MAP)、HR平稳;而对照组MAP在拔管前5min、拔管时、拔管后5min均明显高于入室基础值或复合组同一时段值(P<0.05或P<0.01),HR变化尤以拔管时增加最为明显,与基础值和复合组同一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可显著减少全麻用药量,有利于胃癌术后早期清醒与拔管;由于术后实施硬膜外镇痛,可提高呼吸效率,更有利于胃癌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5.
多梗死性痴呆(MID)由加拿大神经病学家Hachinski1974提出,是血管性痴呆的最常见类型,占39.4%。由于反复发生脑卒中,双侧半球大脑中动脉或后动脉多个分支供血区的皮质、白质、基底节区受累,导致智能及认知障碍综合征,也是老年性痴呆的常见原因之一。现将我院2010-03—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原花青素对病毒性心肌炎大鼠心肌纤维化的抑制效应机制,观察转化因子-β(TGF-β)/Smads信号通路的变化,研究其抑制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纤维化的机制。方法选择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利巴韦林药液36 mg/kg)及原花青素高、中、低剂量组(400、200、100 mg/ml原花青素灌胃)各10只,除空白组外,均采用柯萨奇B3病毒法制作病毒性心肌炎大鼠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大鼠血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含量及I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水平;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测定各组全心质量指数(HMI)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蛋白印迹法(WB)测定各组大鼠心室组织TGF-β/Smad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TGF-β1及Ⅰ型、Ⅲ胶原纤维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心肌组织TGF-β1 mRNA、Smad2 mRNA、Smad3 mRNA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TnI、PICP、ICTP、HMI、LVMI、TGF-β1、I型胶原纤维蛋白、Ⅲ型胶原纤维蛋白及TGF-β1 mRNA、Smad2 mRNA、Smad3 mRNA均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原花青素低、中、高剂量组MB、CK-MB、cTnI、PICP、ICTP、HMI、LVMI、TGF-β1、I型胶原纤维蛋白、Ⅲ型胶原纤维蛋白及TGF-β1 mRNA、Smad2 mRNA、Smad3 mRNA均降低(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原花青素低、中、高剂量组MB、CK-MB、cTnI、PICP、ICTP、HMI、LVMI、TGF-β1、I型胶原纤维蛋白、Ⅲ型胶原纤维蛋白及TGF-β1 mRNA、Smad2 mRNA、Smad3 mRNA均下降(P<0.05),原花青素各剂量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原花青素可减轻病毒性心肌炎大鼠心肌纤维化病变程度,其作用可能与抑制TGF-β/Smads信号通过转导,阻止胶原合成及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两点硬膜外、腰硬联合阻滞和硬膜外复合能麻用了经输加管镜钞激光碎人术的效果。方法360例ASAⅠ~Ⅱ级行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两点硬膜外阻滞(CEA)组(120例),两点法:第10~11胸椎或第11~12胸椎行硬膜外向上置管,再行第3~4腰椎或4~5腰椎硬膜外向下置管。Ⅱ组蛛网膜下腔组滞麻醉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组(120例),先行单次骶麻,再经第10~11胸椎或第11~12胸推行硬膜外向上置管,再行第2~3腰椎或第3~4腰椎单次蛛网膜下腔组滞麻醉。Ⅲ组骶麻复合硬膜外组(120例),先行单次骶麻,再经第10~11胸椎或第11~12胸椎行硬膜外向上置管。必要时辅用芬氟合剂,氯安合剂予以维持。结果与Ⅰ、Ⅲ组相比,Ⅱ组局麻药用量较少,起效时间明显缩短,术中镇痛效渠和外科医生满意度方面优势明显,发生局麻药中毒可能性减小,但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大,经处理后趋于平稳。Ⅲ组有4例骶麻操作失败。结论与两点硬膜外组和蛛网膜下腔组滞麻醉复合硬膜外组相比,CSEA综合蛛网膜下腔组滞麻醉和硬膜外两者之优点,具有起效快、镇痛效果更确切、肌松更充分、局麻药用量较少、不易发生局麻药中毒反应等优点,能较好地满足经输尿管镜钞激光碎石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拉莫三嗪(LTG)能否通过减轻脑水肿,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通过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采用干湿重法分别检测脑组织含水量的动态变化,以及LTG对脑水肿的干预情况。结果手术组脑组织含水量在出血后12h~1d时增加。3d时水肿达到峰值,7d明显减轻,治疗组较手术组则明显减轻(P〈0.05),对照组在12h~7d变化不明显。结论拉莫三嗪可以减轻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含水量。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特点。由于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症多,预后较差,所以急性期临床治疗重在挽救患者生命,提高生存率,康复治疗则为恢复期开展的治疗。但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脑卒中发病初4 w恢复进展最快,8~12 w时功能获得最大。亦有研究报道重症监护室急性脑卒中患者虽然预后不  相似文献   
10.
体外循环心血管手术可以引起部分患者的肠功能障碍,由于术后机械通气和镇静止痛,大部分患者缺乏典型的腹部症状和体征,其临床表现易被严重的呼吸循环状况所掩盖,导致诊断和治疗延误。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