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45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狂犬病毒隐性感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往的调查研究,已经证实许多种动物(如犬、猫等)存在着狂犬病毒健康带毒以及隐性感染现象,如北京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检测了72只健康家犬狂犬病毒抗体,发现隐性感染率为15.2%,吴县卫生防疫站的调查,发现狂犬病毒的隐性感染率甚至高达28.57%。过去,人们一直认为狂犬病毒在人群中不存在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的情况,但有报告证实在被病犬、狼等动物咬伤的同一人群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康人携带的白喉棒状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标准的产毒菌株的生物学性状的差异。方法:采用鸡蛋斜面培养基,亚碲酸钾血琼脂平板和肉汤培养基观察其生长特性,测定多种系列化反应性,毒力和药物敏感性。结果:健康人携带的白喉杆菌的培养特性典型均无毒力;发酵麦芽糖和发酵蔗糖的菌株较多,有较多的耐麦迪霉素,苯唑青霉素和洁霉素的菌株。结论:健康人所携带的白喉杆菌的生物学特性不同于标准的有毒力的菌株。  相似文献   
3.
盐城市健康儿童b型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带菌率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盐城市儿童b型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Hib)带菌率状况。方法用PCR法检测900份不同年龄组健康儿童咽拭子标本。结果盐城市14岁以下健康儿童Hib总带菌率为55.44%,男女性别间无明显差异,春季带菌率比冬季高,人员流动性大的地区带菌率较高,带菌率随年龄的变化是:1~3月龄最低,4~6月龄上升到56.00%,7~12月龄逐步下降,1岁以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增高,10~14岁年龄组最高。结论盐城市儿童Hib带菌率较高,存在相关疾病流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查明检测出的狂犬病毒隐性感染者是否真正的隐性感染者。[方法]2003年,对盐城市部分有暴露史的自愿者进行血清狂犬病毒抗体检测,并于2005年、2006年对其中的抗体阳性者进行随访和抗体消长情况调查。[结果]观察的自愿者均未注射过狂犬病疫苗,222名有暴露史者血清狂犬病毒抗体阳性的45人,其中22人在0.5~6个月前曾被犬、猫等动物致伤,23人与犬、猫等有6个月以上密切接触。2005年复查其中25名狂犬病毒抗体阳性者,10人仍为阳性;2006年检测2005年的4名阳性者,狂犬病毒抗体均为阴性。到2006年12月止,45人均健在;有密切接触史者初次接触时间均在15年以前,动物致伤者的暴露时间为3~5年,分别超过本市狂犬病死亡的最长潜伏期与狂犬病的潜伏期中位数。[结论]检出的狂犬病毒抗体阳性者是真正意义上的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2007年变更后流感毒株生产的流行性感冒病毒裂解疫苗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方法 在江苏省射阳县选择500名观察对象,按随机的原则开展现场临床试验. 结果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2007年变更后流感毒株生产的流行性感冒病毒裂解疫苗全身及局部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4.67%.血清学检测表明,免疫后H1N1型、H5N2型、B型HI抗体阳性率(抗体滴度≥1∶40)分别为99.13%、99.13%和100%.免后HI抗体4倍增长率,除13~17岁组H3N2型为52.83%外,其他各组中各型别HI抗体均达到78%以上.各型各组免后HI抗体GMT增长倍数较免前均>3.9倍. 结论 流行性感冒病毒裂解疫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统计学方法对盐城市乙肝疫情进行预测,为乙肝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据盐城市2004-2010年乙肝发病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乙肝发病率预测模型。结果预测结果显示,2011-2013年盐城市乙肝发病率分别为6.491/10万、5.612/lo万和4.852/10万。结论灰色模型对乙肝发病趋势预测有较好效果,能为乙肝防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乙脑灭活与减毒活疫苗联合免疫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合理利用乙脑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各自的优点 ,降低预防接种反应的发生率 ,提高免疫学效果 ,开展了乙脑灭活疫苗与减毒活疫苗联合免疫的前瞻性研究。 方法 对 6~ 11月龄初次免疫且免疫前抗体测定阴性的婴儿用灭活疫苗基础免疫 2针、次年用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 1针 ,追踪观察两年。另设立单一使用灭活疫苗组和减毒活疫苗组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种疫苗联合免疫与单一使用的免疫学效果。 结果 联合免疫组、灭活疫苗组和减毒活疫苗组基础免疫后的阳转率分别为 82 .3%、89.9%和 83.1% ,经统计学检验 ,差异不显著 (χ2 =3.2 2 ,n=2 ,P>0 .0 5 )。加强免疫后 ,联合免疫组中和抗体阳性率可升至 10 0 % ,与单一使用灭活疫苗组的阳性率 (95 .3% )和减毒活疫苗组的阳性率 (97.4 % )相比 ,差异不显著。 结论 对婴幼儿用灭活疫苗基础免疫 2针与减毒活疫苗加强免疫 1针的联合免疫法有很好的免疫学效果 ,且安全性也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IgG与IgM抗体检测以及病毒分离培养的结果对麻疹病例诊断的作用。方法:应用商品ELISA试剂盒检测可疑病人血清中的麻疹特异性IgG与IgM抗体;应用细胞培养法分离培养可疑病人早期咽拭子中的麻疹病毒。结果:应用双份血清检测麻疹特异性IgG抗体的方法,一个暴发点的22名发热患者中11人确诊为麻疹,其中5人IgM抗体阳性、2人分离出麻疹病毒(其中1人IgM抗体阴性)。结论:IgM抗体检测对麻疹病例诊断漏诊率相当高,病毒分离培养法漏诊率更高,可靠的方法是检测双份血清中的IgG抗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江苏省2015年子宫颈癌发病和死亡情况及2006-2015年子宫颈癌流行趋势,为开展子宫颈癌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18年江苏省疾控中心收集并质控后的35个肿瘤登记处的2015年子宫颈癌登记资料,按城市和农村地区分层,分别计算粗发病率、年龄别发病率、累计发病率(0~74岁)、粗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累计死亡率(0~74岁)、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等指标;采用Joinpoint软件分析江苏省2006-2015年子宫颈癌发病(死亡)中标率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江苏省2015年子宫颈癌估算新发病例数为6610例,粗发病率为17.53/10万,中标率为12.13/10万,世标率为11.22/10万,累积发病率(0~74岁)为1.19%,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顺位中居第6位。估计子宫颈癌死亡1905例,粗死亡率为5.05/10万,中标率为3.01/10万,世标率为2.87/10万,累积死亡率(0~74岁)为0.31%,在女性恶性肿瘤死亡顺位中居第8位。2006至2015年间江苏省子宫颈癌发病和死亡水平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发病和死亡中标率的AAPC分别为6.6%(95%CI:4.7~8.4)和5.5%(95%CI:2.9~8.2)。结论 子宫颈癌是江苏省女性的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与死亡率逐年明显上升,且农村地区发病和死亡水平高于城市地区,应有针对性加强子宫颈癌综合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09-2018年10年期间盐城市居民死因及其对寿命的影响等,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09-2018年盐城市居民死亡资料,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去死因期望寿命和潜在寿命损失年指标。结果 2009-2018年10年盐城市居民平均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661.65/10万、359.41/10万。男女第1位死因为恶性肿瘤(262.91/10万、162.74/10万)、第2位为脑血管病(135.78/10万、148.50/10万)、第3位为呼吸系统疾病(103.68/10万、99.27/10万)、第4位为心脏病(76.52/10万、86.60/10万)、第5位为损伤和中毒(67.80/10万、38.81/10万)。对期望寿命影响最大的是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去除后寿命分别增加了3.94岁、2.97岁。结论 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等慢性疾病是影响健康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慢性病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是将来疾控工作的重点,提示要加强慢性病的危险因素调查研究,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从而提高居民的期望寿命和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