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3 毫秒
1.
椎管内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组收集自2000年2月至2005年12月我院椎管内肿瘤患者64例,通过显微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在64例椎管内肿瘤中男性36例,女性28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76岁,平均38岁。2.主要症状与体征:(1)疼痛:疼痛为常见的首发症状,共有18例。常表现为根性疼痛,有时可误诊为肋间神经痛或坐骨神经痛。(2)感觉障碍:常见,共有54例。有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表现为有感觉障碍平面并常伴有麻木或束带感。髓内肿瘤则常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节段性感觉障碍,感觉障碍平面与脊髓肿瘤所在部位相关。(3)运动障碍:有52例入院时在肿瘤压迫…  相似文献   
2.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132例高血压脑出血分成微创手术组(68例)和传统开颅手术组(64例),分析两组手术的特点和手术时机,比较两组手术治疗的疗效。结果 微创组术后GOS良好23例、中残24例、重残9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9例;传统组术GOS良好16例、中残15例、重残12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15例。两组超早期或早期手术均有良好的预后,而微创组效果更佳。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58例小儿自发性颅内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小儿自发性颅内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颅内自发性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患儿中治愈43例,轻残4例,死亡5例。结论脑血管畸形是小儿自发性颅内出血的主要原因;CT、MR I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可辅助诊断;血肿清除加病灶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刘龙舟 《中外医疗》2012,31(5):96-96
目的分析对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进行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进行综合治疗的59例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回顾分析治疗后的症状以及骨密度(BMD)的改善情况。结果用药1年后疼痛、股骨颈-BMD、Waeds三角-BMD、大转子-BMD的总有效率分别达到了98.31%、96.61%、98.31%、94.92%,治疗效果非常令人满意。结论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采用综合治疗,临床效果非常令人满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分析以吉西他滨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难治性乳腺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42例难治性乳腺癌患者, 应用以吉西他滨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予以治疗,1周期为21天,4个中位化疗周期.结果 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进至少接受2个化疗周期,共接受86个化疗 周期,中位3.8个周期.其中完全缓解有10例,部分缓解有14例,稳定有10例,进展有8例,总有效率为57.14%,以吉西他滨为主的不同联合化疗方案间其治疗效 果无显著性差异(P >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以吉西他滨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对治疗难治性乳腺癌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具有较好的疗效,其不良反应可耐 受,在临床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龙舟 《光明中医》2011,26(11):2297-2298
消化性溃疡又称溃疡病,是发生在胃及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世界性的常见病,相关资料报道这种病的总发病率占人口的10%左右,大约每5个男人和每10个女人中可有1人在一生中患过溃疡病。其典型临床表现为饥饿不适、饱胀嗳气、  相似文献   
7.
龙舟  徐招柱  石佳泉 《首都医药》2008,15(10):22-24
目的 探讨尽早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救治的高危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以及对于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高危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共57例,随机分为IABP组(n=26)及对照组(n=31),并行急诊PCI治疗,比较再灌注后出现低血压情况、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手术时间、术中血压、尿量两组间均在统计学存在显著差异以及两组住院期间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间血管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再灌注低血压、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手术时间、症状缓解时间、术中血压、尿量两组间均在统计学存在显著差异.两组均无死亡病例.严重并发症IABP组2例,对照组4例;在多巴胺使用时间、加用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转换酶受体抑制剂(ARB)的时间、住院天数等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IABP组中出现两例局部并发症.结论 IABP早期用于高危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是可行的并是安全的,对于近期预后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腋窝淋巴结病理阴性乳腺癌(axillary lymph nodes negative breast cancer,ALNNBC)采用免疫细胞化学(immunocytochemistry,ICC)和RT-PCR方法同时检测骨髓微小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乳腺癌患者全身麻醉后行骨髓穿刺采集骨髓血,然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经常规HE染色证实腋窝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62例,同时采用ICC和RT-PCR方法检测骨髓微小转移.结果:62例患者中,15例(24.20%)骨髓有KT19 mRNA表达,其中9例(14.52%)ICC法也检出KT19阳性细胞,表明在检测骨髓微小转移方面RT-PCR法灵敏度较ICC法更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667,P=0.0412),两者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6945).结论:即使常规病理切片检查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用ICC法和RT-PCR法对其骨髓血作进一步检测还可发现微小转移的存在,且RT-PCR法比ICC更敏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限期手术患者最大通气量(MVV)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限期手术患者的MVV、FEV1和FVC值,并按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80、79~50和〈50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156例患者总体的FEV1、FVC与MVV均呈显著正相关,以FEV1与MVV的相关性更好。分组分析显示,随着FEV1%pred下降,FEV1与MVV间非常显著的相关性无明显改变,同归系数呈逐渐增大趋势;而FVC与MVV的相关性却逐渐变差,回归系数呈逐渐减小趋势。结论 MVV与FEV1的相关性较FVC更好,即使肺功能损害程度较重,亦可采用MVV与FEV相应的直线回归方程来估算限期手术患者的MVV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0年11月收治的137例SAP患者,分为老年组(≥60岁)和中青年组(<55岁),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病死率及并发症。结果老年组SAP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SAP患者更易发生器官障碍,与中青年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尤其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要明显高于中青年患者(P<0.05)。在器官功能障碍中,年老患者组休克的发生率要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结论老年SAP患者相比中青年SAP患者更易发生器官功能衰竭,临床预后更不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