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搪尿病常同时存在,相互影响,使各自的临床进程复杂化。了解两者的相互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从而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  相似文献   
2.
喉癌是耳鼻喉科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尤其在东北三省发病率较高。目前对喉癌手术仍为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其目的是彻底切除肿瘤,挽救生命,尽可能保留或恢复喉的发音、呼吸和吞咽功能,既要提高生存率,又要降低致残率。从而各种类型部分喉切除术及喉全切发音重建术日益兴起,较前已有很大发展。这些年来我院也开展了各类型喉切除和发音重建术,现就全喉切除发音重建术综合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单纯性肥胖患者血清胰淀素水平与体成分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生物电阻抗仪和多层螺旋CT研究单纯性肥胖患者血清胰淀素水平与体脂及腹部内脏脂肪和皮下脂肪的相关性。方法:检测36例单纯性肥胖患者腰围、血压、血糖、血脂、胰岛素和胰淀素,生物电阻抗仪测体成分,螺旋CT测腹部脂肪,与35例正常对照者比较,并做胰淀素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单纯性肥胖患者的空腹血清胰淀素较正常人显著增高(P<0.05),并与腹部皮下脂肪体积呈负相关(r=-0.786,P<0.05),与体脂含量无相关性,与血清总胆固醇呈负相关(r=-0.475,P<0.05)。结论:单纯性肥胖患者存在高胰淀素血症和胰淀素抵抗,胰淀素在人体内是否是反映体内脂肪储存的信号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3日龄新生大鼠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数目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及其受体--Smad2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bFGF对未成熟脑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 方法 结扎3日龄新生SD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制备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33只)、治疗组(33只).另取3日龄新生SD大鼠33只为假手术组.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三组大鼠术后4 d、7 d和14 d脑室下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阳性细胞数目;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检测三组大鼠术后4 d、7 d和14 d脑室下区TGF-β1及Srnad2 mRNA表达变化. 结果 (1)假手术组GFAP阳性细胞术后7 d达高峰[(325.4±52.5)个/视野],对照组、治疗组GFAP阳性细胞数术后14 d达高峰[分别为(533.5±75.7)、(727.2±104.5)个/视野)],三组同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对照组TGF-β1和Smad2 mRNA表达在术后7 d达高峰(分别为7.67±1.22和6.22±1.92),治疗组TGF-β1和Smad2 mRNA表达在术后14 d达高峰(分别为8.65±1.02和7.67±1.41),三组同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未成熟脑缺血后,外源性bFGF可通过诱导TGF-β1的表达,引起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而发挥其神经营养作用.  相似文献   
6.
腺垂体功能低下、低钠血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文  高燕燕 《山东医药》2002,42(5):65-66
病历摘要   患者男,62岁.因阵发性手足搐弱8月,余于2001年4月28日入院.患者于8个月前因感冒首次出现手足搐弱,伴畏寒、恶心、纳差、乏力,严重时出现二便失禁、神智恍惚.无发热、浮肿、腹痛腹泻.在当地医院查血钙和血渗透压偏低,给予葡萄糖酸钙静推,半天后症状逐步缓解.半月前,患者因感冒再次引发上述症状,为查明病因而来我院.冠心病病史10余年.查体:血压100/60mmHg(13.3/8kPa),语声低微,慢性病容,皮肤粘膜未见色素沉着.眼球无突出,视物清晰.心率70次/min,律齐,心音低钝.腹平软、无压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96例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二甲双胍组和对照组,检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肝肾功及尿酸(UA),观察药物的副作用。结果  随访1年后,94例完成观察。二甲双胍组血肌酐(Cr)、UA及肾小球率过滤(GFR)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素氮(BUN)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丙氨酸转氨酶(ALT)明显下降(P<0.05),无酸中毒发生,在不同的GFR水平下,二甲双胍组治疗前后GFR无显著变化;治疗1年后二甲双胍组BUN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肝功、CR、GFR及U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若无严重肝肾功损害,二甲双胍可安全有效降低血糖,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由于随访时间只有1年,长期应用能否引起肾功能的下降尚需继续随诊观察。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甲减患者甲状腺功能与心肌酶谱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燕燕  徐华  姜冬青 《山东医药》2003,43(13):10-11
为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甲状腺功能与心肌酶谱的关系,检测了18例原发性甲减患者和18例查体健康者(对照组)的空腹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高敏促甲状腺(sTSH)、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HBDH、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h)。结果显示,原发性甲减患者AST、CK、CK—MB、LDH、HBDH及Tc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分别<0.001、0.001、0.05、0.005、0.005、0.005);sTSH和FT4与心肌诸酶、Tch均无相关性;FT3与CK—MB呈负相关(r=-0.53,P<0.05),与Tch呈负相关(r=-0.528,P<0.05)。提示原发性甲减患者常伴心肌诸酶及Tch升高,其FT3水平下降与CK—MB、Tch升高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斑块的位置、形态、大小、回声,残存管腔内径,狭窄处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及舒张期末流速(EDV),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结果 60例患者共检出斑块92个,平均大小约(10.5±3.4)mm,低回声斑块40个(占43.5%),高回声斑块16个(占17.4%),混合回声斑块36个(占39.1%);斑块位于颈动脉分叉处64个(占69.6%),位于颈内动脉20个(占21.7%),位于颈总动脉8个(占8.7%);60例患者中,轻度狭窄18例(占30.0%),中度狭窄27例(占45.0%),重度狭窄7例(占11.7%),闭塞8例(占13.3%)。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便捷、无创,可以对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性筛查,便于随访,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血清中多种特异性IgE酶联检测方法的改良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最佳测定人体血清中特异性 Ig E含量的实验条件。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技术( ELISA)并作了相应的改良。结果 :将实验中 3个关键步骤的反应时间做调整 (特异性抗原包被时间48h,待测血清反应时间 2 4 h,酶联抗人 Ig E反应时间 1 6h)后 ,检测结果最好。结论 :本方法经改良作为检测血清中微量特异性 Ig E、寻找待检者过敏因素的体外方法 ,灵敏性、特异性均优于皮试 ,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