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的检测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临床病人标本中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s)细菌的检出率及耐药情况 ,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用NCCLS规定的表型确证试验进行ESBLs的检测。结果 :ESBLs的总阳性率为 19.9% ,大肠埃希菌为 18. 1% ,肺炎克雷伯菌为 2 2 . 7%。产ESBLs菌对 8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与不产ESBLs菌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对 3种抗生素 (亚胺培南、头孢哌酮 /舒巴坦、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 )的耐药率与不产ESBLs菌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临床实验室应加强对ESBLs的检测 ,治疗产ESBLs菌引起的感染 ,应选用头霉素、碳青霉烯类及含酶抑制剂的复合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食物不耐受是一种复杂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人的免疫系统把进入人体内的某种或多种食物当成有害物质,从而针对这些物质产生过度的免疫反应,产生食物特异性IgG抗体,IgG抗体与食物颗粒形成免疫复合物,可引起所有组织(包括血管)发生炎症反应,表现为全身各系统疾病。目前对食物不耐受关注较多的是欧洲和北美地区,而亚洲地区对该领域研究较少并且大多检测食物过敏原IgE抗体,但食物不耐受与食物过敏不同。1本研究选择新疆地区455例不同民族的皮肤病患者14种食物特异性 IgG抗体检测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本院严重SARS暴发流行后,疫源地不同人群血清SARS冠状病毒(SARS-CoV)抗体水平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探讨人群SARS-CoV隐性感染和IgG抗体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血清流行病学法,联合运用ELISA和免疫荧光试验(IFA),调查疫情暴发流行期间及流行后,疫源地内非SARS人群血清抗体水平变化;定性研究SARS患者病后6周内IgM、IgG抗体产生和变化规律;动态观察SARS患者康复期82周内IgG抗体水平变化规律。结果 各100例疫源地一般人群和非疫源地对照人群血清SARS-CoV IgG抗体ELISA抽样检测均为阴性;487例SARS高危人群血清SARS-CoV IgG抗体ELISA检测阳性率为0.41%,经IFA复核后均为阴性;疫源地内非SARS人群IgG抗体A值水平在疫情流行后高于流行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RS患者病后1~6周血清抗体IgM和IgG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7%、40.0%、57.8%、88.2%、76.6%、57.1%和0、23.1%、48.4%、65.4%、77.8%、100.0%;SARS患者康复期血清IgG抗体A值逐渐增高,病后第22周达到高峰,此后缓慢下降,第82周时仍维持较高水平,下降趋势减缓。结论 SARS可能不存在隐性感染者;绝大多数SARS患者在急性期或恢复早期的血清中存在IgM抗体,其出现较早,消失也较快,抗体IgG出现稍晚,但在血清中存在时间较长,达到高峰后消退缓慢,提示该抗体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乙烯基萘(VN)为聚合单体,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聚乙烯基萘(PVN)纳米微球。通过对其羧基化与β2微球蛋白(β2-M)抗体偶联,制成免疫检测试剂。分别用聚苯乙烯(PS)和 PVN 检测试剂测定β2-M 含量,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和分析,对自制的 PVN 纳米微球胶乳增强免疫比浊( LE-TIA)检测试剂的性能进行评价。自制的羧基化 PVN 纳米微球免疫试剂成功对标准样本进行了检测并在一定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比 PS 检测试剂更加灵敏。利用该研究采用的方法和条件可以成功制备粒径大小可控、单分散的羧基化PVN 纳米微球,是比 PS 更优的 LETIA 新载体,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抗凝疗法对超早期脑梗死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接受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成功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抗凝组37例,溶栓后6h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40例;两组均于溶栓后24h口服拜阿司匹林,随访1个月.结果 抗凝组溶栓后血管再闭塞3例,发生率为8.1%,且发生血管再闭塞的时间晚,均发生于溶栓7d后;对照组溶栓后血管再闭塞9例,发生率为22.5%,其中7例发生于24h内,2例介于24~72 h.结论 超早期脑梗死溶栓后6h给予抗凝治疗能降低血管再闭塞的发生率,在监测各项凝血指标情况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皮肤病理切片制作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病理是皮肤科的重要组成,它对许多皮肤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张高质量的皮肤病理切片对皮肤疾病的病理诊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近年来在皮肤病理切片制作过程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糠秕马拉色菌是一种嗜脂性腐物寄生酵母,存在于正常人体皮肤表面,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花斑癣及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并与脂溢性皮炎的发病关系密切,近几年来也不少见引起皮肤垢着病的报道。最近笔者从1例皮肤垢着病样皮损中通过真菌镜检和病理活检PAS染色方法发现糠秕马拉色菌存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医学硕士研究生是高学历、高层次的医疗人才,是我国医疗事业不断发展的中坚力量.研究表明有10%~20%的研究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卫生问题[1].目前有关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也日渐增多,但有关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应对方式的研究文献报道尚少.为此本文对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应对方式关系进行探讨,为加强对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多个器官及组织,其中皮肤损害是SLE重要临床表现,一般认为抗核抗体(ANA)是诊断SLE的“黄金”指标,而LBT对诊断SLE也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探讨LBT试验中各免疫成份的分析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神经科并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的危重症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D-二聚体(D-Di)水平变化及其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和病死率的关系。方法将120例神经科危重症患者根据是否并发SIRS分为SIRS组(48例)和非SIRS组(72例),分别于发病24 h内及3 d、7 d晨起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测定血清CRP、IL-6、D-Di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的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发病24 h内、3 d、7 d不同时间血清CRP,非SIRS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IRS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SIRS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非SIRS组(P0.01)。SIRS组发病24 h内、3 d、7 d时血清IL-6明显高于非SIRS组(P0.05)。非SIRS组发病24 h内、3 d、7 d不同时间D-D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RS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SIRS组D-Di水平明显高于非SIRS组(P0.01)。SIRS组MODS发生率明显高于非SIRS组(χ2=5.042,P0.05),SIRS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SIRS组(χ2=7.879,P0.05)。结论血清CRP、IL-6及D-Di可作为预测MODS的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