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本研究观察不同环境温度(Ta)对正常大鼠体温、血压、心率和活动的影响以及对毒死蜱引起这些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 实验用成年雌性 Wistar大鼠,明暗时间各为12 h,昼光时间为06:00 h-18:00 h,用无线遥测技术同步记录体核温度、血压、心率和活动的昼夜节律变化.结果 (1)将大鼠置于16℃环境温度中,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锁阳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预防及逆转作用。方法将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锁阳干预Ⅰ组、锁阳干预Ⅱ组和锁阳对照组5组,每组各10只。CCl4与花生油混合液造模,根据分组在不同时间给予锁阳灌胃。实验结束后,取血清和肝组织,检测血清肝功能,HE染色和M 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流式细胞仪测大鼠血浆 CD3+、CD4+和CD8+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纤维化分级主要以++++级为主,锁阳干预Ⅰ组分级主要以++、+++级为主,锁阳干预Ⅱ组分级主要以+、++为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ST、ALT活性明显升高,CD3+、CD4+水平降低,CD8+水平升高,肝脏指数升高。与模型组相比,锁阳干预Ⅰ组大鼠血清中ALT活性降低,CD3+、CD4+水平升高,CD8+水平降低;锁阳干预Ⅱ组中大鼠血清中AST、ALT活性明显降低,CD3+水平升高,CD8+水平降低;两组大鼠肝脏指数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阳对肝纤维化有一定的预防和逆转作用,同时能影响肝纤维化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在一定程度上拮抗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A型钾通道是否参与臂旁外侧核(LPB)神经元温度敏感性的形成.方法 采用红外可视脑片膜片钳胞外记录技术,观察A型钾通道阻断剂4-氨基吡啶(4-AP)对LPB热敏、中斜率和低斜率温度不敏感神经元放电频率、放电幅度和温敏系数的影响.结果 灌流4-AP引起热敏和低斜率温度不敏感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明显加快(P<0.05);中斜率温度不敏感神经元放电频率无明显变化(P>0.05);4-AP对三类神经元放电幅度均无明显影响(P>0.05);灌流4-AP后,热敏神经元温敏系数有降低趋势;中斜率温度不敏感神经元温敏系数无明显变化(P>0.05);低斜率温度不敏感神经元温敏系数明显增加(P<0.05).结论 4-AP对LPB不同类型神经元放电活动影响不同,A型钾通道可能参与了LPB神经元温度敏感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激素替代疗法(HRT)对去势、高脂饮食雌兔血脂的影响及对冠状动脉血管的病理形态学改变,为激素替代疗法提供血管病理形态学变化依据.[方法]以去势雌兔作为雌激素缺乏模型,喂食高脂饲料复制动脉粥样硬化症,并行HRT后测定兔血脂及光镜下观察冠状动脉血管病理形态学变化.32只兔共分为4组,每组8只,A假手术组;B模型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OVX);C倍美力组,OVX后补充倍美力;D尼尔雌醇+安宫黄体酮组,OVX后补充尼尔雌酵+安宫黄体酮.[结果]各组兔TC、LDL-C、HDL-C指标与正常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各组与正常兔比较以上指标P<0.01;B、C、D与A组比较P<0.05;C、D与B组比较P>0.05.各组兔心脏各级冠状动脉血管均见不同程度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症病变,D组最轻,A组较轻,B组及C组较重.[结论]去势后HRT对兔血脂影响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与雌激素类型、激素配伍使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初步探索中药锁阳的粗提取物对抗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的效果和可能机制.方法 将C57BL/6J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锁阳低剂量组和锁阳高剂量组,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余4个组给予橄榄油和CCL4混合物,按1∶3比例,4 mL/kg剂量腹腔注射,2次/周,直到第4周,复制肝纤维化模型,从第5周开始每组给予相应的药物至第6周,分别检测小鼠肝脏指数,血清中ALT、AST指标以及炎症因子TGF-β1、TNF-α、IL-1的表达,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学变化,最后用Image J软件,分析各组中肝纤维化程度.结果 相比正常组,模型组小鼠的肝脏指数增加,说明小鼠肝脏受到严重损伤;相比模型组,用药组小鼠的肝脏指数明显减轻,肝脏血清中AST、ALT的水平以及TGF-β1、TNF-α、IL-1的浓度均比模型组降低(P<0.05);同时,相比锁阳低剂量组,锁阳高剂量组纤维化降低更明显.结论 中药锁阳粗提取物通过抑制炎症因子TGF-β1、TNF-α、IL-1的表达减弱了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芦笋中含有的多种化学成分,及近年来国内外对芦笋的抗肿瘤、降血脂、免疫作用、抗衰老、抗疲劳等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以及芦笋制剂的临床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内源性精氨酸加压素(AVP)在昼光期大鼠紧张性体温调节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使用成年雄性SD大鼠,在22 ℃环境温度下,明暗时间各12 h,同步无线遥测体核温度(Tc)和棕色脂肪(BAT)温度。上午10:00给大鼠腹腔注射AVP(10 μg/kg)或精氨酸加压素V1a(AVP V1a)受体阻断剂(30 μg/kg)。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别检测昼光期和暗光期大鼠血浆中AVP浓度。给AVP 60 min 后测定血清中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和甘油浓度变化。给予AVP后间隔10 min 记录大鼠的理毛活动。结果: (1)在昼光期中AVP V1a受体阻断剂能够升高Tc和BAT温度。(2)在昼光中Tc和BAT温度处于低温期时,血浆中AVP水平则明显提高。(3)腹腔注射AVP引起Tc快速降低时,伴有BAT温度明显降低和大鼠的理毛行为明显增加。(4)AVP可以降低血清游离脂肪酸与甘油浓度,提高血清甘油三酯的浓度。结论: (1)内源性AVP通过AVP V1a受体参与昼光期大鼠紧张性体温调节过程,因为在昼光期中不仅血浆AVP浓度明显高于暗光期,而且AVP V1a受体阻断剂也能明显升高Tc和BAT温度。(2)AVP能降低BAT温度、血中游离脂肪酸和甘油浓度,提高理毛活动,证明AVP引起低温的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肪分解、降低BAT产热和提高散热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8.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监控与评价是医学高等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主要阐述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意义、主要目的、任务,以及目前医学基础实验教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医学基础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构建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臂旁外侧核(LPB)自发放电神经元的温敏特性。方法 采用红外可视脑片膜片钳胞外记录技术,观察温度对LPB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和幅度的影响,分析LPB热敏、冷敏神经元的分布、形态学和电生理学特点。结果 温度变化对LPB不同类型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影响不同,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随温度升高明显加快;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随温度升高明显减慢。在参与前馈调节的3个亚核即LPBel、LPBc和LPBd,热敏和冷敏神经元均有分布,但其分布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LPB热敏神经元的温敏系数范围为0.8~3.4imp/(s·℃),冷敏神经元的温敏系数范围为-0.6~-4.2imp/(s·℃);在32℃、36℃和39℃ 3个温度条件下,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均快于温度不敏感神经元(P<0.05);LPB神经元胞体形态呈椭圆形、梭形、三角形或圆形,虽然LPB 3类神经元胞体形态有所不同,但4种形态神经元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温度变化对三类神经元的放电幅度均无明显影响(P > 0.05)。结论 LPB部分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具有温度敏感度,存在内在温度感受机制。  相似文献   
10.
在高职专科病理学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PBL教学法为基础,探索一种适合高职高专教学的PBL教学法。方法:对比两种教学法在教学中的教学效果。结果: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均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PBL教学法在高职高专教学中是一种培养提高学生各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较好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